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南岳的佛教文化有哪些(南岳的佛教文化特点)

导语:南岳的佛教文化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南北朝时广泛流传。公元502年(南朝梁天监元年),海印和尚来南岳传经,始建南寺(今南台寺)。公元503年,慧海和尚来到南岳,建方广寺。公元568年(南朝陈光大二年),慧思和尚到南岳“开堂传法”,并建般若寺(今福严寺)。佛教逐渐在南岳传播开来。

南台寺

慧思和尚(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十五岁出家,曾参学于北齐慧文禅师,提出“昼谈理义,夜便思择”的“定慧双修”佛学观点与修行方法。公元568年,慧思率弟子四十余人,来到南岳建寺并研习传授他的佛学观点。因其佛学观融合南北佛教各家学说,被愈来愈多的僧尼所接受。一时间,南岳僧尼云集,不少高僧慕名而至,随侍慧思左右。公元577年,慧思在南岳圆寂,被尊为南岳佛教“开山祖师”。慧思的佛学观点由他的弟子智顗进一步完善和弘扬,成为天台宗的教义,并传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现在日本佛教天台宗约有七百万信徒,天台宗的支流日莲宗则有一千多万信徒。

唐朝时,南岳的佛教达到鼎盛,僧尼济济,名僧辈出。天宝初年,承远禅师到南岳开堂传法,并草建弥陀台(今祝圣寺)。由于承远当时的名气很大,就连后来被唐代宗拜为国师的法照和尚也慕名从庐山赶来南岳,拜于承远门下,终得法印(传宗接班人)。祝圣寺也因此成为净土宗的孕育地和道场之一,南岳在佛教界的名气也就愈大了。不过,使南岳佛教真正名噪海内外的,还是因为南岳是南禅宗的发祥地。

祝圣寺

在禅宗的开派史上,怀让、道一、希迁这三位大师影响最为突出。马祖道一,唐开元年间来南岳修行,受怀让禅师“磨砖作镜”的点化,遂拜师怀让,学成后去江西布法,弘扬南禅宗的教义,成为一代宗师。希迁,又名石头和尚,唐天宝年间在今南岳南台寺传法,并写出《草庵歌》、《参同契》。这些著述后来成为禅宗曹洞宗的经典著作。日本佛教界的曹洞宗,至今还把南岳南台寺视为祖庭,将希迁的《草庵歌》、《参同契》列为必读教材。石头希迁在唐代佛教界十分有名气,所以有“江西马祖、湖南石头,不见二士,无以可知”的说法。南台寺、福严寺至今还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和“天下法院”的盛誉,也是与他们当年的建树分不开的。

唐朝以后,历经宋、元、明、清,直到解放前,南岳佛教虽不及唐代兴盛,但仍是湖南佛教中心,在全国也有重要影响,先后出现楚圆、佛心、豆儿佛、空也、明真等一批较有名望的大师。

历代政府都很重视佛教,不断拨款修建南岳的寺观庙宇,南岳的寺观逐渐增多,规模也愈来愈大,形成了所谓南岳佛教的“十大丛林”(即十大寺院),分布于南岳深山老林之中。著名的南岳大庙,建于唐朝初年,这些寺院是千多年来佛教徒聚居传法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抗日战争时,南岳僧人中也不乏正直刚烈之士。在周恩来、叶剑英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诲指导下,南岳佛道界在1939年5月间,成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派“佛教青年服务团”、“佛教流动工作团”分赴长沙、湘潭等地,宣传抗日主张,发动民众奋起抗日。日本侵略军入侵南岳时,僧人俊修在高台寺为掩护游击队撤退,惨遭日寇杀害。僧人清传为保护一民女不受兽兵奸淫,也惨死在日寇屠刀下。南岳高僧、祝圣寺住持空也法师托病拒绝与日军“使者”见面,表现了爱国爱教的民族气节。他们为南岳佛教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解放后,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和佛教传统,僧尼曾组织佛教农业社,从事农业生产。“文革”期间,南岳佛教受到摧残,佛像被砸,佛经被焚,僧尼还俗,寺院关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僧尼落实政策回寺,寺院修缮一新,重塑了佛像,完善了宗教设施,宗教活动得以正常开展。1981年恢复南岳佛教协会,现南岳已开放十五处佛教寺院,有僧尼一百四十余人。祝圣、福严、南台、上封、祝一融等古寺又是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给名山南岳蒙上一层静谧的色彩,使来往游客平添了几缕思古幽情。

南岳云海

南岳的佛教和一切宗教一样,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其社会作用,它为南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南岳佛教在祖国灿烂的宗教文化长河中留下了闪光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