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十八路诸侯为什么袁绍是盟主(袁绍十八路诸侯结盟所在地)

导语:十八路诸侯57:冀州牧袁绍有了核心团队,用沮授计策定称霸蓝图

袁绍听从逢纪的计策,不费吹灰之力,就替代韩馥领了冀州牧的职位。可以看到,自从袁绍带头讨伐董卓开始,关东这几个州的州牧、刺史、郡守,都已经是诸侯之间的事了,和董卓控制的中央朝廷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一次袁绍虽然是巧取,但一样没经中央朝廷认证,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早在188年,汉灵帝听取刘焉建议设立集军政民大权于一身的州牧时,已经在制度层面为这样的事情发生做好了铺垫。

图1、帮袁绍拿下冀州的逢纪

在不是冀州牧之前的袁绍,因为汝南袁家的名声,压在关东的诸侯之上。可是如今成了有“兵甲百万,谷支十年”冀州的冀州牧,袁绍有的就不只是名声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了。之前的袁绍,不过是一个虚架子而已,而现在确实有了实力去和周边的诸侯们一争高下了。

既然袁绍已经成了一方诸侯,那我们就看一下诸侯袁绍的核心班底。此时袁绍的班底里有两拨人,一拨是之前跟着袁绍的,另一拨是成为冀州牧之后投靠过来的韩馥的手下。从袁绍任冀州牧之后的心腹名单看,第一拨并不多,只有给袁绍献策的那个逢纪、以及官渡大战的时候投奔曹操的那个许攸。而从韩馥那边投靠过来的人,成了袁绍核心班底主力,其中包括广平人沮授、魏郡人审配、巨鹿人田丰、颍川荀谌等。

图2、袁绍最为信赖的谋士沮(jǔ)授

此时,其中袁绍最为信赖的是广平人沮(jǔ)授。沮授之前是韩馥账下的别驾,曾经和长史耿武、别驾闵纯劝谏韩馥不要轻易将冀州牧给袁绍。不过现在沮授见机行事,积极投靠到了袁绍这边来,而且极受袁绍重用。任命沮授为奋武将军,冀州账下的所有将领都受沮授节制。

图3、袁绍与谋士(《跨江击刘表》)

之前在韩馥那一直不受待见的魏郡人审配、巨鹿人田丰,在袁绍掌权下,地位比原先也提高了不少。田丰被任命为别驾,审配被任命为治中。其他几个人(逢纪、许攸、荀谌等)的官职没有具体的,但都是袁绍倚重的谋主。

不提别人,我们简单看一段袁绍和他最信赖的沮授之间的对话,看一看当了冀州牧之后,袁绍的变化与改变。

袁绍问沮授说:“当今贼臣作乱,弄的朝廷把首都都从洛阳迁到长安了。我们家历世受宠,我自然应当志竭力命,兴复汉室。可是齐桓公没有管仲肯定成就不了霸业,勾践要是没有范蠡一样不能复仇吴国。我想和你一起戮力同心,共安社稷,你有什么计策能够匡济这个为难的国家吗?”

图4、管仲拜相

袁绍说这么多,一方面肯定是因为听说沮授好谋的名声想拉拢沮授,另一方面确实是问一下下一步怎么走。我们看沮授怎么回答。

沮授说:“将军你不到二十岁就被朝廷委以重任,名声传遍海内。在董卓要废立皇帝的时候,将军你以忠义之心,愤然单骑出奔,从而让董卓心怀恐惧。将军你来到济河之北,渤海的百姓都稽首归顺。你虽只有一郡的军马,就能让冀州所有的人跟着一起讨伐董卓,从而威陵河朔,名重天下。现在将军如果向东,则东边黄巾的叛乱可以平定;再回来讨伐黑山贼,那么张燕也可以消灭;进而再向北,扫灭擒拿住公孙瓒;之后再胁迫戎狄,那么就可以平定匈奴。将冀州东西南北都平定了之后,您就拥有了四州(冀州、青州、并州、幽州)之地,有这么广阔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才、军马。到那时,您再携百万之众,去长安迎接皇帝,将宗庙恢复到洛阳。然后再号令天下,诛讨不服从的人。有了这样的势头,谁还敢和您争锋,谁又敢抵挡您呢?只要如此行,几年之后,立下这样的功业并不难。”

图5、沮授位袁绍规划的四州

袁绍听完之后,大喜,说:“这正是我想的。”之后才升任还是别驾的沮授为奋武将军。

简要的分析一下沮授让袁绍大喜的这段话。沮授在听到袁绍的建议之后,先是夸赞了一下袁绍以及他们汝南袁家,新归顺来的沮授自然先得说一些好听的话让袁绍高兴才行。看这些知名的谋士给老大提建议,不少都是这么做的。这些沟通的小技巧,大家要学一下,不要总想着直言不讳、死谏。其实不在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说的,听的人是否听的进去。

接下来沮授给袁绍提出了一个分阶段实施霸业的建议。袁绍在提问题的时候,引用了齐桓公重用管仲、越王勾践重用范蠡的例子,显然袁绍想成就的是霸业,而不是一开始就提的王道。既然想成就霸业,那就按成就霸业的路数来。沮授这个分阶段实施的建议是,先平定冀州周边的这些威胁,然后再考虑迎驾天子的事。沮授这个建议里,核心的潜台词是袁绍你现在最直接的对手,是你周边这些黄巾军、黑山贼、公孙瓒,而不是远在长安的董卓。我们先来搞定周边,然后再想恢复社稷的事。在袁绍当冀州牧之前,还暗地里勾结的公孙瓒,此时已经成了袁绍要称霸北方必定要剪除的一个对手。在群雄争霸局面里,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值得提的是沮授在这里提出了之后被曹操实施了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只不过沮授是这么说的“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可以看到,诸侯里有和曹操一样想法的,甚至比他想到还要早的,大有人在,袁绍也曾这么想过。

确实已经有了地盘的袁绍,此时的第一要务不是去讨伐什么董卓,而是扩大自己的地盘。所谓的正义不正义,汉室不汉室,不过就是打的一个旗号而已。既然这么想,又有沮授可实施的建议,自然按部就班的执行了。

图6、曹操的伯乐鲍信

袁绍这样做,周边的人自然能看得出来。早在洛阳劝袁绍趁势截杀董卓的鲍信,又一次看穿了袁绍,和他一直支持的曹操说:“袁绍虽然是盟主,可是借助这样的权利来为自己夺取利益,恐怕长久不了,他们很快就要内讧起乱。袁绍不过是另外一个董卓罢了。可是我们现在想压制住袁绍不让他这么做,没有实力,只能想办法避难。看我们是不是先去黄河以南在平定叛乱的时候发展一下实力,再静观其变。”

图7、曹操

曹操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依附在袁绍之下,听鲍信这么一说,点头同意,于是和鲍信一起带兵离开袁绍,去了黄河之南。离开袁绍的曹操,会面临怎样的局面?已经只是想着做大的袁绍又会遇到怎样的状况?这一期就到这里,下期继续。

感谢小王子的辛苦校对!欢迎关注【历史深处】,细品东汉末年诸侯争霸,看上一期,请点击《十八路诸侯56:众部下劝阻韩馥让冀州牧给袁绍无效,受打压投奔张邈依然恐慌因小事韩馥厕所自杀》。

读《十八路诸侯》,看最真实三国历史,各大媒体平台搜索【历史深处】关注即可!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林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