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天道》中的禅机是什么(《天道》中的禅机是指什么)

导语:《天道》中的禅机

FO教中,有许多公案、机锋,公案和机锋可以看出悟道者的境界,也可以让学佛者开悟甚至顿悟。

达摩见梁武帝,梁武帝广修寺庙,多次布施大量钱财给佛门,且还提倡吃素。梁武帝问达摩自己功德如何?达摩却说他毫无公德。这段公案所说的佛理就是梁武帝希望通过布施财物作为公德换来成佛的福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梁武帝内心还是有“我相”,还是有贪念,希望“我得”。而见性必须破“四相”,做到内心空净,一念不起,一尘不染,方能“无得而得”。

又如风幡公案,慧能当年南下广州,至广州法性寺(即光孝寺)混在人群中听高僧讲经,恰巧风吹幡动,坐中一僧说是“幡动”,另一僧争辩说是“风动”,各执一词,争议不下。慧能插话说“风幡非动,动自心耳”。一语妙法,禅机顿现,震惊满堂。就连正在讲经的印宗法师都为之折服。

风动,幡动,其实都是通过人的眼,反应到了人的心,如果眼如实观照,但不动心,人就自然不去在意风动幡动,因为心不动。人所有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的感知,最后都会反应到心(意),禅宗修的就是要“不动心。”

《天道》中也有机锋,比如丁元英对芮小丹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芮小丹说:“这就对了,我就应该是我,为什么你非得让我不是我呢?既然是我知道了我就不是我,那就是不可知,不能知,那就别知了。”

这里就有什么是“你”的定义,佛法中,真正的“你”,应该是本性的你。而你觉得“知道”的你,只是肉身的你,是你的“相”,是有了“念头”的你,是能分辨“你”与“他”的你。是没有“破四相”的你。那就不是见性的“你”,不是“真”你。

芮小丹既不是佛门中人,也未参悟过佛法,当然不懂丁元英的“机锋”。

《天道》中谈佛论道,高了自然是五台山那一段,由此可见丁元英的悟性和境界,但丁元英言辞晦涩,很是难懂。这里就本人理解给大家解读。

丁元英说: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丁元英这一段讲的是,学佛首要必须看懂悟透佛法,这样才能笃信佛法。笃信佛法,你的心就会自然依法安静,不生妄念。

但如果你没有看懂悟透佛法,此时来修行实践,就需要时时用戒律来压制妄动的心,动用戒律,也是动心,所以丁元英说可悟不可修。意思是必须在悟到的前提下才能修成,没有悟到,如何修到?丁元英的“不可修”并不是要否定修行实践,而是强调修行的前提。

住因住果,住念住心,是执着,有违“应无所住”。

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

有欲是动心,强制自己无欲,也是动心,心中没有“欲”的任何念头,才是“无欲无不欲”,才是一念不生,自然“而生其心”,也就见性了。

戒也如此。

丁元英又道:

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这里所说的满与不满,其实就是心的感觉,如果觉得满了,就是有了“差别”,动了心。如果觉得“不满”,也是动了心。六根中的“意”未静,当然无法禅定“见性”。只有“无满无不满”“无圆无不圆”,才是“心无所住”,方能见性。

丁元英道:

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

这里丁元英说到了佛法和佛教的本质:

佛法本质上就是人的一种天然的生理功能,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只要依佛法而行即可,自然不是文化。

佛教导人向善,自有各种方法、说辞。世间本有善恶,但依佛法修行时要“不思善不思恶”,无执着无分别。所以佛法佛教并不相同。

智玄大湿说:

“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这里智玄大湿肯定了丁元英参悟佛法的境界,因为丁元英用的都是自己的语言解释悟到的佛法,少有佛经中的“专业术语”,故大湿说他不是佛门中人。看破、悟到靠慧根、靠悟性、靠学问,这些丁元英都具备。但真要得道,就必须修行,也就是实践,不同于丁元英前面说的那个“修”。具体而言就是打坐禅修,做到禅定见性,方可得道。大湿说丁元英“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丁元英未必认同大湿最后一句“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因为丁元英自己强调“悟”,而看低“修”。六根中的“眼耳鼻舌身”是容易清静的,最难清静的就是“意”,也就是“心”。且前五根最后还是要汇总于心,因此修“心”才是核心、关键。这一点丁元英已然悟到。打坐禅修,禅定见性对于他来讲应该不难,至少不会难如登天,因为以他的境界,似乎已没啥“放不下”的了。

丁元英参佛悟道的境界的确非常高深。但剧中丁元英言辞文白夹杂,表达上增添了晦涩感。这不应该是丁元英的故弄玄虚,故作高深,而是作者豆豆老师未能理解丁元英对佛法的境界,囫囵吞枣,词不达意了。

当然,最能体现出丁元英佛法境界的高度,还是那句机锋“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因为他把佛法作为人认识宇宙自然,获得圆满智慧的方法之一,不拘泥于宗教和哲学门派,融汇贯通,由通常的理性逻辑思考,到灵魂(佛性)感知。这非有大学问大智慧,是无法参透悟到的。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