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园苏州(苏州可园景点简介)
导语:学语书香——苏州可园(一)
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48号),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
五代末年,此处是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一隅,后渐废。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韩世忠居沧浪亭时,辟其址为宅院,增修扩建,成为“韩园”宅邸。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抚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名为“近山林”。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名“乐园”。乐园建成后,其东面为正谊书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实为一体。
嘉庆十年(1805年),在原园林旧址上创建一所官办书院——“正谊书院”。道光7年(1828年)重修可园,并划归入“正谊书院”,成为书院园林。自此,可园延续了她的书香:辛亥革命时期,张默君女士在此创办《大汉报》;民国时期,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设在这儿,挹清堂便是阅报室,濯缨处则为儿童阅览室;后来它又成为苏州医学院的一部分。直到去年十月份经整修后重新开放。
可园很小,目前修复可浏览的部分仅有2331平方米,约3.5亩;南北直线距离不到50米,东西径距90多米。这么小的地方内,有十二处建筑景观,楼台亭榭轩,还有花园、小湖和假山。园林的要素她都具备了,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然而她又不是玩乐的地方,而是散发着浓厚的书香,具有强烈的文化磁场和精神感染力。
可园大门坐北朝南,门前三曲石桥对着的是沧浪亭的大门上。可园的大门是苏州传统民居的石库门形式,门楣上方有砖雕,刻有“可园”二字。
白色的围墙把可园包围起来,前厅和围墙形成一个小天井。天井围墙正面有一个月亮门洞,可以一窥可园半遮脸的芳容。
月亮圆洞门直对水池,水池名叫挹清池,北岸的主厅挹清堂正好套在圆洞中,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跨进月亮洞门,视野赫然开朗,面前是一汪清澈的池水,挹清池是可园景观最核心的部分,主要景观大多围绕它分布。池塘的北岸是可园的主厅,名叫“挹清堂”,它位于景观的南北主轴线上。厅堂前有一平台,池涯岸磊石栏杆可供休憩、观鱼、赏荷。
挹清池的池水静静,柳条飘飘荡荡,水池的景物倒影如镜,令人心旷神怡。
挹清池畔西侧有船形的石舫称作坐春舻,取自黄庭坚《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之意,如一小船浮于湖上,船头向东延伸到湖中,船面上是一间小轩,船尾为一小室。
在这坐春舻里,春观景、夏听荷、秋赏月的绝佳处。
天井两侧各有一个汉瓶式宕门。
瓢亭位于可园东南角,是个与长廊连在一起的半亭。
瓢亭面向挹清池,亭中有一石碑,是1989年苏州市政府重修可园的《可园重修记》。
在挹清池的周边,建有长廊,古代那些学子们,课余在这里或漫步赏景、或吟诵功课。
进园后第一感觉就是树茂林密,以柳树为主,还有香樟、桂花、芭蕉、夹竹桃、棕榈,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将“可园”围个严实。
园子北高南低。南有一泓清水,池周绕以厅堂廊舫,北側山阜逶迤。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里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