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泰山自述(山东泰山旅游攻略自助游)

导语:游历随记(山东泰山)自 强

第一次泰山还是在刚工作时,走马观花的登了上去,回来好长一段时期都认为其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雄伟。直至去年与妻女又去时,虽然登时逢雨,却体会到了泰山的“雄伟”所在。

雨后泰山一角

东岳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华山、恒山,仅占第三位。但就历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国的许多大山与之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因为东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中国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泰山的2200余处碑碣石刻,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堪称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

泰山碑碣石刻

为什么泰山能存留历朝历代的这么多遗迹呢?原因是帝王到泰山“封禅”祭祀活动的影响。帝王“封禅”祭祀又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自认“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而进行“封禅”并祭祀,在泰山与天地进行对话。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祭祀27次。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影响得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遗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据记载: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有着远古时期黄帝登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的传说。泰山进行“封禅”祭祀活动,则始于秦始皇,兴于汉武帝,直至宋代,其后封禅大典不再举行,只进行祭祀。但帝王频频前来祭祀的活动一直延续至清乾隆。其中汉武帝来泰山最多,竟在16年时间中进行了7次“封禅”祭祀,据探究汉武帝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才如此重视泰山“封禅”祭祀的,这个人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把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直至秦始皇到泰山“封禅”活动进行了整理,做了生动详实的记载,使得这种具有浓厚政治与文化色彩的祭祀活动,得到了汉武帝及后代帝王的重视,作为了隆重的国家大典,为以后的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祭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可以说司马迁对泰山文化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遥望南天门

司马迁因为兵败匈奴而降的汉将军李陵,对汉武帝直言,而受到“腐刑”,在遭受极大的摧残与屈辱后,仍自强不息,说:“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留下了千古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觉得东岳泰山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源于泰山文化,更是源于开创泰山文化的司马迁。泰山文化与中华民族都具有“面对屈辱,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望雄伟东岳,一览众山小。

原创系列,敬请关注,评论,转发。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