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法自然(老子主张道法自然的下一句)
导语:老子“道法自然”揭示了哪些规律?
姚文俊
老子的“道法自然”,其中“道”指的什么?就是:人世间存在的运行“规律”;“自然”指的什么?就是:天地万物受制于“阴阳及其变化”自然观的运行规律;“法”,即为“效法”。
故把这句话直绎出来,就是:人世间存在的规律效法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归结为“阴阳及其变化”自然观。
老子的一部《道德经》,重点就在讲人、讲社会、讲历史。
那么,从“道法自然”中老子揭示了哪些规律呢?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即为“柔弱刚强之道”。
“柔弱”与“刚強”这对范畴是老子的创见。
正是“柔弱刚强之道”,对上联接起了“自然”,对下联接起了“社会”及“人”。从而使得宇宙间出现了四个层次:“自然(阴阳及其变化之道)”一一“柔弱刚强之道”一一“社会(王道)”一一“人(人道)”。
这里,就按此层次,分别看看,老子究竟揭示了人世间哪些规津。
一、柔弱刚强之道
“柔弱刚强之道”是仅次于“自然”的最高层。
自然的“阴阳变化”制约着“王道”及“人道”。
老子揭示了“柔弱刚强之道”制约“王道”的三大规律,这就是:
1、“刚强(+)胜柔弱(-)”普遍规律(“常道”)。
它反映为专制、独裁的王道本质。旨在“以力为武”、“以力服人”,是为“力治”政治。
2、“柔弱(-)胜刚强(+)”特殊规律(“非常道”)。
其旨在与霸道、暴政抗衡。它反映为“以武制武”。
老子据此理念创造出了“武术”。而在“武术”之中又揭示了如下规律:
一是“无极制约太极”;
二是“无制约有”;
三是“静制约动”;
四是“虚制约实”;
五是“物极必反”;
六是“无形大于有形”、“无形制约有形”;
七是“三生万物”;
八是“对立统一”;
九是“打桩”“打机”;
十是“诈术”;
等等。
3、“柔弱(-)与刚强(+)交合为和(-;+)”特殊规律(“非常道”)。
它反映为民为邦本、社会和谐。旨在“以德服人”、“止戈为武”,是为“德治”政治。
“德治”政治”的实现以“武术”得以保证。
二、社会(王道)
1、“道”(实)“德”(名)概括了事物及社会发展规律
(1)、“道德一统”
“道”“德”一体,即实名一体。有“道”就有“德”。“道”与“德”不可分割。
(2)、“德高道高”
道高德高、道低德低。反之,德高道高、德低道低。因“德”是事物发展的趋向,故讲“德高道高、德低道低”。
(3)、“以德治道”
即:提高德的水平进而达到提高道的水平。
2、阶级和阶级斗争规律
从“刚強胜柔弱”看,老子“柔弱”(百姓)与“刚強”(天子)的提出,就揭示了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存在。
一旦统治者与民争利,霸道、暴政出现,就必然导至阶级斗争。
3、“和为贵”规律
从“柔弱与刚强交合为和”看,老子认为,社会历史的前进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合力推动”的结果。故“斗”是手段,“和”是目的。由是体现了“和为贵”。
4、“德治”下的“玄同”归宿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政治,就反映为“德治”。
老子给“德治”实現提出了五大标准:
一是“玄德”。讲“爱民”,不与民争利(源于西周“国人暴动”的教训);
二是“德善”。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对民要心怀善意,并为百姓谋福祉;
三是“德信”。讲敢于担当,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言必行,行必果;
四是“有德”。讲“有德司契”,即建立契约关系,实行契约管理(源于西周“共和行政”的经验)”;
五是“报怨以德”。讲“以德报怨”为善,而“以怨报德”为恶,建立社会诚信。
老子认为,“德治”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当各个国家都实现了“德治”,“玄同”世界就实现。
5、“民本”即“民主”是推动历史前进杠杆规律
在专制、独裁的制度下,社会历史只能缓慢发展。
而只有以“德治”思想为指引,通过“民本”和“民主”,才能形成上下巨大的合力,从而促使社会历史进步出現跨越式的发展。
其间,“民本”和“民主”是手段,而“德治”才是目的。
6、“德治与力治互相转化”规律
“德治”往往因头脑发热,或私欲膨涨之“一念之差”而转化成“力治”。但是,“德治”终归要取代“力治”,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规律。
三、人(人道)
1、“修为”以达“玄德”规律
在老子看来,“修为”要做到“四绝”、“五要”。
其中,“四绝”指: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即讲不唯上、不为书、不唯利,只唯实。
“五要”指:
一是要做到喜欢道、喜欢德。
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二是要把握好符合规律的东西。
老子说:“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母”即“规律”之意。
三是要通过历史的和现实的比较去认识事物。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又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四是要做到积少成多、图难于易。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五是要做到不自满,不骄傲。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又认为,得道之人表现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玄德”是什么?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之,德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表明,“修为”要逐渐趋向于“玄德”,即落实于爱民、不为个人谋私,和做到不与民争利。
2、“修为”与“人性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规律
“修为”,即指人的“自我修为”。其本质,在于塑造和完善自我的人格和素质,故是“人性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一大重要途径。
3、“德治”政治下方有真实的“民本、民主,和自由”规律
《道德经》中讲“社会和谐”。只有在和谐的社会中,才有“民本”、“民主”,和今天人们所谓的“自由”。故那种“抽象人”、“抽象人性”是不存在的,其“民本”、“民主”,和“自由”也是不存在的,不真实的。
所以,概括起来,老子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了大大小小共计25条规律。
综上所述,老子治世的政治思想是:
从人入手,提高自我修为。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对统治者来说,更要努力完善自我,实现“玄德”,以自觉提高“和为贵”和自觉抵制“力治”的认识和能力,实现“德治”;
另一方面,对百姓来说,要敢于抵制和反抗霸道、暴政,并用“武术”来促使和保证“德冶”的实现。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