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唐代团练使个人图书馆(唐朝团练使是什么官)

导语:唐代的团练使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正式意义上的“团练守捉使”(简称“团练使”),作为小至一州,大至十数州的军事长官,开始以“(某几州或某道)都团练守捉使”抑或“(某州)团练守捉使”的形式出现了。

“团练使”这样的官称,其实并非是到此时才出现的。譬如《岱岳观碑》武周圣历元年(698年)二月甲午题记中,就出现了“兖州团练使押牙”“兖州团练使都虞候”这样的团练使属官的记载,证明至少在当时“团练使”便已出现了。然而由于相关史料的匮乏,导致现在对早期“团练使”的初置时间、任命对象、职权范围、设置的普遍程度等等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能够相对明确的,只有“团练使的出现与团结兵【1】的出现有直接关系”以及“团练使最基本的职守大约是组建与训练团结兵”之类……

注1:“团结兵”,又称“团练兵”“土团”等,是唐代一种非正规军的地方军事力量。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训练,一旦有军事需要则临时征发,自行或协助正规军在境内进行防守,抑或配合正规军进行作战,一般不会长时期脱离生产。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大约在玄宗朝担任过团练使,但具体情况不明

中、晚唐时“团练使”的职权范围【2】,则远超“组建与训练团结兵”,而成为了同“节度使”“防御使”性质接近的地方军事长官。这三者之中,“节度使”拥有旌节(即受到朝廷的全权委派),拥有的权力也最大。而防御使、团练使则不拥有旌节,各自的军事权力也各有针对——防御使的军事权力更倾向于非常态势下的战时体制,其手下的军事力量以“官健”【3】为主;团练使的军事权力则更倾向于日常态势下的治安维持体制,其手下的军事力量也就以“团结兵”为主。

注2:团练使的职权范围主要包括——统管辖区内的各类军事力量;征发、组建、率领、训练团结兵,并保障供给;剿灭或招抚盗贼、叛军,镇压民变,维持地方稳定;屯田,储备粮草,修理、制造武器装备;以及管辖范围内相应的人事权力(辟属、荐举)等……

注3:“官健”,又称“健儿”等,是唐代的一种常备正规军。他们或(在朝廷、藩镇的指挥下)出外作战,或在本地军镇、府·州担负防御任务,或至边远地区、关中、京城进行戍边、守备。其普遍为受招募、雇佣的职业兵,往往父死子补、兄终弟代,逐渐世代为兵。

因此“防御使”和“团练使”有时也会出现同时兼任的情况。例如乾元元年(758年),“置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兼莫傜军使,领洪、吉、虔、抚、袁五州,治洪州”。

不过通常情况下,“防御使”和“团练使”之中,地方长官只会因应具体设置而出任其一。比方说“(某几州或某道)都团练使”,会由相应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兼任。例如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复置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使,领润、江、常、苏、杭、湖、睦七州,治苏州”。

而“(某州)团练使”则会由该州的“刺史”兼任。例如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加棣州刺史田涣充本州团练守捉使”。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