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马思作业(资本论读后感600字)

导语:资本论读后感211123A

★劳动★

【原文摘录】

☀️1,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且就其价值而论,“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当然,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也具有这种二重性。

☀️3,生产活动不仅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而且是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有用性方面来决定的。

☀️4,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目的的生产活动。对于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使用价值都是一样的。

☀️5,劳动尤其是有用劳动,不仅是人类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生存条件,而且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必然选择,应该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

☀️6,虽然缝和织是不同质的劳动,但是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和手等劳动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种不同的劳动方式都是人们劳动的变化,是人类劳动力耗费的不同形式。

☀️7,缝纫机的诞生,使缝纫操作的工作效率提高,促进了服装业的发展。缝纫机让工人有别于先前的手工缝纫操作,虽然劳动的具体形式不同,但它们仍同属于人类劳动的凝结。

☀️8,生产上衣和麻布的劳动一样,劳动之所以算作有价值的劳动,并不是因为劳动和布、纱有生产关系,而是因为它们是人类劳动力有一定目的的耗费,是不同的生产活动为某种使用价值而形成的结合和凝结。总而言之,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一切劳动都可以看作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从抽象的人类劳动来看,一切劳动尤其是有一定目的的耗费,有用劳动都可以形成商品价值。

☀️☀️☀️☀️☀️☀️☀️☀️☀️☀️☀️☀️☀️☀️☀️

【个人所悟】

☀️1,劳动不存在二重性;

☀️2,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前者是“想”,后者是“做”,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生产商品的活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就是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的。

☀️4,一件产品有了使用价值,它就可以进行交换成为商品。即使你自己生产,自己用,它也已经是一件商品。

☀️5,人类会劳动,动物也是会劳动的,所以劳动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动物只是使用性劳动,都是为了满足生活或生存需求。

☀️6,缝和织是两种形式的劳动。缝和织中使用的生产资料不同,劳动对象不同,但都是人类的劳动力的消耗。

☀️“缝纫机缝纫”和“人工缝纫”是同种劳动形式的两种生产方式。也就是同种劳动中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所以就出现了两种生产方式。但都是人类劳动量的凝结。

☀️☀️注意,两种生产方式最后生产出的同种商品的“产品价值”是不同的。

☀️8,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对人类劳动力的消费,一切生产活动都可以形成商品的产品价值。

☀️☀️☀️☀️☀️☀️☀️☀️☀️☀️☀️☀️☀️☀️☀️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