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小孩爬楼梯怎么办(孩子爬楼梯锻炼好不好)

导语:孩子爬楼梯、上坡下坎?恭喜你,他离独立又近了一步’

晚饭后带着儿子去散步,雨后的广场,出现了很多小水坑。一群一伙的小孩子,欢呼着挣脱父母的双手,各自奔向一个水坑,在里面踩得水花四溅;而小一点的孩子也不甘示弱,拖着大人的手纷纷效仿,点着不太稳的步子也加入了踩水的行列。在这片充满童趣的天地里,即使有不小心摔倒的孩子,也只听得咯咯的笑声。

尽管有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着凉而试图阻止,但是换来的却是小孩的剧烈反抗,如是再三父母们也只好作罢。于是,一群苦着脸的大人,守着自家孩子,开启了育儿吐槽大会:

"我家孩子就是爱光脚,在外面还好,一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踹鞋子。"

"可不是吗?我家孩子都2岁多了也这样,让她穿鞋就跟逼她上刑场似的,哭得撕心裂肺的。"

"我家孩子还爱走高高低低的路,上楼梯啊,爬坡上坎什么的,乐此不疲,走完又走。有时候我都等烦了,她还在原地打转。"

"对啊对啊!我家也这样,拗也拗不过她,真不知这是什么怪癖,怎么办才好?"

可能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疑问:小孩子就是跟脚过不去,这也实在是太淘气了?

01.为什么孩子会喜欢用脚去试探路面情况?

我儿子今年刚满两岁,他一岁就能独立行走了,到一岁半时忽然特别偏爱走沟沟坎坎的路,要是遇到一段上坡路,他可以来来回回走半个小时,还称之为"爬坡坡"。

无论什么时候出门,他都会问"我们去爬坡坡吗?"只要答案是肯定的,他一定会乐颠颠地冲出门去。

和我家孩子一样,很多孩子都有一些特殊的癖好,有的喜欢爬楼梯,有的喜欢踩水坑,有的一进家门就忙着踹鞋子。同事有个2岁的丫头,即使乡下姥姥家的院子里都是高低不平的泥土,她也会在第一时间脱掉鞋子,在泥土地上撒丫子狂奔。

同事担心孩子生病,给她做思想工作,给她买最喜欢的小红鞋,可是收效甚微,逼急了,孩子就大哭大叫。为此,同事操碎了心,甚至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其实,在孩子眼里,这些坎坷的路,不只是路那么简单,它们充满了乐趣,而这种乐趣是需要用脚去感知、去把握的,这也标志着行走敏感期的到来。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他们最先能灵活运用的是嘴,哭和笑就是最直观的体现;之后他们开始发现手的重要性,会摸一摸、碰一碰好奇的事物,即使是"行走"也需要手来协助;直到进入行走敏感期,他们开始摆脱手的束缚,尝试独立行走。

这时,他们开始用脚来感知高度、把握空间,他们急切地渴望用脚去探索,而最好的探索方式就是"动起来",比如爬楼梯,喜欢走高低不平的路面,热衷于踩水坑,并乐此不疲地一遍又一遍走已经走过的路。如果他们尝试过光脚踏在地上,他们就会爱上这种感觉,并在一切可能的时候脱下鞋子,让小脚丫与地面亲密接触。

这首先是因为脚底富含感知神经,能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其次也是因为这能使他感到快乐。

在好奇和快乐驱使下的行走,恰恰也能帮助孩子进行腿脚的锻炼:原来我可以不靠外力就能走得很稳,原来地面是这样的。这将帮助孩子进一步走向独立

02.孩子的行走探索会持续多久呢?

我有一个同事家的儿子,今年5岁了,去广场玩耍时还喜欢在矮坡走来走去。男孩比较活泼,动作又快,经常一眨眼就在坡上跑一个来回。同事很担心,"这孩子怎么就爱边边坡坡的,万一摔了可如何是好?这毛病要到什么时候才改得过来啊?"

其实,这也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孩子的行走探索会持续多久呢?"

其实,行走是孩子大动作发育的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必经阶段。都说"三翻六坐九拉爬",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的娴熟和心理发展的越发完善,当孩子能完全独立行走,甚至是奔跑时,这一行走敏感时期很快就会消失。

03.为什么孩子行走敏感期时偏好不同?

我们的同事大都同龄,曾经就孩子的行走偏好做过讨论,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有过行走敏感期,但是具体偏好却各不相同。大部分孩子都偏爱走高低不平的路,少部分喜欢爬楼梯。这又是为什么呢?

经过具体分析,我发现这与家庭周围环境关系密切,有的家庭住在楼梯房,上下以楼梯为主,周围路面极少有坡度,这样家庭的孩子偏爱爬楼梯;另一些家庭居住的楼层较低,楼梯级数少,而户外路面有一定坡度,这些家庭的孩子就喜欢去走坡路。

由此分析得知,孩子行走敏感期的偏好主要依据具体的家居环境,偶尔也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比如胆子大的孩子走过坡路也想试试楼梯,腼腆的孩子则只偏爱一种。

04.孩子处于行走敏感期时家长要注意些什么?

我们前面说了,行走敏感期的偏好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反而还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快乐的需求。

但是,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保护自身安全,为避免意外的发生,也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腿和脚的行走能力,父母们也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1.减少限制,尽量满足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喜欢走平地、和脚丫子过不去是个怪毛病,同时也担心孩子摔跤,就着急忙慌地进行纠正。

其实,要知道行走敏感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要孩子是开心、快乐的,就可以任他行走,只有经历过"摔倒",才能更快地"站起"。

2.多陪伴,避免意外

孩子的行走敏感期很短,一旦消失,就会对疲劳异常敏感,这也是很多三岁后的孩子会走却不肯走,一旦出门就"求抱抱"的原因。

因此,父母要及时掌握行走敏感期的特点,在孩子探索腿脚的协调能力、用脚去丈量空间时,多多陪伴孩子,及时指引和培养孩子的行走能力。

3.保证地面清洁、保持卫生

孩子的足底神经丰富,加上皮肤幼嫩,对疼痛的感受异常敏感,可能一点点异物就会让他们不舒服。

因此,如果孩子偏爱在室内光脚行走,那么父母一定要注意保持地面清洁。

此外,也要经常给孩子洗手洗脚,时刻保持孩子自身的卫生,避免病从手脚入。

4.注意保暖、尤其是生病时

孩子对好奇的事感知敏锐,但是对其他的就迟钝很多。比如他们踩水坑就只专注于踩,而被溅湿的衣物却很少能引起注意。

因此,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时,要时刻关注孩子,及时为他们增减衣物,避免疾病侵袭。

都说孩子是最纯真的,他们不会轻易受到成人世界里的好坏和真假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完全遵从本能和自然规律的驱使、只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好奇和快乐,这也正是孩子的成长规律。

其实,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怪癖",孩子的所有表现都是自然生长规律的体现,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父母才能灵活应对育儿路上的各种困难。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