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汤和的下场如何(汤和的后人后来怎么样了)

导语:汤和为何最终能够善终?年过七十依旧花天酒地,抱病仍进京面圣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会在登基之后,对原本辅佐自己的功臣大开杀戒,这其中又以明太祖朱元璋做得最狠,大部分的功臣都被他屠戮殆尽,而信国公汤和却能独善其身,不仅活到了七十岁而且是寿终正寝,这个汤和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01

汤和严格算起来应该是太祖的发小,他比太祖大三岁,两人是同乡,住的地方就隔着一条街,小时候就常常玩在一起。

当年是汤和先加入郭子兴的义军,被封为千户后,特地写信给太祖,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队伍。收到信后,早就在元朝的暴政之下活不下去的太祖,决定来投奔自己的好兄弟。

可以说是汤和把太祖领上的起义的道路,如果没有他这个引路人的话,恐怕就没有未来的明太祖和大明朝。

汤和很会做人,太祖刚加入义军时,在军中没什么地位,而汤和不但职位比他高,年龄比他大,就连人缘都好很多,但汤和始终对太祖非常恭敬,甘愿做太祖的下属。

因为汤和知道自己这位同乡非一般人可比,迟早会成就一番大业,而太祖也确实如汤和所料,很快就在义军中站稳了位置,职位也越升越高,汤和也成为太祖手下最重要的大将之一。

他做事态度谨慎,打起仗来又异常勇猛,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好酒贪杯,他也曾经因为这个嗜好而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

当年汤和在守常州的时候,因为一些事上奏给太祖却没有被应允,他心里有点窝火,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回家之后喝了不少酒,还边喝边念叨着自己现在就是坐在屋脊上,想去哪边就去哪边。

当时太祖还没有夺取天下,还有张士诚这个劲敌,汤和的言下之意不外是如果自己想投靠张士诚的话,随时都可以。

这样的话传到太祖的耳朵里,哪里还有汤和的好,只是大局未定正是用人之际,太祖不好发作,加上汤和又一贯表现良好,所以这次就硬生生地忍下了,但这件事对他来说始终如鲠在喉,一直都记在心里。

02

汤和深知太祖的脾气秉性,明白自己这次说错了话,已然犯了大忌,今后只有更加小心做人才能保全自己。

在后面的西征与北伐中,汤和虽然未夺得首功,但每场战役都参与其中,功劳簿上总有他的名字。

但后来分封功臣之时,太祖却没有给汤和封公爵,理由是四川时没有肃清余孽,并且班师时兵力还出现了折损。

这些话很明显就是托词,汤和知道太祖这是还对自己有所忌惮,要是换做旁人,恐怕早就抱怨连连了,但汤和明白自己已经说错一次话了,要是再有一次,太祖断不能容他。

分封完毕之后,看汤和对自己的决定没有任何不满的意思,太祖对他如此识相很是满意,过了七八年,终于给汤和加封了公爵。

不过爵位是封了,但当年汤和酒后的狂言还是让太祖心里气不过,在册封时不但数落了汤和的错误,还将他当年说过的话刻在颁给他的丹书铁券上,说是让他和后代都铭记在心。

封爵之后的汤和并没有松懈,他知道太祖能封爵自然也能削去爵位,一个不小心自己全家老小都会性命不保。

自此之后,汤和对太祖愈发恭敬了,而且他清楚在太祖心中最忌惮的还是他们这些武将手中的兵权,想收回又一直找不到适合的理由。

为了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并向太祖表示自己的忠心,汤和上书自己年纪大了,无法为皇上效力,希望能告老还乡。太祖看到奏折非常高兴,明白汤和这是给众位武将做表率呢,于是下旨给汤和在老家修建宅邸好让他安心养老。

03

汤和刚刚奏请告老还乡没多久,传来东南方倭寇成患的消息,汤和虽然已经病体沉重,但还是当即奏报愿为陛下去往东南平定倭寇。

与太祖相识几十年,对于他的脾气,汤和可谓是清清楚楚,他明白自己虽然告老,但在太祖心中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抹去。

他希望通过这一做法表明了自己对太祖百分百的忠心,不论何时,只要太祖需要,汤和随时都能上阵为他拼命。这样忠心的臣子哪个皇帝会不喜欢?汤和的这一行为为他自己加了不少分,让太祖很是满意。

汤和到东南巡视,在沿海地区先后设置卫所城59处,有效地防止了倭寇的骚扰。返京后,太祖给他在老家修的宅邸也建好了,他就带着全家老小以及太祖厚重的赏赐,浩浩荡荡地回了乡。

回到老家之后,汤和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奏报给太祖,于是他嘱咐家人一定要注意言谈举止,自己每天不是游山玩水就是喝酒下棋,从来不与地方的乡绅接触,还在家里养了百余名姬妾,一副要寻欢作乐颐养天年的样子。

上了年纪之后,汤和的身体状况是一年不如一年,但不管生多重的病,他都谨遵圣旨,每年进京觐见太祖。一次到京城时,汤和恰巧中风,口不能严,但太祖还是不放心,想知道他是真的病了还是假装的,当看到已经无法起身,只能被抬着进来的汤和,太祖心中百感交集,汤和嘴角淌着口水,眼神里充满了乞求,虽然全身无力,但仍然强撑起身体给陛下行礼。

太祖看着这个与自己相处了六十余年的童年好友,想起当年如果不是汤和,哪里会有自己的今天。太祖的眼泪也流了下来,他抚摸着汤和的手,心中好一阵泛酸。

汤和说不了话,但也还不停地点头。至此,就算是生性再多疑,对于眼前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太祖也无法再怀疑他对自己的忠心。

不久后,汤和就病故了。当年他和太祖能成为好兄弟,没有掺杂着任何名利念头,只是两个少年的相互扶持,但岁月轮转,原本的少年伙伴有了君臣之别,兄弟情不仅变得疏离,还充满着猜忌。

汤和能够从太祖对功臣的杀戮中逃过一劫,不是因为他的功劳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不但为人谨慎而且还懂得体察圣意,这对于古代臣子来说可算是最珍贵的品格了。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