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不让自己当主公呢(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干)
导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不让自己当主公?
诸葛亮是乱世三国时期的一位奇才,绰号“卧龙”,在当时更是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自从刘备将诸葛亮请出之后,诸葛亮便一心辅助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从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到收复江南四郡,再到帮助刘备夺取西川,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无一离得开诸葛亮的帮忙。
之后刘备出兵伐吴失败,在永安县的永安宫病逝,临终前让自己的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角色,根本没有任何才能,此时的蜀汉也已经是人才凋零。于是振兴蜀汉的千斤重担就完全落在了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
刘禅的昏庸无能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诸葛亮完全可以自己单干。那么诸葛亮为何不直接废除了刘禅,让自己当蜀汉的主公呢?
一、名不正,则言不顺。难以服众。诸葛亮虽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拥有成为一国之君的能力,但是他毕竟和刘氏家族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在那个十分看重“血统”的年代,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王位是个难以被人接受的事情。
诸葛亮如果废辍刘禅,自己当主公,在外人的眼里就会和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行为没有任何区别,难以服众。当时的蜀汉,很多人也都是刘备的旧部,他们的内心还是更偏向拥有皇室血统的刘禅。
一旦诸葛亮篡位,这些人势必不会答应,甚至可能起兵反对诸葛亮,引起慌乱。因此为了蜀汉,也为了自己的安危,诸葛亮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篡夺王位。而且蜀汉存在的合法性就是“兴复汉室”。倘若诸葛亮自己做了主公,则“兴复汉室”这杆大旗就会立马倒地,自然诸葛亮也就会失去天下士子之心,难以坐稳天下。蜀汉也将树倒猢狲散,一切的美好愿望都将化为泡影。因此对于诸葛亮来说,如果取代了刘禅,不光位置坐不长久,还会导致国破家亡。
二、坚守做人的底线,不想有愧于刘备诸葛亮当年之所以愿意跟着刘备一起打天下,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刘备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性格深深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也是心服口服,所以才愿意跟随在刘备身边,对刘备忠心耿耿。即使刘备在后期变得刚愎自用,为了替关羽和张飞报仇而不顾一切,诸葛亮也没有狠心离开刘备,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助刘备一臂之力。
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诸葛亮自然也就不会做对不起刘氏家族的事情。为了让自己能够问心无愧,为了让酒泉之下的刘备能够安心,即使刘禅“烂泥扶不上墙”,诸葛亮也不会取而代之。并且为了让刘禅能够高枕无忧,诸葛亮拼尽全力北伐,为的就是能够在自己死之前灭了曹魏,一统三国,让自己去世之后也没有人可以再威胁汉室江山。
三、手中无军权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一个自古不变的道理。当手中握有军权的时候就能一呼百应,一句话就能出动千军万马。但是刘备临终前并没有把军权交到诸葛亮的手里,而是交给了关羽和张飞的儿子的手里,这样即使诸葛亮有起兵谋反的想法,也无法付诸于实践。手里没有军权,即使能召集到几个愿意与自己共事的人,也很快就会被大军给镇压下去。
四、自己已经是实际上的统治者刘备去世后,刘禅继承了刘备的王位。然而由于刘禅的一事无成,再加上蜀汉已经找不到其他人才,蜀汉的一切大事就自然而然地都交给了诸葛亮一个人处理,包括五次北伐也是诸葛亮自己做出的决定。
这也就说明,此时的刘禅虽然还是主公,但只是名义上的主公,不过是一具空壳而已。蜀汉内部的很多事情都已经是诸葛亮在把控,由于诸葛亮是丞相,且没有人有能力与诸葛亮竞争,诸葛亮自然是一言九鼎,成为了蜀汉政府机构的实际掌控者。可以说此时的诸葛亮虽然没有主公之名,但是已经是实际上的“主公”了。
对于诸葛亮来说根本就没有争这个名份的必要,只要没有人可以对自己造成威胁,刘禅也一直听话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一个名义上的主公。
所有的一切都体现出了诸葛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长远的目光。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