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除夕夜(故乡的除夕作文)
导语:“故乡的年俗”之除夕送贺喜(上、下)
除夕送贺喜(上)
文|杨光亮
贺喜,字典里面解释为“对喜庆的事表示祝贺”之意。
“贺”字念第四声“hè”,应该算是一个动词。但为何前面还要再加一个“送”字呢?常听别的地方过年一般是说送“恭喜”,而我的故乡——湖南岳阳市湘阴县南湖洲镇一带却都是说送“贺喜”,且把"贺"字的读音,都改读成了湘北方言音“ǒ”(音“嚄”)。这″贺喜"两字,从故乡幼稚的少儿口中用“哦喜(ǒ xǐ)、哦喜”的童音流出来,那种浓烈的乡味、乡情就扑面而来。
今年春节,因阳康过后,我没有回老家过年。大年三十夜,坐在家里,忽然忆起儿时在故乡除夕夜送贺喜一事,思绪的闸门有如决堤的江水放纵奔涌,一任汪洋……
刚一入冬,一场风雪把村子里的十几个小屁孩刮到了屋角的草垛丛中,于是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起年三十晚上送贺喜的最佳路线图来。别看小孩子天真幼稚,村子里谁家殷实谁家困难,谁家大方谁家吝惜,在小伙伴们的心里,就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一一一清二楚。有建议从村东头出发的,有建议从村西头开始的,当然也有建议从村中间开始的,七嘴八舌,一直商量到点灯。这时有家长撑着马灯出来喊孩子回家吃饭了,大家才悻悻然各自走回家。
经过如此几轮磋商,计划终于定好了,剩下的就是漫长而急切地等待。
儿时的光阴总是那么缓慢而悠长,大人们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整天在外劳作,而小伙伴们也永远感觉不到日子的艰难和父母的忧伤。记得那时已早早地放了寒假,孩子们三五成群,跳房子,踢毽子,打洋炮,打弹子,抽陀螺,跳绳,吃子(抛抓石子)……各种手工活动,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没有人唠叨做作业,没有人逼着你看书,因为那时没有高考,中小学不但要学文,而且还要学工、学农、学军,课外作业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就像一匹匹小野马似的聚在一起疯玩。有时玩累了,就倒在草垛里睡着了。睡梦中,我提着一个大兜斗,东家西家送贺喜,收获了满满一大兜斗的零食,我就像一个得胜回朝的将军,后面还跟着一帮流鼻涕的小屁孩......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了温暖的被窝里,口袋里却空空如也。
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我们这群憋了足足大半个冬季的馋猫,不等天黑就悄悄出发了。提着马灯,或打着手电筒,拿着一个小布袋,一家几个孩子,从四、五六岁到十一、十二岁不等,簇拥着从村东头出发。
“贺喜贺喜,粑粑垛起(堆起之意)。”
“老板屋里发财呀,粑粑拿出来吖。”
……
一声声童稚的叫唤,催促着东家赶快把早已准备好的各种零食分发到小孩子们手中,二、三十个小孩,叫的叫,喊的喊,纠缠在一堆,难免会漏掉没发到零食的,又哭的哭,闹的闹,一把鼻涕一把泪,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那个场面,那个热闹,现在回忆,如在昨日,那可是我记忆中永恒的故乡年味哦。
除夕送贺喜(下)
文|杨光亮
赶上大晴天,除夕送贺喜,那不啻一场挨家挨户名正言顺的零食大扫荡,更是一次浩浩荡荡你追我赶的月夜大巡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诞生前本村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大联欢,其参与度在本村空前绝后,十里八乡也难与匹敌。
大年三十晚上,全村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参与。当然,所谓大人们参与并不是说大人会走出家门送贺喜,大人一般都会留在家里做准备,炒豌豆,炒花生,备糖果,备红薯片,还有爆米花等各式各样的小吃,然后就在家门口准备接待。谁家小孩来了?来了几个?谁家的还没来?大人们都会惦念着;谁家小孩又长高了,长胖了?大人们都会议论着;谁家小孩穿得太单薄了?谁家的又添置了新衣服?大人们都记挂着; "小心,豌豆刚炒熟,别烫着" "慢点跑,狗伢子你等等他"……大人们又不断叮嘱着。总之,全村的大人们在除夕夜没有一个是闲着的,都在忙碌着、谈笑着、兴奋着、守望着。
小伙伴们则是热情似火,干劲冲天,不用招呼,不用催促,自发地加入这支扫荡大军。在这支庞杂的队伍中,七八岁的小孩是主力军,他们你追我赶,唯恐被同伴抢了彩头;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则是后勤保障队,他们负责打灯笼、提马灯、拧手电,或提袋子拿什物;只有那些四五岁的小童混杂在队伍中,一不留神,一个跟头,便哭将起来……于是,叫声,喊声,笑声,哭声连同除夕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洋溢在整个村庄的夜空。
如果遇到雨雪天,则又是另一番光景。
小伙伴们会披上雨具,穿上短靴,冲破父母的阻拦,冲进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一定要加入这支大扫荡的队伍。纵使雨雪再大,也断不会浇灭我们勇敢出发的热情。我把这说成“大扫荡”,看似不敬,实则名实相符,因为名为向东家送贺喜,实则是去讨个彩头,用时下广东的习俗就是讨个“利是”,不过那时农村经济普遍不景气,拿不出现钞,只能用糖果饼干豌豆等零食来权当“利是”。乡邻乡亲也格外慷慨,都是罄其所有,偶有个别家庭实在困难的也会大声招呼:“别走,别走,我正在炒豌豆哩。”一群小孩便伸长脖子,围着灶台,等待东家把豌豆炒熟,然后热烘烘地装入口袋,既暖和了身子也温暖了心田,于是又继续朝下一家出发……
“送贺喜”是我儿时故乡大年三十晚上很隆重的一项村级集体活动,也是全村大人们不敢怠慢的一件事情。因为它必须要挨家挨户,千万不能漏掉一户,也不能跳过某户。在那样困难的年代,即使再没有吃、没有穿的乡邻,在除夕夜也会想尽办法满足小孩子们的一点点希求,更何况孩子们还是借助着为东家来年送祝福的名义呢?
至此,我方才明白,故乡人为何固执地要在一个动作性很强的动词“贺喜”前再加上一个动词“送”,因为这不仅是增加了“客气、喜庆”的味道,而且更加重了情意,是一种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必须接受的真心地祝福。
正是故乡这独特的年俗,在每个孩子幼稚的心里植根了一种浓浓的情愫,她让我们珍惜乡情,守望故土,懂得感恩。
一晃,这些不觉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故乡景物依旧,不知人事是否依然?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岑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