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大乘和小乘的十二缘起是什么(大乘、小乘)

导语:大乘和小乘的十二缘起

大乘和小乘的十二缘起是什么(大乘、小乘)

缘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avidya^ )、行(梵sam!ska^ra )、识(梵vijn~a^na )、名色(梵na^ma -ru^pa )、六入(梵s!ad! -a^yatana )、触(梵spars/a )、受(梵vedana^ )、爱(梵tr!s!n!a^ )、取(梵upa^da^na )、有(梵bhava )、生(梵ja^ti )、老死(梵jara^ -maran!a )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小乘佛教讲十二缘起,而大乘佛教认为十二缘起也是虚妄,也就是小乘执著于虚妄的无明缘行的十二缘起。

第一,生死轮回起源于无明,因为十二缘起是以无明打头。

第二,生死轮回只是缘起过程,中间没有贯穿于生死轮回始终的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在初时教法当中就叫做“人无我”。

十二缘起体现了东方哲学突出关系的特点,事物彼此相联系,互为因缘,人生活于各种关系之中。从缘起的观点看世界,客观世界并不在自己之外,差别事相并无本质不同,由此而能等观世间、善待因缘、关心他人、敬畏因果、感恩众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