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学汉印要写什么篆书(汉印篆刻技法)

导语:篆刻学习:学汉印照样也学书法

前几天写“笔”与“墨”在篆刻中如何体现时,提到过清代大师赵之谦在他的一方印的边款里说“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这句话,当时我说,在篆刻发展到清代邓石如以后,书法才明显地在印章里体现出来,尽管在邓之前,也有朱简提到过篆刻刀的起伏、转折、轻重的运动过程,跟笔的运动过程一样,是表达笔意的过程,但何以我今天要扯到上千年以前的汉印里的笔法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说说汉印文字特征

我们知道,在我们拿到一方秦汉印时,断定他的时代特征的方法大体就是依照文字的特征来界定的。

如果我们拿到了一方印章,基本确定它是秦汉印,但印章中金文、石鼓文系的文字字形特征稍浓厚,而小篆,隶书的字形特征稍微少的,基本可以断定为秦印,当然,秦印的十字界格很明显。例如这方:

(秦印“修武库印”——交叉读)

如果一方印章小篆、隶书字形特征都有,又特别融洽,完全是缪篆特征的,大体可以断定为西汉的印章,如这一方:

(西汉印“三封左尉”)

如果隶势稍减,小篆风味反倒增强的(新莽的影响,八分书的影响),基本可以断定是东汉的印章,如这方:

(东汉印“平安长印”)

也即,印章的文字发展史跟书法的文字发展史是紧密结合的,这种结合造成了印面文字的不同文字字形特征,同时,也使得这些文字具备不同的书法特征,进而影响刀法、章法。

比如孙光祖《篆印发微》的注解里有这样的话:小篆之肩其笔转,故内外皆圆;八分(指八分书)肩其笔折,故外圆内方,或内外皆方;邈(程邈)隶之肩顿,不顿则不方,然而亦不折,故内外亦圆。秦与西汉印文,肩虽方而内外圆,体如隶而与篆协。

从这样的话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其实,学汉印,也是在学书法。

二、学汉印写印稿也是在练书法

一直有个误区,好像端端正正地去练石鼓文了,去练泰山刻石了,去练唐楷里的各种碑了,这才算练书法,而端端正正地写印稿,奏刀,就会被人说是不学书法,一味地只知道刻印,被人断定篆刻学不好。

我们把这个些书法作品形成的过程大致解析一下:

石鼓文上的字,我们且不说他的文字特征是不是在金文与小篆之间的过渡,就只说他是怎么跑到石头上的,它多半也是书法家写完,再由工匠刻在石头上的。这恐怕与后来唐楷的书丹勒石成碑的原理一致,都不是书法家本人,拿着锤凿在石头上直接刻出来,书法家要是去干这事儿,恐怕就不是书法家了。

那么汉印里的字呢,也当然是制印官(他们当然也是当时的书法家)们写好印稿之后,再由工匠们刻在石头上的,只不过,多了一个过程,刻(或者铸,就算是铸,也大致先要做个模具,模具也是精工雕刻的)在石头上的是反字罢了。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平常的习临汉印画印稿,当然也基本等同于进行书法练习,这没有啥不对。所谓的差别就是找来的印稿有人会说,是匠人刻了又印出来的,会失去原来的风骨,别听他的,就算你去临石鼓文,临《九成宫》,你选的拓本不也是拓下来的,难道去对着原鼓、原碑临,显然不可能!

(汉印“护军印章”)

比如说,我们现在临这一方印,当我们认认真真地把这四个钩画出来的时候,也是练习书法,不信你单写出来看看。描印稿相当于书法里的描红,临摹相当于对书法的临摹,这里跟其他对着碑版拓本临写,差别不并大,只不过,那个大一些,这一形制小一些,但小一些的书法练习,也是书法练习。

甚至我们在临不同时期的汉印时,也要如上面提到的那样,体会字形特征的差异,从而体会用笔的差异,再到对刀的影响上的差异,差不多就既临了汉印,又学了书法,当然这也是要临汉印几百方,上千方的道理所在。

区别并不在于临泰山刻石,临石鼓文那样的写大字与写印稿这样的小字,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做为一个书法篆刻学习者,我们是不是用心去体味这些碑版、印章里书法的精髓,比如运笔里笔锋的调度,笔杆的转动;比如结字里的匀齐、紧凑等原理;比如汉字的构成发展史确定不会篆错字等等……我们都从中找到自己应当吸取的东西,这才是重点,这些重点,汉印里照样有,并不独自存在于石鼓文、泰山刻石、峄山碑……

但是学汉印时,精力主要集中在字法、篆法、章法、章法四个方面,对书法的进益不为人重视,因此忽略掉了,当然,如果练书法,最好专门练书法,就是传统的练习方法,但练书法的时候,也注意抓住上面我说的重点所在。

三、要加强书法练习

篆刻界其实有一句不争的理论:凡不能写篆的,刀刻便难于体现笔意,这也是开篇我们提到赵之谦的叹息的缘由,很多篆刻学习者,忽视书法练习,甚至根本不知道笔锋的运转,也对笔意毫无认知,就拿来一方印,照葫芦画瓢,其实这样就算刻到一模一样,最终也不过是匠人,因为印章里没有笔意,没有笔意和书法意味的篆刻作品,可以当工艺品,却不能当艺术作品。

这是肯定的。

由此断定,笔墨味没有,流畅的书写气息没有,就只是精工雕刻,当然出不来好的篆刻作品。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好的书法家,就一定是好的篆刻家,很多书法家并不通篆刻一路,但让他们学篆刻,会比没有书法功底的人,进步快得多。

原因就在于,学书法的人,更知道或者说已经掌握了毛笔的运转方法,知道转弯的地方应当如何转折,一个笔画的开头收尾,笔锋是什么样的状态,也因此知道了,在这些地方,刀锋应当如何运转,刀法如何收敛,手上应当如何用力,向什么方向使劲……不练习书法的这个关节突破起来就缓慢得多。

本文有两个意思:

1、临摹汉印同时学书法可能绕点弯路,但也可以学书法,只看用心不用心,写印稿,写印稿,写印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个用来水印上石的稿件,那个用来指甲油上石的稿件,那个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上石的稿件,一定要“写”出来。

2、学书法对于篆刻很重要,处处留心都可以学书法,因为篆刻本身就是跟书法打交道的艺术形式。

(【老李刻堂】之112)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