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喜欢的人是什么感觉(初见时并不喜欢)
导语:心理学:初见某人,莫名喜欢或厌恶,是你内在关系模式的投射
很多时候我们第一次见到某个人,就会打心底生出一份没来由的喜欢;
但也有一些人,初次看到就让你觉得哪哪都不舒服。
为什么会有这些莫名其妙的感觉呢?
用心理学的理论去讲,这种现象就是你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结果。
心理学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有一句经典语录“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都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时刻投射的结果“。
所以在关系中,我们可以借由他人认识自己,觉察并领悟身上的爱恨情仇。
精神分析讲到的客体关系理论中说:
一个人最初的重要客体(主要指父母或重要抚养他人)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并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概括一句话: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
成年后,就会把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现实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去。就构成了自己的命运。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关系中展现,并在关系中改变。
所以,性格是关系的产物,如果想把人际关系处理得更好,就必须去了解自己和他人相处的关系模式。
而外显行为就是内在关系模式在现实客观世界的投射结果。
心理学上把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分为了四种:
01.“我行,你也行”
“内在的父母”行,“内在的小孩”也行。
这种内在关系模式是最好的状态。说明孩子的童年是在父母的爱和陪伴中长大,被细心地呵护,并给予足够的自由。
这种人格会把被人需要作为自己的价值来源,把照顾别人产生的成就感作为核心价值。
日常生活中多扮演服务或照顾别人的角色。
人际关系中,边界意识比较弱,责任不清晰,容易侵犯他人的边界,剥夺他人的主动权,惯用的口头禅是:我是为你好。
02.“我行,你不行”
“内在的父母”行,“内在的小孩”不行。
父母在物质上很爱孩子,但在思想上比较控制,对孩子要求极其严格,甚至出现谩骂体罚。于是,在内心深处,内化出低自尊自卑的信念。
生活中,这类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骄傲自恋,浑身上下散发着优越感。这种自信状态会让他们充满魅力,并有着巨大的竞争力。
但是当这种人遇到危险的时,就会采取鸵鸟把头埋进沙堆里的策略。
应对模式不太健康,人际互动中一旦失去心理优势,容易封闭自己,自欺欺人,逃避难忍的羞耻感。
这种人的行动力很强,也非常有力量。在一段关系中,如若认定一个人,或是认定一件事,不会拖泥带水,果敢且坚定。
这种人在表达自我感受时,多会直接强烈,多半以“攻击”的形式。所以与这种人相处时,恰恰要特别注意。
在职场上,喜欢发表煽动性的演讲,对下属说一不二;在亲密关系中,喜欢对伴侣指手画脚、责备和嘲笑。
归根结底,这种人在关系互动中,必须时刻保持强大的心理优势,否则心理有随时崩塌的风险,同时会伴随强烈的挫败感和自卑感,最终导致难以面对的羞耻感。
03.“我不行,你行”
“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行。
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生命个体,只是自己生命的附属品。我爱你,但是你必须听话,按照我的意愿来行事。
这种教养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多会出现讨好型人格,没有独立的主见,更不懂尊重自己的感受,如同木偶。
他们会有一个坚硬的保护壳,遇到问题,立马把自己缩进壳里。
人际关系多以取悦为主,老好人一个,用讨好和回避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人际沟通方式。
发生冲突时, 拒绝或回避,不敢表达内心诉求,压抑自己感受,即便被欺负了,很委屈,也不会说的一类人。
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但却被动,被欺负后不会直接反击,而是选择被动攻击的方式去缓解。
做事有自己的节奏,虽慢,但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会温柔且坚定地闯过去。
这种人格被称为“小奶狗”或“小可爱”,给人软粘感受,依赖性较强。
04.“我不行,你也不行”
“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也不行。
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甚至在6岁前是分离冲突的,和父母形成了回避型的依恋关系,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自卑且低自尊。
对世界充满敌意和怀疑,只有思想,没有感情,极其冷漠,自我防御感强,不合群,人际关系超淡。
他们不喜欢无意义的社交,只喜欢有利益的互动。正因为只讲究利益,所以很难交到知心朋友。
这种人就是超乎寻常的理性派,自私自利,专做损人利己的事。
比如:大家一起吃东西,即便自己吃不下也要多拿一些占着,满足内心的私欲。
关系互动中多以占便宜寻价值为特点。关系中只顾自己感受,永远不关注对方的真实存在。
要想了解自己或他人,就要多去关注关系互动模式,因为模式中隐藏着人的心理特性,从而给出匹配的相处模式,便可建立一段舒服和谐的关系。
关系,即命运。命运,就是你遇见了谁。
遇见谁,我们容易认为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命运。但最终会发现,现实常常是我们内心投射的结果。
为了让我们都能构建更加和谐舒服的关系模式,愿父母都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自由与爱的成长环境。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