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心即理心得体会(阳明心学心即理读后感)
导语:阳明心学——心即理
正德三年戊辰(1508年),一道感慨省打破了宁静的夜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于贵州龙场悟道了!之后王阳明提出核心思想之一的“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一个思想的产生,得先明白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那么为什么王阳明会提起“心即理”的思想呢?
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就不得不说说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了。朱熹的核心思想在于“格物致知“,他认为理一分殊,也就是天理只一,但是天理所表现在万事万物上就分出了千千万万个事物之理,也就有了分殊。”格物致知“即在万事万物中穷极道理,把这些分殊一个个的格出来并最终通过归纳总结以至于天理。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时候,朱熹思想已经坐稳一哥地位,世人皆以朱熹为学术泰斗,以朱熹理学为成圣之道。王阳明通过亲身的实践证明了朱熹理学的不可行性,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用“心即理——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说法,试图拨乱反正。告诉时人,不要去外物上求理,而该求理于心中,这才是我们世人成圣的法门。
虽然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与朱熹的不一样,但是王阳明也并非否定朱熹,只是说朱熹的理论是给生而知之的人用的,也就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人。这种人天生就有道在心中,像六祖慧能一般,于是乎自然而然的能在万事万物中见道,也就能格出其中之理。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并非生而知之者,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我们,所以王阳明以“心即理”作为升学入门方法,告诉世人成圣的入门基础。
“心即理”的思想其实并非王阳明首创,它的发明人是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先生)。在那个朱熹的时代,能与朱熹斗的难分难解,可见其实力不凡了。陆九渊的思想核心就是“心即理”,他说:“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的“心即理”是儒家和佛家结合的产物,更偏向于唯心主义学说,并且他在心即理的后续上并没有更深刻的实在性思想,在驶向灯塔的半路上,停步了。
同样是“心即理”,王阳明和陆九渊的区别在哪呢?
王阳明的“心即理”只是基础,在此之上还有很多的思想去给“心即理”做矫正,让其不至于流入枯禅,不陷入唯心领域,这是王阳明“心即理”的最大特点。王阳明的“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就我们心之本体来说的,是在于救圣学于支离之际,更有其实用价值。
以孝之理来做说明,世人受习气影响,觉得去学学如何给父母送东西,学学如何养好父母,甚至学学如何用言语等表面工作来修饰自己,就是孝了。这就是于外界事物上求取道理,于是乎求得的道理支离破碎,只流于表面,经不得考验。
但是如果从“心即理”的说法来看,首先我们要在我们心中去寻找到那个迷失的想孝顺的真我,只有我们先在思维里种下一颗求孝的种子,然后不停的用真心去呵护灌溉它,让它发芽生出枝叶果实。先夯实了心中求孝的理,便会自然而然的去寻找到孝顺的方法,这个方法可能在古书里,可能在听老师说的,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这样才真正的去落实了孝,不掺杂一点虚假私意在其中。
所以王阳明的“心即理”是从本体根上说的,从根上出发,以至于万事万物上开枝散叶。所以王阳明的“心即理”,更形象的表述是他后面说的“心外无理”,也就是不要在外界盲目的去求取理,这种理是虚的,体现出来的发用也让人表现的很虚伪,并不实在。只有从我们的内心出发,诚自己的心,才能真真实实的落在行为上,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陆九渊心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区别就在于此,一个是纯粹的虚无,有点禅宗的意思;一个是实在主义,讲究本体与根,从根出发,开枝散叶。王阳明的心学更像是有源头的活水,孜孜不倦,永不停息。
心是根,让我们先拥有健康的根,然后不停的灌溉,终有一天会开枝散叶,开花结果的。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