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皇有谁(历史三皇五帝是哪几位)
导语: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皇帝宗教家
东晋时期的和尚道安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得不到上层统治者的支持,宗教无法广泛传播。因此,佛、道两教从汉朝肇始于中国开始,一直在努力争取统治者,特别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支持。经过历代宗教界人士的努力,在近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三位皇帝宗教家。
1. 梁武帝萧衍
萧衍是个半截英雄。前期的梁武帝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他吸取齐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治国方略。这些政策包括启用寒族,广开才能之士的仕进之路;崇尚节俭,等等。通过一系列有效政策的实施,化解了很多的矛盾。在萧衍当政的前三、四十年里,梁朝是平安、稳定的。
萧衍的很多施政措施和生活作风,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萧衍是个无可挑剔的、虔诚的佛教徒。在他即位不久,便按照佛门规定长年吃素。作为皇帝的萧衍,生活是非常朴素的,他不喝酒,穿粗布制作衣服,一顶帽子戴三年。在工作的方面,萧衍也非常刻苦自律,并要求下属们也这样做。这些并不是装模作样,而是出自于他的真心,是诚心向佛所致。当时人也受到感染,称之为“皇帝菩萨”。梁武帝三次舍身同泰寺,每次朝廷都要花大量的钱财将皇帝赎回。萧衍对佛教近乎痴迷的信仰,大大促进了佛教的发展。据统计,西晋时佛教徒不过区区三千七百人;到梁武帝时已经有十万僧众了。
梁武帝对佛教的另外一大贡献,便是他所制的佛教忏法梁皇忏。传说萧衍的皇后郗氏生前酷虐、嫉妒,死后堕入畜生道,化为大蟒蛇,承受无尽痛苦。郗皇后托梦给萧衍,请救他帮自己解除痛苦。萧衍看在夫妻一场的情份上,制作了梁皇忏。在请高僧施行了这个忏法之后,郗皇后果然得到解脱,化为天人。梁皇忏从此成为佛教中流传最广、最久远、最常见的一种忏法。
2.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也是半截英雄。李唐皇室自称为太上老君李耳的后代,对道教十分推崇。唐朝历代皇帝都信道,唐玄宗李隆基更是虔诚的道教徒。开元年间,李隆基开设了崇玄馆,规定道举制度。通过学习道教五经,即《道德经》、《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参加科举考试,同样可以考中进士。李隆基还组织编撰了《三洞琼纲》,这在道教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三洞琼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
为了阐释道教教义,李隆基亲自为《道德经》作了注释,掀起了全国学道的高了。在李隆基重视和关爱下,道教产生了重玄学说,茅山道士司马承祯、吴筠等人在新的道教理论发展上也多有建树。
李隆基对道教发展的另外一个贡献是在道教音乐方面。李隆基本人是一名音乐家,因此指导制作了很多的道乐。《霓裳羽衣曲》正是李隆基亲自作曲的一首道乐,这是用于太清宫祭祀太上老君所用的。
3. 宋徽宗赵佶
赵佶在政治上自始至终都是一名昏庸的帝王,在书画的艺术世界中却是无可辩驳的真命天子。赵佶狂热信仰道教,自任道教教主,号为“教主道君皇帝”。在他当政期间,道教成为了北宋的国教。
在推进全民信仰方面,赵佶比李隆基更进一步。他不仅创立了道学制度,而且还在州县一级设立道学教养。想通过道学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可进入州县教养学习道教相关的知识。在太学里,也设立了《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每经设博士二员。
编撰道教典籍方面,赵佶也花费了大气力。他组织编撰了从汉到宋朝的道教发展历史《道史》和《道典》,这算得上是第一部《中国道教史》了。后来赵佶又搜救道经,编成《万寿道藏》。在他的推动下,北宋的道教发展达到高了。
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宗教自然得到大力发展。这些皇帝宗教家的信仰是发自内心的,是虔诚的。一方面切身经验使得他们认为信仰对个人的确有用,另一方面佛、道教人向善,老百姓如果真心信仰,皇帝们便可“坐致太平”。这对国家的治理也有莫大的好处。因此,皇帝宗教家们利用掌握的政治资源,大力推动宗教在全国的传播。这些帝王们又多才艺,为完善宗教教义、仪轨等亲自操刀上阵。种种这一切,都大大提升了宗教的影响力,客观上对宗教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