情绪大起大落的原因(情绪大起大落对身体的危害)
导语:老子:情绪的大起大落,会消耗一个人的精气神,不如保持平常心
《道德经》特别适合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读,只有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受挫过,冷静下来反省,才能觉悟老子的智慧。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老子的3条智慧。
1、与其让情绪大起大落,不如保持平常心。情绪的大起大落,非常消耗一个人的精气神,戒掉情绪化,对人的一生非常有益。
戒掉情绪化,谈何容易?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要回到根源上,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放下我见,不执着个人偏好,保持平常心。
人一旦有强烈的我见,就会产生我执,即: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很欢喜;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很厌恶。当欢喜和厌恶的情绪交替发生,就会出现情绪化。
老子认为,老天和圣人,皆没有偏见,天下万物皆平等。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很多人理解错这句话,认为天地和圣人无情无义,把万物和百姓当成刍狗。
对凡人而言,“仁”是一种情绪,内心产生怜悯之情,才会有仁慈。然而,在二元的物质世界,一切矛盾皆相对存在,有仁慈出现,就必然有仁慈的对立面出现,不仁慈,即冷酷。
老天和圣人,没有个人的情绪化,既不“仁慈”,也不“冷酷”,他们对万物都是一视平等,给万物自由,让它们顺应自然规律生长,壮大,衰退,消亡。
真正达到圣人境界的人,基本没有特别的朋友。因为,他们始终保持平常心,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差,万物平等,众生平等。
来去皆自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保持平常心,不被个人偏见蒙蔽,避免一叶障目的我见,才能拥有老天和圣人的视角,洞察天地万物和真相。当你内心洞察天地,自然不会被个人情绪牵绊,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一切都是意识层面的缓慢变化,即所谓精神的升华。
2、保持内在的虚空,内心才能无限强大。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是古人烧火的鼓风箱。箱子里面是空的,往里面推,就是送风。再拉出来,再推,以此反复,送出源源不断的风。
老子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像鼓风箱内部一样,总是保持虚空,那么就能“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内心得到无限强大。
举个例子:
一个人感觉到被打击,是因为有自我意识。我写文章,有些人嘲笑我,此刻,是自我受到打击。自我,需要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如果别人贬低和打击,自我就会感到受挫。
当然,这仅仅是自我的感受,不是真我。真我意识不在意。
每个人都有两个意识,一个是自我意识,一个是真我意识。对大多数人而言,真我意识都没有觉醒,所以他们只能用自我意识,处理工作生活的一切。
老子的意思,就是把人这个“自我意识”虚空,当自我不存在时,则打击不起作用。
道家说这是“忘我”境界。
当一个人到达“忘我”境界,则荣辱不惊心,别人赞美自己,别人嘲笑自己,都不在意。不在意,则外界的负面力量无法伤害你,内心会变得无限强大。
3、说太多数穷,不如守住中。万物皆有数。数到则生,数尽则灭。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说太多,数就会走向穷尽,不如守中。
中,不是中庸,而是万物的本源状态,处在孕育万物的本源状态就是“守中”。这种状态:不生不灭,不得不失,不悲不喜。
同理的,我写《道德经》的文章,写着写着,自己也感觉到数穷。道不可言,还是靠大家自己品读,自己悟吧。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