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之后去了哪里(佛陀告诉弟子们佛涅槃后应以)
导语:佛陀涅槃之后,他的弟子和信徒们有过4次较大的结集
佛陀从35岁成佛到80岁的45年间,一直在讲经说法,回答弟子和信徒们的问题,并为他们讲解经义。
但是,由于弟子们的根器各不相同,关于佛陀智慧的理解也有一些分歧,被后人称为“八万四千法门”。
于是,佛陀涅槃后,他的弟子们为了将他的经典传给后世,举行了数次编纂会议,将佛陀的言语和解释,用佛典的形式整理记录下来。
史上有过四次较大的结集。
第一次结集,是佛陀涅槃后不久,在王舍城的五百人结集。
率领僧团的摩诃迦叶,为了防止释迦教义的失传,与其他的阿罗汉一起,举行了释迦教义的编纂会议。
据资料记载,这500名阿罗汉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洞窟举行了结集,因为这是佛陀涅槃后的第一次结集,因此又被称为第一次结集。
在这次结集中,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读佛陀教义,由持戒第一、熟识戒律的优婆离,诵读佛陀所定的教团的规则。同时,参加结集的阿罗汉们确认教义是否有错误。
至此,佛陀的教义结集成经藏,教团的规则结集成律藏。
根据印度自古以来的风俗,神圣的语言不能用文字记录,所以,尽管当时已存在文字,佛陀的教义也依然遵从了这一风俗,在他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一直靠口述记忆来传诵。
约在公元前1世纪,经典开始用文字记载。最初的经典统称为“传来”,在中国汉译为《阿含经》。
这期间,对经的种种解释结集成论藏。至此,经、律、论三藏完成。
第二次结集,发生在此后一百年左右,即在公元前3世纪,重新就戒律进行结集,确定了“十非法事”,又称为毗舍离结集或七百人结集。
第二次结集围绕佛陀教义的解释,教团发生了根本分裂,分为两大部派,后来进一步分裂为20个部派。部派佛教致力于教义的分类,将其分为5大类75小类,编纂出被称为五位七十五法的范畴论。
范畴论又称为小乘。小乘认为没有永恒,宣扬瞬间的事物是实际存在的实在论。
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部派中又诞生了一派与小乘相对的大乘。大乘在最初阶段所宣扬的教义,就是般若经典中的“空”的思想。《般若心经》是从庞大的《般若经》中,提取精华而成的经典。
“空”的思想认为,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固有的本质,永恒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空”的思想由中观派所完成,中观派经常和小乘展开论战。
公元4世纪,和中观派共同作为大乘双璧学派的另一学派,瑜伽行派(唯识学派)出现了。瑜伽行派认为,所有的事物都不过是心的外在表现而已,因此要对“识”加以反复的研究。
在中国奠定唯识学基础的学僧,就是《般若心经》的翻译者玄奘。
大乘确立后,部派并没有因此而衰退,小乘、中观、唯识各学派长期并存。虽然各学派慢慢有所衰退,但是佛陀的教义逐渐传播到东南亚、中国等亚洲各地。
接下来的两次集结,史上的记载资料相对较少。
第三次集结,发生在阿育王时期,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僧众,在华氏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集结,发生在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这是北传的说法。南传则把19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五百僧人结集,作为第四次结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姿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