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戒律如何给犯戒的出家人留面子呢(出家人的戒律说的一句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戒律如何给犯戒的出家人留面子?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戒律如何给犯戒的出家人留面子呢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戒律如何给犯戒的出家人留面子呢(出家人的戒律说的一句话)

​​对于出家人来说,犯戒有时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特别是犯了第二篇罪之后,为了给犯戒者留下深刻教训以免再犯,佛陀特别设定了35种方法(叫做“三十五事”),让犯戒者的面子上不好过。其中一件是把犯戒者的座次改到所有比丘的最后,仅位居沙弥的前面。这样,整个僧团都会尽人皆知,对于犯戒者的个人形象可谓是一个相当沉重的打击。

六群比丘是佛陀时代出家人里面的一群好事之徒,总是给僧团找事添堵。这一次,他们看到有一个比丘坐到了所有比丘的最后,当然就知道他犯了第二篇罪。为了一逞口舌之快,他们就很得意的跟居士们宣传:

“你们知道,今天他为什么坐到了所有比丘最后了吗?”

“我们当然不知道啦。”居士回答。

“那我就告诉你们:他是犯了什么什么丑事,所以僧团才罚他坐在最后的。哈……哈……哈……哈……”(自行脑补)

经过六群比丘这么宣传,居士们都知道了,纷纷议论道:

“看这位法师平时很庄严,居然还犯这种错误,干脆还俗算了……”

“想还俗?谁要他啊?”

……

各种风言风语让那位犯了过错的比丘非常惭愧,也让其他比丘感到让整个僧团的名誉都受到了严重损失。于是僧团中的那些少欲知足、喜好苦修或者戒律的比丘(律典中称之为“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便都来指责六群比丘:

“比丘犯的这些丑事,你们怎么可以到处跟居士讲呢?”

不仅如此,他们还亲自去佛陀那里告六群比丘的御状。别看佛陀对待居士都是一副和蔼慈悲的形象,但是管理僧团那是雷厉风行,毫不心慈手软。在律典中,佛陀基本都是黑脸批人的形象,几乎没看佛陀笑过,也不会时不时放光一下。佛陀听到又是六群比丘搞事,于是把附近的出家人都召集起来,当着所有人的面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痛批六群比丘(律典原话是“以无数方便呵责”),然后制定了一条新的戒律,就是:不准比丘向没有受具足戒的人(不仅包括俗人,也包括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人)讲比丘犯粗恶罪(第一篇和第二篇)的事情。如果说的话,犯第三篇罪。

如果比丘犯了第一篇罪,是要被驱出僧团的。如果犯了第二篇罪,虽然要被当着僧团所有人出丑,但是忏悔清净后,就会恢复原来的待遇。犯了第三篇以下的罪,就比较轻微了,不需要公开发露,只需要对另外一位清净的比丘忏悔即可。所以,只要不犯第一篇最重的罪,犯戒者在僧团都有恢复名誉的机会,不会造成终身遗留的影响。

根据佛陀制定的“向未受大戒人说比丘粗恶罪”这个戒条的尺度,第一篇、第二篇的犯戒行为,就算仅仅是个别出家人的偶然行为,但也事关整个僧团甚至佛教的公众形象,不管僧团内部是否定案,戒律都不允许任何比丘私自向外界透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任何人都不可以仅仅通过一个人的过失就毁掉整个佛教的清誉。

只有一种例外情况,那就是僧团认为某人的犯戒行为已经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严重破坏了僧团形象,必须以公开谴责,划清界限。这时就可以通过一种羯磨的程序,授权某人向公众广而告之那人的犯戒行为。这个方式当年就对妄自称佛的提婆达多用过,因为他们向居士宣传自创的五种邪法(其中有一条居然是“不吃鱼肉”,这个坑不好填啊……),让大家对真正的佛法产生了混淆。甚至他还声称自己也是佛,这就犯了大妄语戒,属于第一篇罪。所以,舍利弗尊者向居士们宣传提婆达多的过失,指出他的作法已经不属于佛教了,跟佛、法、僧无关,以消除其恶劣影响。这是佛陀所允许的。

虽然这条戒只是第三篇,属于比较轻的戒条,但是好歹与那个备受瞩目的“非时食戒”也是属于同一量级的,应该得到起码的遵守和尊重。况且前者是克制精神,后者是克制肉体,管住嘴说话总比管住嘴不吃东西更容易一些吧。

话又说回来,犯了第二篇戒的人,就算在僧团内被搞得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但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为此,佛陀还允许没有完成整个忏悔过程的比丘,当需要跟外面居士打交道的时候,可以暂停“三十五事”,恢复原本的座次,以免外人产生疑心而让这位比丘的公众形象受到损失。毕竟犯戒只是暂时的,后果是可逆的。只要忏悔清净,就还是好同志一枚。但是对于佛教外的俗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犯戒和忏悔的关系,很容易给犯戒者贴上标签,形成刻板印象,就算从佛法的角度解释再多,还是会按照世间的思维方式看待这些事情,给犯戒者带来不可挽回的名誉影响。

本来,犯戒及其忏悔在僧团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不值得少见多怪。因为佛陀为僧团设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自清机制,就是每个半月进行一次说戒。每到半个月说戒的时候,僧团所有人都要进行一次犯戒大检查,务必在说戒仪式之前把半个月犯的戒忏悔清净,这样才能参加说戒。而且原则上不能以带罪之身故意请假不来,或者躲到寺院外面不回来。那些不来说戒的人就算跑到大界之外,已经不影响说戒仪式的进行了,但是僧团仍然应该通知他们回来参加说戒,最后他们执意不来的话,那就是他们的过失了。否则,僧团不通知的话,僧团就有过失。

现在能够真正做好每半个月说戒而且忠实遵照戒律本意的道场,可谓凤毛麟角。有的根本不知道说戒这回事,道场里从来没有举行过说戒;有的不知道参加说戒需要自己忏悔清净,说戒之前没有安排忏罪的环节;有的甚至受戒以来,都不知道犯戒了以后还要忏悔,连一次正规的忏悔都没有做过;有的不知道忏悔应该找持戒清净的比丘,以为随便找个人就可以把罪忏了。

把说戒与忏罪进行捆绑,在现实中很难执行,所以有人就对忏罪的要求进行了弱化。比如,允许有罪未忏的比丘请假不来说戒,为此还把原来的请假台词 “与欲清净”改成了“与欲有罪待忏” (“与欲”就是请假的意思,“清净”就是没有犯戒)。但是律典中并没有“与欲有罪待忏”这种说法,怀疑其是否有真正的效果。对于这个后人自创的作法,一些法师并不赞同。

破夏比丘座次不变,也体现了“给出家人留面子”的基本精神。唐代翻译家义净法师在他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开篇第一节就讲到这个问题(标题是“破夏非小”)。 [1]座次体现了僧团内部的基本秩序,事关重大,其主要依据就是戒腊,通俗的说,就是受具足戒的年数。戒腊的大小取决于出家人每年如法完成安居的次数。如果一个出家人没有如法完成每年的安居或者中途停止安居(即“破夏”),那么他的戒腊就会比周围人少增加一岁。如果还是依照戒腊大小排定座次,就会导致僧团内的座次产生意外变动。义净法师根据在印度实地的观察结果指出,破夏比丘只是失去一部分接受利养的机会,座次应该保持不变。否则,以前受别人礼拜,如今反要礼拜别人,这是让人很难接受的。可能当时汉地有这种改变破夏比丘座次的作法,所以才会引发义净法师这番针对性的评论。

[1]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1:“凡诸破夏苾刍,但不获其十利;然是本位,理无成小。岂容昔时受敬、今翻礼卑?习以成俗本无凭据,依夏受请盗过容生,故应详审。理无疎略,宜取受戒之日以论大小,纵令失夏不退下行。寻捡圣教无文,谁昔遣行斯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戒律如何给犯戒的出家人留面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