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幼升小学校选择(幼升小选学校需要了解什么)

导语: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关于给孩子选学校,看这一篇就够了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到底应该怎么选?

小学,尽量就近入学

小学阶段虽长,但在本质上,是学习的准备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心理安全感,以及习惯的养成。

换句话说——

1.尽可能每天见得到父母。

2.生活和学习上要细致的跟进。

强调一遍,无论多么小班化的学校,无论多么敬业的老师,在安全感和跟进上,都比不上父母的力量。

这是一对多与一对一的关系,更不用讲利益相关度了。

班上有几个熊孩子(哪个班没有呢),就足以耗尽老师的精力了,不可能真的做到细致的跟进。

有哪几种情况,要择校而不是就近入学?

1.家门口的学校,烂到没办法说了……

2.自己孩子比较特殊,不太适合普通学校。

第一种情况,果断另选学校;第二种情况,可以考虑适合孩子的私立学校,但是,要匹配得当,这有难度。

小学家长,关键是要有责任感。

孩子到了初中,你想管人家也不让你管,能发挥作用的就是小学阶段了。

想着找个学校把孩子一扔了之,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与学校分担孩子的教育责任,才是明智之举

初中,尽量上传统名校

到了初中阶段,基本上没有多少选择的空间。

因为要么按成绩录取,要么划片招生。有些初中很好,可咱孩子不一定上得了。

抽象的说,初中上传统名校,通常是第一选择。

原因很简单,这种学校,虽然通常也有许多弊端,比如关系错综复杂等,但是,通常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方方面面有底线,有边界感,相对可靠和稳定。

尤其是往往有一批优秀而且敬业的老师作为镇校之宝,对新教师也有比较好的传帮带。

此外,还有三条重要原因:

1.公立名校优生比较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2.公立名校中的同学关系比较健康,优质的人脉资源也多,是孩子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3.公立名校不会像大部分私立学校那些逼得特别紧,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一定的空间,这种弹性对青春期发展特别重要。

初中逼得紧,成绩高,到了高中相对就会下滑,这是一定发生的。

初中保持一定的宽松度,成绩稳定,到了高中,有更好的上升空间,这是更健康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太多数据说明了。许多地方,初中名校,是私立的天下,高中名校,是公立的天下,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私立初中,只是把冲刺时间提前了,对孩子不一定好,而且,有时候还要付出许多代价,例如心理疾病高发。

高中,宁为凤尾,不为鸡首

在高中阶段,强调择校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是学校在择你,不是你在择校。

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孩子的成绩,在一流学校垫底,在二流学校排首,那么,你上一流学校还是二流学校?

两种情况都出现过,能上一流学校的,最终上了二流学校,结果并不好。

能在二流学校排首的,跑到一流学校去冲刺,结果越冲刺越糟糕。

哎,什么都可能发生。

但是从基本逻辑上讲,除非一些特殊情况,通常的原则是,宁为凤尾,不为鸡首。

凤尾仍然是凤,鸡首仍然是鸡。

参照系不同,自我镜像不同,带来的结果不同。

更不用讲不同学校文化带来的影响了

选学校,本质上是选同学

从不同学校出来的孩子,生命气质很不相同。

我深切的体会到,中小学就读的学校,对孩子在职场中的气质,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无论小学、初中、高中,家长更青睐公立名校的原因(当然有一部分老牌的私立名校也不错)。

许多公立名校时间久了,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但并不影响学校的整体声誉,甚至不影响毕业生的质量。

因为学校积淀久了,就会以自己的气息在运行。

更重要的是,同学的教养,将深刻的影响孩子。

大规模学校好,还是小规模学校好?

小学小规模学校好,中学大规模学校好,这是一般情况。

我们有一种错误认识,一味的认可小规模学校。

因为在小规模学校中,单个个体更容易被注意到。

这在小学特别重要,因为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但在中学,小规模学校的弊端在于——

1.你缺乏参照系,不利于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

2.学校人不够多的话,你找到志同道合者以及朋友的概率就小很多,你的许多兴趣爱好也得不到支持,而且,你也欣赏不到形形色色的人。

再强调一遍,千万不要过于强调和渲染学校教育的作用,实际上,孩子总是环境动物,受同伴的影响是最深的,尤其是中学。

孩子越优秀,越要选择大规模学校,去跟更多的高手去竞争;

孩子越有问题,越要选择小规模学校,以便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公立学校好,还是私立学校好?

显然,这是个伪问题。

因为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有好学校,也都有坏学校。除了这些,公立和私立,的确有一些差别。例如:

1.私立抓得紧,老师更敬业,公立相对宽松,老师更从容。

2.私立服务意识强,公立服务意识差。

……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你不妨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做一些预测,在不同的学校里,他会经历些什么?会得到怎样的对待?

一句话,学校的生源质量,才是决定性的。你的孩子将与谁在一起,才是决定性的,而不是公立私立。

撇开这个要素,然后再来考虑,你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竞争,还是更多的照顾?

《断头皇后》中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不要盲目反对应试教育

一味地认同应试教育,是可悲的;一味地反对应试教育,是可怕的。

最好的道路,永远是第三条:

鼓励孩子去适应学校教育,并努力在竞争中获胜。

但是,通过家庭教育,教给孩子许多学校不教的东西。包括做人,也包括核心素养的构建。

学校里只能实施短期行为,家长却可以做长线,以无比的耐心,培养一个健康而丰盈的孩子,同时又拥有必要而非变态的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迎接未知但充满希望的未来。

无论孩子最终上什么样的学校,都没必要过分焦虑。

每一所学校,你可能看到的是它的缺点,但同时,它可能带来了潜在的可能性,可以加以利用。

世界不会因我们而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以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未来。

就像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所说的:

“愿上帝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冰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