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书法作品欣赏(孙中山书法真迹多少钱)
导语:孙中山先生书法艺术赏析
一、孙中山先生书法的风格特征
孙中山先生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近代书法家。作为政治家和革命者,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活动,东奔西走,日理万机,流离劳顿,席不暇暖,于艺文之事似应无暇旁及,所以他没有多少时间临池习帖,练习书法,“总理孙先生,自谓平生未尝习书。”故而他并不以书法名世。但他童年时代曾经有过严格的描红习字之基本功,据说他早年在私塾中曾学习颜体字帖。又长年挥毫不断,通过自己长期的亲自著文书写,其书法技法日臻熟练,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孙中山先生喜欢题字,赠书于人,因为其尊崇地位与人格魅力,其手书墨迹向来为国人所推重,洛阳纸贵,并远及日本,亦备极尊崇。孙中山身前留下的大量墨宝,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是难得的书法艺术作品。
从他流传于世的大量书法墨迹中可以窥见出他对中国古代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发展,有一定的造诣。作为领袖书法,其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品格和韵味。
总的来说,孙中山先生擅长楷行两体,他的书法以正楷居多,未见有篆书、隶书及草书等书体。孙中山写字十分认真,“笔笔端重,胎息深厚,无潦草从事者。其手稿《孙文学说》,全书数万言,皆为总理手写,一字不苟。”尤其是他的楷书对颜真卿、苏东坡及魏碑等书法传统方面多有继承,所以他的书法点画厚重,颇有颜字体格;结构扁斜,又有苏体韵味;而用笔多方,复有魏碑风神。以略带行书意味的楷书为常用书体,字如其人,显示其为人光明正大、严谨不苟、刚强不屈的阳刚气质和伟人气魄。
孙中山先生的书法作品按照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其一,赠人或题字的楷书或榜书作品,往往字形较大,辟窠巨构,多数为少数字成篇,章法简明,气势恢弘,博大豪迈、气势恢宏,可见其胸襟开阔、雄心远大、沉毅豪迈的精神风貌。
其二,公文书信手迹,多是案头小牍,字体在行楷之间,字数较多,篇幅较长,字迹流美,章法俨然,儒雅清秀,格调清新,韵味绵长,字里行间有苏东坡诗稿遗韵,代表着孙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相比而言,第一种书法类型具有自家风貌,更受到世人重视。
这样两种书法艺术形式,与孙中山日常的书写习惯有关。在书写手令、信函时,往往喜用“西纸”,不用石砚磨墨,直接用毛笔沾外国墨水书写,取其便利而色调,不需磨墨功夫,以求节省时间从事革命活动。但他在题词赠送同志,鼓励仁人革命斗志时,使用的仍是毛笔、砚台、墨条和中国宣纸。
两类书法作品构成了孙中山书法艺术的共同风格:笔画宽博厚重,开阔雄浑,全身力到;结体取法鲁公,中宫宽绰,四周紧密;用笔方圆并重,北碑体貌,浑然天成;笔势舒敛有致,收放自然,劲健俊朗;风格高雅脱俗,气象雍容,大璞不雕,美感独特,自成一家。
二、孙中山先生书法的常见内容分析
“天下为公”、“博爱”、“世界大同”等等,这些语句是孙中山书法中经常书写的内容,他经常以此表达政治主张,寄托革命理想。
1.“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四字,是孙中山中所题最多的书法内容,这是孙中山政治理想的中心所在,所以他对此四字情有独钟。据不完全统计,孙中山一生题赠“天下为公”有受主者39件之多,其中有赠冯玉祥、张学良等民国重要人物。或是横幅,或是竖幅。如果将字异义同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天下”、“世界大同”、“共进大同”等36件计算在内,共计75件。
以上所示孙中山先生行书“天下为公”,为其不同时期为不同人所书。用笔凝练,儒雅从容。从字法字构看,有颜字的宽博与厚重,又不失潇洒飘逸的姿态,更显华滋润泽,从中透出了“文化”意义上的审美意蕴。
目前,在艺术品市场上常能看到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题辞,但赝品居多。凡有著录,流传有序的法书真迹,价格均在百万以上。鉴于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力,所书不但具有艺术审美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2.“博爱”
其次,“博爱”也是孙中山书法常写内容。孙中山认为,“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因此十分钟爱。
孙中山经常书写“博爱”二字,送给日本友人,送给革命的仁人志士。比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所藏两幅“博爱”,一幅是送给曹亚伯的,另一幅据考证是送给王和顺的。曹亚伯和王和顺都是辛亥名将。正所谓字因人贵,这两幅作品的价值非金钱所能简单衡量。
3.其他内容
在孙中山与宋庆龄面临第一次生死离别,返回上海后,孙中山为宋庆龄题写了“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的联句,韵味绵长的笔墨,展现出他们之间精诚无间的情感。在他的笔触间,还是可以认出其书法的来龙去脉,颜字的宽博与厚重仍清晰可见,潜移默化中服从于行书作品的整体风格。
作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蒋介石,深得孙中山的厚爱和倚重。所以孙中山多次以书法作品赠送蒋介石,或是应蒋介石请求而赠书,对蒋介石是一个极大地鼓励、激励,这些作品也反映了两位伟人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因此如今也都成为重要的民国史料。
孙中山有幅书法作品,内容为:“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落款:孙文,钤印:孙中山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出自《战国·孟子·离娄下》:“稷思天下粮缺,饥民无数,而感‘人饥己饥’。禹思天下水患,灾民万计,而感‘人溺己溺’。”见人饥饿或溺水,关怀他人疾苦,感同身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出自顾炎武之口,意为每个人都有责任思考天下兴亡之事。从中山先生的此幅墨迹来看,孙中山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有博大豪迈、气势恢宏的榜书作品,也有儒雅、轻松、格调清新、韵味绵长的行书作品。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