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曹雪芹为什么要塑造贾探春这个悲剧性人物形象(曹雪芹对贾探春的评价)

导语:曹雪芹为什么要塑造贾探春这个悲剧性人物?其实很有深意

​文/赵心放

《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意思是:探春志向高远精明能干,由于身逢贾府崩溃边缘,其才能无从发挥。探春出海远嫁,清明时节家人江边挥泪相送。天长路远,探春只能在梦中与家人相见了。

曹雪芹老先生为啥要塑造探春这个在贾府搞改革失败的悲剧性人物呢?且听笔者从探春改革失败的种种原因伊始一一道来。

(一)探春虽然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赏识,但却不知保守派从骨子里并不赞成改革

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性格精明强悍,作风雷厉风行,颇得贾母和王夫人认可,但多年的劳心,加之有吃力不讨好的挫败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身患沉疴无法工作。

怎么办呢?

按理说应由王夫人亲自登台执掌。但王夫人却是个坐而论道者,做做人事安排,教训一下丫头仆役尚可,去处理具体事务既没能力也没兴趣。

王夫人不上就该李纨上了。

李纨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寡妇人家,不热心公共事务管理,不愿得罪人,对下人的浑水摸鱼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天想的是努力攒钱,把儿子贾兰培养出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王夫人只好请叫她娘却不是她亲生的、受过良好教育,精明能干的探春出山。

深谙用人之道的王夫人,对探春并不放心,又安排宝钗与探春、李纨组成三人团共同执政,以期钳制探春。

宝钗属于保守派,本来贾母和王夫人就在有意识地培养她为下一代的接班人。当出现执政危机时,当然要叫她来经风雨见世面了。

王夫人专门给宝钗打招呼:凡有想不到的事,你来告诉我,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宝钗是哑巴吃汤元——心里有数,自己和黛玉一样,属于寄人篱下的外来之人,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取得合法的女主人地位之前,私下出出主意可以,出头露面的事儿不干。

凤姐也属于保守派,虽然生病不能视事,但虎死不倒威,说句话儿还是有不小的份量。作为女中强人的她,看重但也嫉妒探春的办事能力。她比探春世故,深知贾府存在的问题积重难返,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不少事情只有敷衍塞责,不能去大刀阔斧去改变。因此凤姐既要适时地赞许一下探春,但也不会给探春具体支持,有时甚至还巴不得看她闹出笑话来。

探春的改革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贾母和王夫人形同局外人,对改革很冷漠,一直保持沉默。究其原因:

一是改革会暴露出来贾府存的不少问题,大家议论纷纷,造成不安宁,这是贾母和王夫人最不乐意看到的。

二是凤姐儿都不敢动的“老祖宗手里的规矩”,探春却不知深浅偏要去动,侵犯了贾母和王夫人的既得利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是他们最不愿意接受的。

因此保守派的元老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内心巴不得改革失败。

(二)探春由于忌讳自己的庶出身份,对家人很薄情,家人不支持甚至反对她搞改革

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的女儿,系庶出身份。这庶出身份很微妙,既不是被压在最底层的受害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既得利益者,去充当改革的领头人,从理论上而言是恰当的,但探春由于忌讳自己的庶出身份,与家人关系不融洽,家人们不支持甚至反对她。

探春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从小就知道自己身份上的差别,所以她一直动脑筋改变自己不利的境遇,比如想方设法亲近王夫人和宝玉,与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和同胞弟弟疏远。

贾环是探春的同胞弟弟,关系应该极为亲近,但实际并非如此。比如探春给同父异母的宝玉哥哥费心做鞋,却不考虑为同父同母的贾环弟弟做一双。亲妈赵姨娘听说后十分生气,责骂她不知亲疏远近。探春也直白反驳,说谁对她好她便对谁好。

她说起来是自己不看嫡庶,也不看亲疏,谁对她好她便对谁好,其实这是在说假话。

探春这么巴结宝玉,是看中宝玉系嫡出,与宝玉亲近就等于与贾母和王夫人拉近了关系。宝玉和大观园的女孩儿家虽然打得火热,但内心并不那么看重探春。

当探春托宝玉帮她出去买些新鲜玩意儿时,宝玉却说城里城外都是些俗气的东西,没什么精致小玩意儿。待探春表明自己想要的是一些好玩的小东西以后,宝玉说几百文能拉一车回来。宝玉在这方面就不如薛蟠。薛蟠虽是个游手好闲的天棒槌,对亲妹妹宝钗的关心却十分到位。

可惜的是,探春不留意观察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探春的亲舅舅死了,宝钗和李纨默认发四十两银子丧葬费,但探春只同意发二十两。亲妈赵姨娘来吵闹。探春没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作了一番解释没说通后,就说出了一番六亲不认的狠话。

探春说自己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现在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过一段时间就翻出来说说,生怕人不知道。

探春把刚升了“九省检点”的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当作自己的亲舅舅,不管这个亲舅舅认不认自己,反正她是当定这个外甥女了。因为自己的亲妈是奴才出身,亲妈的弟弟当然也就是奴才,自己就不愿意认当奴才的亲舅舅了。

后来平儿来传达凤姐的意见,旧例虽是二十两,再添些也使得。凤姐、宝钗和李纨见风使舵,都当了好人,可探春依旧“维持原判”。把矛盾集中到自己身上,对待亲生母亲如此冷漠无情,无非就是一个目的,树立自己的威信,得到王夫人的认可和赏识。探春没想到,这么轻率处理问题也是自己搞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贾府里的其他人,积极支持的人微言轻,既得利益者消极对待甚至搞破坏

探春是一个改革的实干家,且不说省掉了宝玉每年在学校的8两银子点心钱;把女儿家用的脂粉原来由买办代购改为自己采购,精简了买办......这里说说探春的大手笔搞“土改”。

探春借陪贾母到赖家吃酒之机,考察学习到了赖家实行责任制以园养园,还有一定经济收益的经验,回来后就雷厉风行地干起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涌现出了祝妈、田妈等一批优质承包户,他们爱园如家,对乱折一朵花的人都要训斥。

但劳动者人微言轻哟。

贾府里有的奴才,如王善保家的、吴新登家的,因为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心里十分不甘,就挖空心思钻空子、找茬子,给探春过不去,最终是想把其拉下马。

贾府的情况相当复杂,同样是小老婆,有家养和外来的两类,其亲属去世后的丧葬费发放有所区别。

因此不管探春按那个标准发放,都有一埸好戏等着的。挑唆赵姨娘来闹,就是那些有既得利益的奴才们设的套。假如发了四十两,赵姨娘不来闹,他们也会以另外的借口挑动其他人来闹的。探春这么不近情理不讲方法的独断处理,恰恰就中套了哟!

(四)笔者文末点评

且不说探春在处理具体事务上存在的问题,也不说探春如何尽心尽力办事,探春是想贾府旧貌换新颜,而贾母和王夫人是想循规蹈矩得过且过混日子,由于思想路线上的南辕北辙,因此探春到头来不仅得不到贾母和王夫人的赏识和认可,还成了对立面和内斗的牺牲品。

结果嘛,改革宣告失败贾府恢复原貌,探春的前途唯有离开贾府出海远嫁。

《红楼梦》中有众多的女性人物,曹雪芹老先生以通过描写探春这个具有特殊性格的女性人物,在一个封建大家族搞改革失败的经历为缩影,来说明整个封建社会已病入膏肓,最终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不管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明朝郑和下西洋与哪些国家干过仗?战绩如何?

苏东坡与苏小妹是漏刀蛮子?那么到底长啥样呢?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文内容由小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