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从西是什么意思(日从西起)

导语:从西乃起行

从西是什么意思(日从西起)

「摩西对……何巴说:「我们要行路往耶和华所感许之地去。他曾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们。现在求你和我们同去,我们必厚待你」」(民十29)。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下滞留了大约十一个月。四周景物并不因四季的更迭而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置身其中的人却大大改观。初抵时,他们就如一批乌合之众;离开时,则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强国,有完整的宗教体系、健全的律法及卫生条例,为后来大多数文明国家树立了典范。

首先,帐棚的景观就有莫大的改变。居中的会幕终日有云柱笼罩,四周则是祭司、利未人的帐棚。再外圈才是十二支派的营区。每一方向各有三支派,重重环护会幕——以色列人的宗教、国族生活中心。这些帐棚何其壮观,「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树,如水边的香柏木。」

那一天当云柱上腾,祭司吹响银号角,通知东方的三族先拔营准备启程。犹大支派带头,接着是以萨迦、西布伦。利未族的革顺、米拉利于嗣以六部篷子车,承载会幕的重物(民七1一9),则紧跟其后。接着是流便、西缅、迦得支派。其后是抬圣物的哥辖队伍。最后才是其他六支派,一组由以法莲支派率领,另一组由但支派指挥。

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这一切整顿革新虽然归功于摩西的领导有方,但幕后运筹帷幄的主脑仍是耶和华。不过在此我们也看到摩西软弱的一面。从他对何巴所作的提议,我们发现他对前途似乎充满忧惧,需要一名识途老马作向导。

一、摩西的提议。

在他们滞留西乃山期间,附近一些游牧民族的酋长必曾派代表来造访。其中之一就是与摩西有姻亲关系的何巴。据圣经的记载,他是摩西的岳父,米甸人流珥的儿子。这个王子当然对旷野的地形了如指掌一一一知道那里有水源,绿草;那一条路线比较安全。所以摩西就邀请他同行。「摩西说,求你不要离开我们,因为你知道我们要在旷野安营,你可以当作我们的眼目」(民十31)。

这样的提议是情有可原的。如前所述,摩西十分孤单,如果能有这么一位至亲作向导和同伴,遇到任何危机,自己的心理负担就可轻省些。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要求又与犹太人的习俗有冲突。犹太人是强烈排外也是被排斥的。从巴兰的评语就略见一斑:「这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二十三9)。犹太人不与外族通婚;他们的衣着特殊,连蓄胡子的方式都与其他种族的男子不同。这些特性足以保守选民远离邪恶污秽的异邦风俗,如利未记所生动描述的:那罪孽之地「吐出他的居民」(利十八25)。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犹太民族也诚心接纳愿归化的友善外邦人,如喇合、路得,并接待异乡的客旅。最后神也把外邦人归纳于救恩之内。只是在摩西的时代,他对米甸王子提出这样不情之请,是颇不寻常的事。其中一定有什么理由驱策他这样行。

症结就在于人性对陌生、不可知的前途一种出于本能的畏惧。对于前面的路程,摩西一无所知。因此他急于邀请熟悉地形的何巴同去,并不惜以犒赏利诱:「你若和我们同去,将来耶和华有什么好处待我们,我们也必以什么好处待你」(民十32)。这类的意念是我们所熟稔的。遥望不可知的未来,人往往心生恐惧,不知前面的路程是平坦或崎岖?是否有危机埋伏?有无意外会发生?有无仇敌出没?有什么拦阻障碍?有什么难以取舍的岔路?如何能找到够大的营地?那里有水源、绿洲?如果有何巴作向导,这些烦恼忧虑不就消除一大半了吗?

我们常在智慧、能干、有钱有势的老手中寻索靠山支柱。觉得任何实在的建议都比单纯信靠那看不见的向导要令人放心。当然,这样作并没有什么害处。我们不可、也无须自绝于人,使自己完全孤立无援。在作决定的时候,需要请教有经验的老手。神也常藉着同伴给我们启示。不过,我们若把人的地位摆在神之前,太倚赖我们的何巴,而不仰望真正的大向导与领袖,危险就潜在其中了。我们必须弄清楚本末先后,凡事让神居首位。那么也许他会藉着人的智慧与判断来帮助我们。

二、何巴不足以取代神。

这位沙漠的族长对摩西的提议却毫不心动。他不想离开族人、乡土,放弃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与这群以色列会众患难与共。另一个令他顾忌的是:亚伦和他的儿子才被分别为圣、担任祭司之职不到一个月,就因行为不检,触犯圣礼,两个年轻的祭司遭神击杀,亚伦也不准为他们哀哭追悼。这件悲剧必然在以色列全营引起极大的震撼。

不久之后,又有另一事件发生。一位以色列妇人与埃及男子联姻生的儿子,因细故与另一以色列人发生争执,在口角的时候咒诅亵渎神的名,结果被用石头打死。虽然这位出口不逊的少年人,犯了亵渎的罪,理当受罚。但在何巴眼中,也许这样的惩罚太过残酷了。这也可能是令他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直言道:「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里去」(30节)。摩西仍不放弃,进一步地恳求,并以厚利相诱。结果何巴屈就了没有,我们不能确定;虽然有人认为何巴碍于情面,拘不过摩西的再三请求,最后还是同意了,因为士师记记载:「摩西的内兄是基尼人,他的子孙与犹大人一同离了棕树城……就住在民中」(士一16)。

无论如何,他的协助实在是不需要的,因为紧接着神就应许要引导带领以色列人。在此之前,约柜一直行在队伍中间,可是此后却走在百姓面前,领先连三天路程之遥:「为他们寻找安歇的地方。」想像神的约柜,在祭司和利未人的扶持下,在前面作开路先锋。远随其后的,是熙攘吵杂的群众。毫无疑问的,摩西也置身在最前面那庄严、静肃的队伍中。他不时遥望天际,由衷发出呼求:「耶和华阿,求你兴起,愿你的仇敌四散,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另一次,他又祈祷道:「耶和华阿,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万人中」(35一36节)。神的带领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远超过摩西所豫期的,也绝对优于他的提议。

从这历史事件所隐含的属灵意义,我们可以得着借镜!人生在世,总要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我们会觉得茫然、孤单、无所适从。但可幸的是,我们拥有基督的同在。他永不撇弃我们。他就是那约柜,已在我们前面带头走过世界和死亡,穿

过坟茔的幽暗,进入荣耀之中。我们只要信靠、顺从、跟随。他要为我们驱散仇敌。我们只要默然站立,必欣见他的救恩。他也要为我们寻找可安歇之地,让我们休养生息,豫备更进一步的顺服。

但愿我们能忍耐静候神的引导,不要急躁。「信靠的人必不着急。」主是我们的「眼目」。在任何事情临到我们之前,他已豫先鉴察。

啊,知道主耶稣不是离我们「三天」之遥,而是就近在我们身边,是何等的安慰。他总是介于仇敌和我们中间,在他们伤我们之前,得先征得他的许可。他也是我们的安息,在他的护庇下,我们可以安然躺卧。既知他已为我们选好了产业,我们就可以安然无忧。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