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祖籍是什么地方(朱元璋祖籍是哪里人氏)
导语:历史之谜:关于朱元璋的祖籍,籍贯之说,一代皇帝的历史
关于朱元璋的籍贯,赞同者最多的是“钟离东乡说”。据《明史》记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朱姓。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迁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据说,朱元璋原本是沛县农民的后代,祖籍在沛县。北宋末年,金人南犯中原,世代居住在沛县的一个名叫朱百六的穷苦农民,带着夫人胡氏和儿子朱四五、朱四九南渡常见,迁徙到了金陵句容通德乡的朱家巷落户,以种田为生。朱四九娶了一位侯家女儿,生下四个儿子,即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到宋末元初时,朱家已沦落为“淘金户”,专为远超统治者开采金银等贵重器物。朱初一建在句容难以生存,便带着夫人与12岁的大儿子朱五一、8岁的小儿子朱五四向淮北逃亡,由于泗州一代荒地较多,就在泗州的盱眙津里镇定居下来,以农耕为生。后朱五四娶陈氏,由于生活艰难,又迁徙至安徽灵璧县,最后至濠州钟离的东乡,又至西乡,在太平乡孤庄村安定下来!
朱五四到钟离之前,已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朱五一生有重一、重二、重三、重五四个儿子,等到朱元璋出生时,就取名叫重八。在古代,由于缺乏文化,穷苦人家的孩子取名字不易,一般按照日子和辈分,以数字取名。直到朱元璋长大以后,才给自己取了正式的名字叫兴宗,后又改为元璋,字国瑞。而他登记的年号是洪武,后人遂又称其为洪武皇帝,在凤阳一代,人们则称他为朱洪武。自从做了皇帝,朱元璋出生的村庄就被尊称为赵府村,又称灵迹村或灵迹乡。据史书传言,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有不少祥异的天象。在他出生的前一天晚上,母亲陈氏梦见自己在屋子南边干活时,从西北方向来一个头戴黄冠、身穿红袍,有着长胡子的道士,从院里一堆麦糠中取出一颗白药丸,给陈氏吃下。陈氏醒后嘴里还有一股香气,第二天就在二郎庙生下了朱元璋,二郎庙旁边的山冈亦得名为跃龙冈,又称孕龙基。万历三十年在此立碑,上书跃龙冈,残碑至今仍在!
据说朱元璋生下来时,红光耀天,接连闪现了几天映红了整个庙宇和附近的山,人们都很诧异。朱元璋称帝后,就将那片山命名为命光山,至今安徽省有明光市和明光镇,地名便是来源于此。当然,从今天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是后人附会上去的,目的自然使为了说明皇帝受命于天。事实上,朱元璋出生时家境十分艰难,就连包裹婴儿的衣物也是从河里捞起的破红绸布,只是到了后来的传说中,就变成了附近二郎庙的和尚抱朱元璋在河里洗澡时,河中突然浮起一方红罗,便为他裹身,称为“红罗幛”。对于“钟离东乡说”,一般在正史记载中都是持此说法,像明成祖时的大学士解缙著的《天潢玉牒》和怀素的《皇陵碑》中也都如此认为。第二种看法是清朝初期的大学者查继佐在私人撰写的明史《罪惟录》里提出的。他认为,朱元璋的父亲因为家道中落,迁徙到了江苏的五河乡,在这里生下了朱元璋,在元代并没有五河这个乡,反倒是在盱眙邻近的今安徽境内有个五河县!
第三种说法认为朱元璋出生于盱眙县太平乡的明光山二郎庙旁,鸣人王文录写的《龙兴慈记》、高岱的《鸿猷录》及明清两代的《盱眙县志》都赞同这一说法,上面提高的许多灵异传说皆由此而来。作为证据,成于明朝万年历间的盱眙县志就自称为《帝里盱眙县志》,其首卷更是开宗明义曰:《圣迹志》。这一说法虽与第一种“钟离东乡说”有出入,但事实上在明清时代,明光处于盱眙县与临淮县交界处,二地的连接非常紧密,因此也有可能在元朝时明光确实属于钟离东乡。不过问题时,根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光在明清时期一直在盱眙县境内,从未隶属过钟离,也即后来的凤阳。根据集中不同说法综合分析推断,朱元璋的出生地栽盱眙太平乡二郎庙附近似乎最为可信。这一带就是今天安徽明光市明东乡的赵府村,而不是钟离东乡即今天的凤阳东北!
以上都是以朱元璋的出生地为籍贯的争论。按照我国的说法,籍贯指本人的原籍,一般都是按照祖籍去填写的,因此朱元璋的籍贯又有“句容说”。句容人数百年来一直宣城朱元璋是他们本地人,这里所指的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是如庸置疑的。1363年,朱元璋在句容立朱氏世德之碑,在碑文中他自称朱家出自金陵的句容,地名朱家巷,在同德乡,祖墓都在朱家巷,元初的时候,祖父朱初一作为淘金户赔纳不起官府的税负,而丢弃房屋土地逃离句容,去盱眙垦荒。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是朱元璋祖籍一事还被再次提起,并引出了一连串的动静,因为当时曾有一个句容籍的官员上奏嘉靖皇帝,说句容是皇上的祖籍,要求加封该地!
说到这里,我们还不能不提以下朱元璋的远籍。由于出身贫寒,朱元璋能够上追的祖先只有五代,这在普通百姓自然没有什么,但是,作为帝王支架,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皇帝要立始祖庙祭祀祖先,就必须追溯到远祖。据说在朱元璋做皇帝后,就曾有官员提出以朱熹为祖先。后来朱元璋接见一个新安籍的朱姓官员时,就问过他是否朱熹的后代,结果这个官员非常惶恐地说“臣自由臣祖”,言外之意是他与朱元璋不是同一个祖先,而新安朱姓均出自朱熹。为此,朱元璋很伤感,就将这一提法作罢。此事反映出在朱元璋的远籍问题上也存在着争议!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