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历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灭佛事件发生了什么(史上三次灭佛运动)

导语:历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灭佛事件,发生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宗教信仰在世界上无处不在,每个宗教的存在都有特定的意义,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得到认可的宗教都广为流传、享誉海内外。在中国有两大宗教历史悠久,一个是我国本土生出的道教,一个则是讲求慈悲为怀的佛教!

如今佛教的影响力十分深远,不过它传承到今天也曾经历过一些灾难性的时刻。我国历史上一共发生过三次灭佛的事件,让人不禁惊叹不已:佛也敢灭?那么,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呢?你能想象当时的佛教究竟有多可恶?

一、北魏时期拓跋焘灭佛

拓跋焘是一个很有魄力的皇帝,也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北魏发展迅速,最后统一了北方。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大力推行汉文化,同时也十分喜欢儒家思想,而讲求慈悲的佛教也得到了拓跋焘的信奉。

公元446年拓跋焘下令灭掉全国所有的佛,不仅不让人们宣扬佛家思想,还杀死了很多僧侣、摧毁了寺庙建筑等。查抄寺庙所得到的的金银财宝全部充公,这时候的佛教在北魏几乎得到了毁灭式的打击。

那么拓跋焘为什么要灭掉佛教呢?其实这和当时佛教的现状有关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治了北方以后,如何治理就是一个大问题。提倡汉文化,加快鲜卑人和汉族的融合,对于他的统治是最有利的,于是拓跋焘一开始推崇比较柔和的佛教。

然而当时的僧侣并不是纯粹的佛教徒,不少人都是六根未尽,借着佛教徒的名义行恶事。这时候的僧人不用纳税,也不用服兵役,于是不少人为了逃避当兵,从而躲进了寺庙里。然而这些目的不纯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侣,反而有不少野心勃勃的人。

长安佛寺就曾发生过一件很严重的僧人勾结胡人造反事件,当拓跋焘得知僧侣行为不端的时候勃然大怒,于是开启了灭佛的行动。佛教被打压之后他转而信奉道教,这其实是更加促进汉人接受鲜卑人统治的一个契机。

二、北周周武帝令僧侣还俗

周武帝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也同样下令让寺庙中的僧人还俗,然后大肆拆除佛教的寺庙。究其原因也是佛教在当时不利于民生,也不利于庙堂稳定。对于统治者来说,当民间的组织侵害到整个国家的利益时,这样的组织势必会被铲除。

周武帝时候僧侣不事生产,这使得民间的劳动力减少,没有税收上缴国家。与此同时僧侣在后朝堂议事,妄图控制朝政,这让武帝非常反感,训斥佛门之人竟然六根不净。此时的僧侣在民间威望较高,对于皇帝也不放在眼中。

佛门诋毁道家不干净,道家也认为佛门腌臜,就这样佛教和道教互相攻击、揭短,反而给百姓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同样的,真正的让武帝容不下佛教的也是因为谋逆之事:僧人惠思和法秀等人聚众谋反,这让周武帝不得不重视佛教鱼龙混杂的情况。

和太武帝下令杀僧人不同,周武帝并没有对佛门之人赶尽杀绝,而是让他们全部还俗去种地或者去服兵役等。然后大量的寺庙被拆除,这样一来不少空地还可以用来种地,增加了粮食供应。

三、唐朝武宗灭佛教

唐朝时期一直都将佛教定为第一宗教信仰,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姓,都信佛。这使得唐代的佛教发展十分迅速,与此同时也生出了很多弊端。除了不利于民生和军事以外,唐朝的佛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财政。

唐朝的佛门发展壮大之后,利用人们的信仰大肆敛财,大量的财富涌入寺庙。而百姓们盲目的信仰佛教,不仅显得僧人地位非常崇高,还让国家的律法等执行受阻,这点没有当权者能忍受。

国家的发展并不能单纯的只靠信仰,而是需要发展经济、农业等各个方面,很显然佛教发展壮大和国家的发展有了本质上的冲突。唐武宗灭佛多少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感觉,他做的并不彻底,佛教只是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到了唐宣宗时期又逐渐恢复了。

历史上这三位皇帝灭佛的时间被称为“三武灭佛”,其实他们也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才灭佛的,不然统治者的地位就会变成僧侣。事实上,他们灭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的佛教真的太强盛,不利于国家发展;再加上僧人们行为不端,这才招来灭佛的祸事。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