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的研究结论(写古诗的技巧)
导语:丫丫求学系列(十):如何写好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
如何写好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三年级下习作)
一、习作要求
1.读懂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
3.会按照习作要求,选择两句诗,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二、习作思路
注意:
写研究性报告的一般步骤:、查找资料、研究资料、解决问题和写研究报告。
因而,我们要仔细阅读例文,然后会发现小作者主要写了有关诗句的这些内容:诗人、朝代、出处、全诗内容、这句诗的意思、表达的思想和运用的场合。可见作者在写之前,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作了充分的了解,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我们在写作文之前,也应该这么做。
1.选定研究的内容。
首先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诗句。
2.广泛搜集有关诗句的资料。
如这诗句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诗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整理相关资料,开始写作。
认真阅读资料,做好研究、整理资料的工作。选出重点,按顺序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4.写完后,认真阅读修改。
每篇作文写完后都要认真阅读修改,并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在修改时应着重注意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详略、主题是否突出这几个方面。
三、范文
(一)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全诗是这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诗是他当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写下的。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作者的游山所见: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耸立,无论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各不相同。
诗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景说理: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了限制,看到的只能是庐山的局部。这不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
这两句诗让我们明白了:要了解事物的真相,不能局限于一个方面,而要跳出事物本身的狭小范围,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观察研究。
(二)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题西林壁》。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绘画都是一流的。《题西林壁》就是苏轼的杰作之一,全诗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作者已经游览了庐山各处的风景,却依然不知道庐山的真正的样子,只因为作者自己始终在庐山之中,不能跳出庐山以外来观赏它的全貌。这两句诗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告诉我们:要认识事物,既要亲近的事物、了解事物,又要跳出事物本身的狭小范围。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认不清庐山的真面貌,巧妙地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我们认识事物也是这样,如果陷在其中不能跳出来,就会被各种假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劝诫自己和别人。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