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捐赠博物馆有回报吗(藏品可以卖给博物馆吗)
导语:藏品应该捐赠给博物馆吗?最佳归处永远是真爱、真需
淹留西安,无所事事,时常以淘换旧书、搜购旧物消磨时光。
常去的某家旧书店,地在某大学西门外。某位教授,退休之后也是常客,年深日久,与老板极熟识。后来老教授身体每况愈下,大概也是在旧书店中见惯了各种人家散逸而出的图书,于是对待自己的藏书态度相当豁达,多方叮嘱:身故之后,所有藏书除却家人有意存留的部分外,其余全部售予书店老板。
后来老教授辞世,西京城中的淘书客得此信息,纷至沓来,最终皆大欢喜。一者老教授一世藏书没有被当作普通旧书论斤回收,二者数年交往的旧书店老板不无小补地赚上一笔,三者为数许多的淘书客无论经济还是知识都受益于这批藏书。
书籍也好,文玩古物也好,其实很重要一部分价值来源于流通。在流通的过程中,更多的经手者从中学习知识,开拓眼界。小处来说,怡情养性了经手者;大处来说,经手者著书立说,遗泽后人,比如民国年间曾在北京琉璃厂开设“通学斋”书肆的书商孙殿起,积攒其多年经手贩卖的古籍书名、著者、版刻事项万余条,著为《贩书偶记》及《续编》,如今已成为版本目录学的圭臬之作。古来许多贤达都能看清自己与所藏书籍文物之间的关系,会刻一枚“某某经手”“某某过眼”的收藏印钤于纸面——知其终将散逸,泽被他人。
却也有人看不透,古人看不透,今人还是看不透。
看不透者,看不透生死,冀希望能够永恒保存身外之物。古人看不透,以物殉葬,却不料眼红了摸金校尉,反落得早早被盗,速速成空。今人看不透,常见的处置方法,就是将平生所藏捐赠给图书馆、博物馆,然后希望留名,希望可成馆藏而共不朽。可只有平生所藏足够珍贵,足够稀罕,甚至是本人也有相当的社会知名度,或许才能得图书馆、博物馆的屋乌之爱,专门辟出“某某捐献文物展厅”,名与物共不朽。
但普通人的平生所藏,大概就像那位老教授一生搜购的书籍,或许有一两本清代刻本、民国石印,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寻常。普通藏品向图书馆、博物馆捐赠,馆方首先未必接收,纵然接收,馆方也颇为难。馆方有妥善保管的义务,时常还会遇到捐赠者或其后人重访的请求,如果保管不当,难逃非议。可是普通藏品没有展出价值,又因藏品体积、保管难度而有不菲的保管成本,保管环境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不久前去往某市文庙博物馆,正殿两壁山墙之外,露天堆放数百方明清石刻造像碑碣,显然历年已远,许多石面已生苔痕。博物馆经费有限,难以无限建设仓库存放,而且博物馆有铁打的规则,一切文物只进不出,保管压力令馆长颇为焦虑,说到某位捐赠者,“回来一看捐的碑刻就这样露天撂着,说我们不重视,可你让我们怎么重视呢?”
再者,更为现实层面的考虑,作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博物馆,如果希望获取更多拨款扩建增建场馆、增加人员编制,需要的是重量级的考古发现与文物收藏。比如以出土金器闻名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不仅令考古工作者声名鹊起,也让原本寂寂无名的江西省博物馆风生水起,令该馆前主角景德镇瓷器黯然失色,可普通百姓能够搜求的零散几件古物岂能相比?
因为得不到重视,自然也不会有展示的可能,加之绝无再流出的可能,因此许多普通文玩古物捐赠给博物馆等于一去侯门深似海,从此再难得见天日。反观当地的文玩古物市场,莫说一件完整的石刻造像碑碣,纵然残砖断瓦,哪怕残页的拓片,也是视若珍宝,精心供奉,仔细把玩,交通流转,许多人经手,由此得见风物,得见历史,得见我们过去的世界。如同买到那位老教授藏书的朋友,和我说起已在他手的几本书,版本来历,内容典故,眉飞色舞。
那些书得知新的经手者如此珍爱自己,也会有适得其所的快乐吧?胜过成为无足经重的普本躺在图书馆蒙尘。
如果你有稀世珍宝,当然还是捐赠公立博物馆更好,因其珍罕,可得博物馆慎重对待,可得呵护,可得展览,可以裨益更多世人。如果只是寻常,还是像那位老教授般豁达,缘尽之后,散予他人。虽然所得之人可能也不过数人、十数人,却总胜过从此一人不见。
我平时也喜欢搜购一些近代印章纸片,于我有研究写作的参考价值,但在图书馆、档案馆内肯定汗牛充栋,所以若是有朝一日需要为其寻找下家,必然不会捐赠给博物馆。却也不完全会学那位老教授的方法一股脑儿出售,我会试图寻找有着同样研究方向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我的这些收藏,哪怕赠送。真爱者、真正有需要的人得到它,才是它们最佳的归处,正如盲人得到角膜,才能重见光明。
(作者系作家、摄影家)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胡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