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

()(1)

汉字「夏」在《汉字字源》中的解释,显然只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上古时代就有历法的记录,这说明夏字的季节应用,要比夏朝和夏历要早很多。

()(2)

()(3)

上图中,从夏字的演变看,很明显甲骨文的写法与金文及后面的写法有不同之处。从文字的出现和四季历法而言,甲骨文的写法是说夏季。后面頁字从首,是说人的,这个頁字的理解,我们可以参考寡字。这是为什么古代的王都称自己为寡人的意思(寡字见另文详解:甲骨文演义“寡”字:通过对古籍汉字的解读,破解华夏远古文明密码)。也可以说夏字也是夏王的意思,所以有了后来的华夏,夏朝和夏后氏等。

夏后氏,为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君主的氏称,夏朝王族以国为氏,为夏后氏,简称夏。先秦时代姓、氏含义不同,夏后氏为姒姓。据史书记载,在“三皇五帝”之中,“五帝”的首位就是黄帝,所以,后人就把轩辕黄帝称作了华夏族的始祖。在轩辕之后,就出现了:帝喾、唐尧、夏禹等人。大禹是轩辕的嫡系,是夏后氏族部落的领袖。

禹,姓姒,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禹神、帝禹、夏禹、禹王,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是一位贤圣(道德与才智极高)帝王。大禹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4)

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的记载, 流传至今的阴阳合一的“ 农历” 作为中国传统历法, 至少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普遍使用了。说这一历法产生于夏代当不是虚言。

()(5)

《论语》 明确记载, 颜渊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的回答首先就是“ 行夏之时”, 就是说要使用夏朝的历法。可见, 夏历是有很大优越性的。孔子到杞国得“夏时”指的就是《夏小正》 它是华夏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 。

()(6)

说到夏季的夏,夏有一个异体字“昰”读xia,也读shi,不错也是“是”的异体字。暂且不说“夏”字,先说“昰”字,“时昰”同源。

()(7)

上古时候 ,人们通过日影的位置,均分间隔确定刻度,以确定准确时间称之为是。把甲骨文的“时”做垂直反转就得出“是”。“是”的金文,就比甲骨文“时”的镜像多一横。不就意味着从早上开始确定时间的起始,称为是。

正就是开始的意思,如正月。无论止上面是“早 ”还是“日”下面是正 ,意思一样。是的另一种写法“昰”。至此可以断定,天上日行称为“时”,地下日影定为“是”!所以“昰”就成了夏的异体字。

说夏就要说到夏至,夏至与冬至是对应的(请参看字的演义:甲骨文演义“冬”字及冬至演义:通过对古籍汉字的解读,破解华夏远古文明密码)。

古人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至”并非“到”的意思,而是“极致”之意思。这一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辐射最多,日照时间最长。

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讲法,夏至祭地的目的就是使国家风调雨顺不受饥荒之苦,百姓安居乐业免于瘟疫的威胁。夏至在古代是一个消夏避伏的节日,叫做“夏至节”。

在皇城里面,取出冬天储存在地窖中的冰块,供皇家度过炎炎夏日。

宋朝时,文武百官放假三天,在家里躲暑气,养足精神再工作。

在民间,妇女们互赠折扇,香囊,胭脂等物,唐代《酉阳杂俎礼异》中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关于夏至,《周易•复卦》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冬至阴之复也。夏至阳之复也。〉

《左传》曰: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物也?〈物,事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阴侵阳,是阳不胜阴。〉

《传》曰:少昊氏鸟名官,伯赵氏,司至者也。〈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

()(8)

《礼记》月令关于夏季的记录: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大〕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是月也,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原版古籍《月令广义》中夏令的内容: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