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早的区别)
导语: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
女、51岁,因阵发性心慌就诊。图1、图2是同一个人,图2的长导联是V1,目的是看清心房。
图1心电图分析:
看点:1.P5是否存在,2.R6性质的判断,3.R6的PR间期延长原因,4.R6、R7的RR间距<窦性RR间距的原因。
P波规律出现,在Ⅰ、II、III、aVF、avL、V2-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可知其为窦性心律。
R5宽大畸形,提前出现,其前、后无相关P波,是室性早搏。
R5插于一个基本心律的心动周期之中者,称为插入性室早。这个诊断的关键是P5性质的判断,进而才能判断R6的性质。
根据窦性PP的规律,P5可能出现在R5的T波顶点,可以在多个导联看到R5的T波顶点增宽,在V1更是出现“切迹”,这是窦P存在的证据。
R6的PR间期延长的原因:室性异位激动逆传到房室交界时,使之进入相对不应期,因而影响P5在房室传导系统中下传的速度所致。
R6、R7的RR间距<窦性RR间距,并不是R7提前出现,而是R6因为PR间期延长被迫“后移”。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早搏。
相关知识点:
一、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称为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
除室间隔早搏以外,室性QRS-T波形宽大畸形, QRS之前无相关的心房波(除外室性融合波)。
一般特征: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二、联律间期: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折返途径与激动的传导速度等可影响联律间期长短。
房性早搏:从异位P波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P波起点。
室性早搏: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测量至其前窦性QRS起点。
三、 插入性室早由于后面没代偿间歇,故常对紧随其后的窦性激动产生干扰,最常见的干扰是使其后的窦性激动的PR间期延长,是因为室性异位激动逆传到房室交界时,使之进入相对不应期,因而影响下一个窦性激动在房室传导系统中下传的速度所致。
若在间位性室性期外收缩后心室肌仍处在相对不应期,随之而来的窦性激动在心肌内传导速度减慢,便可出现QRS波畸形的室内差异性传导。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