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水之上是什么意思(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翻译)
导语:“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且看古人是如何防治蝗灾的
导言: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我国的百姓曾饱受其苦。本文将带你了解我国古代蝗灾的分布特征、防治思想以及防治措施。
蝗虫
古代蝗灾呈现北重南轻的特征历史上蝗灾呈现北重南轻的特征。据资料统计,在汉代至北宋这段时间,北方发生过125次蝗灾,而南方仅14次。自宋朝开始,经济重心南移,但北方蝗灾的次数还是南方的两倍,北方为226次,南方为124次。
那么为何古代蝗灾在地域分布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首先,这与南北气候差异有关。古人认为“主失礼繁苛则旱之,鱼螺变为蝗”,这种说法当然有其迷信的成分,但也说明了旱灾常常伴随着蝗灾。我们都知道,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湿润多雨,因此北方发生旱灾的几率远远高过南方。当发生干旱时,土地干结,非常利于蝗虫的繁殖。
蝗虫还喜欢在河床、滩涂等荒地产卵,当春夏两季干旱少雨时,河滩水位下降,则暴露出的荒地越多,越有利于蝗虫的繁殖。而如果春夏两季多雨,则不仅河床暴露出的部分少,雨水还会将蝗虫卵浸泡至死。而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之间,且主要集中在夏季,适合蝗虫的繁殖。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则多在800毫米以上,且四季降水均匀,不利于蝗虫的繁殖。
导致古代蝗灾北重南轻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南北农业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我国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等;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北方的农作物基本都是蝗虫喜食的品种,而南方只有水稻被蝗虫喜食,显然北方的农业生态更利于蝗虫的大量繁殖。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气候具有显著差异
古人在防灾思想上也有所差别根据昆虫学家邹树文的统计,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1908年的2630年间,我国境内发生过蝗灾455次,也就是几乎每6年就会发生一次蝗灾。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每一次蝗灾带来的损失都不可估量。
至元十九年 ,大都、燕南、燕北、河间、山东、河南六十余处皆蝗 , 食苗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 ,碍人马 ,不能行 ,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食 ,或曝干而积之;又尽 , 则人相食。——《河间府志》
至元十九年(即公元1282年),北京、燕南、燕北、河间、山东、河南等地爆发了蝗灾,农作物都被啃食殆尽,蝗虫所过之处遮天蔽日,人马不能通行,蝗虫甚至将沟壑填满。蝗虫祸害庄稼,导致农民欠收,只能捕捉蝗虫为食,有的人还将蝗虫晒干积攒起来。当蝗虫也被吃完,就出现了人相食的事情。可以看出,蝗灾不仅会使农业受灾,还会爆发社会问题,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防治蝗灾。
但在统治者内部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防灾思想。一种是消极的、迷信的防灾思想,这种思想由儒家学者提出。他们认为由于君主无道以及人们不遵守三纲五常,上天才会降下灾祸来惩罚人类。比如理学家朱熹就认为蝗灾靠人力是治不好的,而应该大兴祭祀,恳求上天的原谅。对于百姓捕杀蝗虫的行为他们也大加批评,认为会有损仁德。
从唐代开始,由于人们对蝗灾认识的不断加深,积极的、科学的防灾思想走入了人们视线。开元年间,山东地区爆发大蝗灾,宰相姚崇认为“蝗既解飞 ,夜必赴火。夜中设火 ,火边掘坑 ,且焚且瘗 ,除之可尽。”姚崇的观点充满了科学性,蝗虫也是昆虫的一种,自然具有趋光性,在夜晚设置火堆,再在火堆边挖坑,就可以一边焚烧蝗虫一边将蝗虫埋入坑中。
在历史上,消极的、迷信的防灾思想和科学的、积极的防灾思想一直处于对立和并存的状态。消极的、迷信的防灾思想导致人们主要采用大兴祭祀的方式对待蝗灾,这当然是不科学的,下文则着重介绍一些古人科学的防灾措施。
古人一度用祭天的方式来对待蝗灾
古人积极的、科学的防灾措施古人将蝗虫的生长发育分成了子(即蝗虫卵)、蝻(蝗虫幼虫)、蝗(蝗虫成虫)三个阶段,并认为治蝗不如治蝻,治喃不如收子,因此古人的防灾措施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1.蝗虫卵阶段的防灾措施
将蝗虫扼杀在虫卵阶段,是最理想的情况。在蝗虫卵阶段,防治策略可分为两种,首先是断绝蝗虫的滋生之地,其次是消灭虫卵法。
首先说断绝蝗虫滋生之地。前文已经提到蝗虫喜欢在河床、滩涂等荒地进行产卵,因此只要大力开垦这些地方,不给蝗虫滋生的空间,就可以减小蝗灾规模甚至断绝蝗灾的发生。
其次,消灭虫卵法。蝗虫卵对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非常高,温度最好在25-30℃之间,湿度最好在10-20%之间,因此蝗虫一般将卵产在10厘米左右深的土壤中。先民们根据蝗虫的这一特性,采取掘除虫卵或者深埋虫卵的方法将其消灭。
2.蝗虫幼虫阶段的防灾措施
蝗虫幼虫的最大特征就是还没有长出翅膀或者翅膀比较短,因此飞的不高。先民们用几根竹竿将一块白布撑起,只留下顺风的入口,其他三面则围起来,竹竿底下包着尖铁镢固定在地面上。当蝗虫幼虫顺着风飞行时,就会进入白布围起来的空间,人们乘机将其扑杀。除此之外,人们还发明了其他捕杀蝗虫幼虫的方法,但无不是利用其还飞不高的特性。
蝗虫幼虫阶段,是蝗虫长为成虫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进食。先民们通过种植一些蝗虫不喜爱吃的农作物来减少它们的数量,比如《农政全书》中记载蝗虫不喜欢吃豆类作物,因此在蝗灾发生时可适量种植。这种做法也有其科学依据,蝗虫喜食糖分,却厌恶胆碱和胡萝卜碱等物质,而豆类作物中恰好含有大量的胆碱成分。
豌豆是蝗虫不喜欢吃的农作物
3.蝗虫成虫阶段的防灾措施
蝗虫成虫阶段防治是最困难的,这个时候的蝗虫羽翼已丰,会给人工扑杀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蝗虫成虫阶段古人采取了综合的防治措施。
首先,皇帝颁布灭蝗的诏书。如在南宋孝宗朝,皇帝曾下诏:
“有蝗蝻处,委县令佐躬亲打扑,如地里广阔,分差通判、职官、监司、提举,仍幕人得蝻五升、或蝗一斗,给细色各一斗;蝗种一升,给粗色各二升,给价钱者作中等实值。仍委官烧瘗,监司差官覆按认闻。即因穿掘打扑损苗种者,除其税。仍记价,官给地主钱,数毋过一顷。”
在发生蝗灾的地区,县令需带领百姓亲自参与灭蝗。如果蝗灾跨越地区广,可以用粮食或者金钱悬赏人们灭蝗。这项诏书还规定了灾后对官员政绩进行审查和追究的办法。对于在扑杀蝗虫过程中造成禾苗损失的,不仅会免去主人的税赋,还要给予补偿。
其次,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灭蝗。唐朝时期,人们就认识到可以利用蝗虫的趋光性进行灭蝗。清朝官员李源在《捕蝗图册》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灭蝗方法:在蝗虫停落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盏灯,令四人守候在灯前,又令数十人将蝗虫驱赶至灯前,就很容易捕捉了。他还特别指出,不能用太明亮的灯,担心其受惊后四散逃跑。
最后,利用蝗虫的天敌灭蝗。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一些鸟类会捕食蝗虫,如《除蝗记》中说:“(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人们还发现八哥喜食蝗虫,于是皇帝下诏禁止百姓捕捉八哥。
八哥鸟是蝗虫的天敌
结语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而蝗灾更是令百姓畏惧的一大灾害。蝗灾不仅会威胁到粮食安全,还会带来一些如“易子相食”的严重社会问题。在对待蝗灾的态度上,统治者们一开始采用迷信的做法消极应对,这不得不说是受到了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但是随着蝗灾周而复始的出现,人们认识到仅靠迷信活动并不能消除蝗灾,转而采取科学的方法灭蝗。这种思想的转变,证明古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死板。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茹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