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后牟平的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有哪些(解放前牟平土匪)
导语:解放前后牟平的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1941年,牟平县抗日民主政权在新划分的政区(一、二、三、四、五区)建立起来,开始组织当地妇女参加识字班,开展扫盲工作。
当时因为女性不识字,闹出很多笑话甚至悲剧。金牛山区西邓格庄村(现属水道镇)的一位妇女,因丈夫在外从军,她不会写字、无法写信,就在寄给丈夫的家信里夹上了几条葱丝,意思是“从心里思念”,但丈夫却会错了意,以为让他“重续”老婆(牟平话里“葱”和“重”同音,葱丝也叫葱须,葱须和重续读音相同),一气之下写信要离婚。还有一位妇女给从军的丈夫写信的时候,不会写“我想你”三个字,就在信纸上画了3个圆圈,丈夫看到后不理解是什么意思,而且觉得老婆不识字,连写个信都写不明白,很丢人。
因为生活中的这些实际需求,妇女们当时非常踊跃地响应号召,参加识字班。1943年参加识字班的女性达5800多人。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小时左右。通常村里的妇女们吃过晌午饭后,就会独自一人或带着孩子到村头、树下,学唱歌和识字,顺便听抗战和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道理。
1946年抗战胜利后,各级党组织更加重视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识字学习。牟平县各级都成立了冬学或夜校委员会,在妇救会的协助下,重点抓妇女识字。
授课时间由两小时拓展到了“半日制”。学习文具是当地随手可得的石板、旧瓦片、木棍、算盘,有时到山里挖一些黑沟泥,糊到墙上就变成了一块“小黑板”,有时沙滩和石棚也能当黑板用。
授课方法方面,夜校、识字班由小学老师上课,分散在各村的识字组,则由教师培训“小先生”来包干各组甚至送课上门。“小先生制”是由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先提出的,就是在成年老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时候,可以由初学者去教未学者,“即知即传人”,用这种方法来普及平民教育。小先生制非常灵活,牟平当时挑选了很多五六年纪的同学做“小先生”,进村教导妇女识字,极大弥补了当时牟平正规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
在学习费用方面,由学员搂草赚钱,交识字班的学费。
在学习成果方面,到了1949年底,西邓格庄村妇女们的识字量在五百到七百字之间。1950年,昆阳区马家庄村(现属莒格庄镇)的夜校和妇女识字班,在教师和小先生的配合下,每月一考,一年级的能默写一百多字,四年级的能默写四五百字。
牟平当时昆阳区妇女识字班用的课本。封面左侧是“牟平县昆阳区抗日小学”的红印章,下方是“八路军抗日战斗”木刻印章。
昆阳区妇女识字班内页
部分课文内容。课文内容是地理、政治和生活常识,每页下方是本课的生字。
1952年11月,牟平县成立扫盲委员会,推广速成识字法。全县先后共办成识字速成班150个,其中女学员达3000多人。到1953年,牟平全县妇女常年识字班达63个,学员达1182人。
1958年、1975年,分别开展第二次和第三次扫盲运动,1975年8月,经地区验收,宣布牟平为“无文盲县”。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