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古运河里的音乐(濠北头马濠运河上的音符)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濠北头村。

濠北头村,位于长江路街道驻地以北1.5公里,黄岛前湾西南岸,东依双顶山,西靠马濠,南隔长白山路(“胶-薛”古道)与濠洼村相邻,北临濠北头湾。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西、南两面地势平坦,环境优雅。2006年,全村有960户、2570口人,居民有薛、刘、王、申、闫、魏等姓,皆为汉族。

古运河里的音乐(濠北头马濠运河上的音符)(1)

据《薛氏房谱》记载,本村薛姓乃为薛家岛薛姓世祖薛明远、薛明仪的后裔。因他们排行为老四和老七,故其后人统称为四甲人和七甲人。明嘉靖年间,马濠运河开通后,部分薛姓四甲人和七甲人从薛家岛迁来马濠北端东岸定居,逐渐繁衍成村。因地处马濠运河东岸北端,故名濠北头。

本村的由来与马濠有着直接的联系。据载,马濠运河未开通以前,沿岸土地瘠薄,人烟稀少。运河通航后,人流、物流逐渐增加,促进了经济发展。先民们因此而迁来这里立村。时薛姓四甲人薛成贵、薛成地、薛成兵兄弟三人,分别居住在村南、北、西三面,各立门户,逐渐形成三大支股。

刘姓,于1937年从胶州迁来。王治太一家,于1944年从日照迁来,1956年迁去东北。申文增一家,于1944年从日照迁来,1950年又迁回日照。代姓,于20世纪40年代从高密迁来,1960年又迁回高密。谢姓,于1950年从灵山卫吴家庄村迁来。闫姓,于1951年从本地丁家河村迁来。魏姓,于20世纪70年代从现胶南田家窑村迁来。其他诸姓,都是改革开放后陆续由外地迁来的。

本村拥有大片的山峦、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生活环境得天独厚。村民生产历来为农渔并举,以农为主。早年,村东山沟壑环布,林木葱笼,柞树、松树密密匝匝。先人们披荆斩棘,挑沟打阡,将村东双顶山东、西、北三面山坡垦成层层梯田;将涝洼地、北海岸边盐碱地整修成防旱排涝的片片良田。

村东北部黄鱼嘴至西北部海域,称濠北头湾。因岸坡平缓,有着宽阔的滩涂。这些滩涂海域多为泥沙海岸,生长着蛤蜊、蛏子、牡蛎、海螺、梭蟹、对虾、黄鱼等海产品。

早年,村民们农闲时多在这里开展捕捞,俗称“下小海”。人们利用滩涂、“海流子”掘阡挡鱼,俗称“闸港(方言音为将)”。后发展为“张捕”,即用苇薄、木杆等张在浅海滩涂里挡鱼。清末民国初期,用木杆架起棉纱网具在浅海滩涂里随潮挡鱼,俗称“挡网”或“滩网”。那时,“张钩”钓鱼是一种主要的捕捞方法,从随潮张“旱钩”、“掘杆”、垂钓,逐渐发展为在深海“下底线”。先人们还逐步开始造船,驾船出海,开展捕捞作业。那时造的木帆船俗称“舢板”,主要有两种:“小打网”,长7米;“大舢板”,长10米。

村民们除开展海上捕捞外,还进行海上客货运输。他们凭着辈辈积累的航海经验和简易指南针“罗盘”铅坠(俗称捞水砣子),常年航行在北至胶州麻湾、沽河,东到崂山、海阳,南到江浙一带的广阔海域。“舢板”常泊于北海湾或村东黄鱼嘴。20世纪50年代末,全村有大小帆船数十只,“大舢板”较多,有“大舢板村”之称,主要是往返青岛搞运输。

黄鱼嘴湾,为濠北头湾东部一优良海湾。早年,这里黄鱼成群,故名。湾口向西,东、北、南三面环山岸坡较陡,水较深,风平浪静,宜于泊船。据说,清朝时人们就将船泊在这里。

1938-1941年日伪时期,社会混乱,海盗时有出没。为躲避大珠山、灵山岛一带的海盗,胶南泊里、日照、鲁西南一带的商贾,多将商品由陆路运到黄鱼嘴,由这里经水路运往青岛交易;再从青岛购买火油、火柴、布匹等日用品运到黄鱼嘴,由陆路带回乡交易。这期间,商贩往来不息,帆船来往如梭,昼夜不断。附近的村民也纷纷来此经商。其中,村民薛欣聚、薛丙顺、薛发欣、薛吉录等在此开设饭店,生意兴隆。薛吉福在村西8间房内开设的饭店,生意红红火火。黄鱼嘴海湾成为一处繁华的客货集散地。后来,客货集散转到安子海湾。

1916年,日寇曾在濠北头湾滩涂修建了一处盐场,后被海水冲毁。20世纪初,村民们开始在滩涂试养蛤蜊,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时间不长就终止了。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薛怀文在北海滩涂圈池,养殖蛏子200余亩,年产量达30000斤,为当地开展滩涂养殖之先行者。80年代中期,滩涂被建设征用,养殖随即终止。1992年,青岛保税区在村北建立,这片浅海滩涂被征用。

本村有山林近2000亩。起伏的山峦如同一条巨龙盘绕在村东。双顶山,呈南北走向,海拔约100米。因山上有两个顶,故名。两个山顶均为平顶,故亦称平顶山。在山顶东面,南北百米之间,有两座圆形、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山丘。

传说,古时有一只凤凰飞抵薛家岛时,见此地风景优美,乐不思归,便留在此地,化为薛家岛,故该岛又称“凤凰岛”。从高处俯瞰,薛家岛就像一只金凤凰其头部为石雀嘴,两翼为山里、南岛,尾为双顶山。因此,双顶山又称“凤凰山”。那两座圆形山丘,俗称“凤凰蛋”

双顶山东面坡缓,西面坡陡,坡下土层较厚。尤其是西面坡下的黄黏土层,俗称“黄泥头”,厚达数米。西面山坡下有一泉,常年流涌,水质甘甜,冬温夏凉。早年,全村人都饮用此水。后来,借此泉砌石建井,即今村东井。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吃上自来水后,此井便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1948年冬,国民党军占据此地时,大量砍伐林木,山林损毁严重。建国后,经多年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如今山上松树、槐树及小乔木又漫山遍野,郁郁葱葱。

山上有几十种野生中草药材,还有人脚獾、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早年,人们常到山上去采草药,经加工后送到集市上出售。每到冬闲季节,还结伙进山打猎。新中国成立后,为护山育林,打猎活动逐渐停止。

1995年,村投资100余万元在双顶山东南坡建立了徐福公园。内有徐福祠、游乐区,占地6万平方米。嵩山隧道,位于双顶山南部与安岭山交界处,2003年开工,2004年贯通,是开发区重点工程之一。该隧道为嘉陵江路至薛家岛旅游区快速路的一部分,双洞四车道,长530米,为青岛市第一条双洞交通隧道

本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历来就很发达。村西有古运河马濠,当时可南达江浙,北到渤海湾,直抵京师。村北黄鱼嘴湾曾是有名的小海港。“胶-薛”古道(即现长白山路)由村前通过。1932年,青岛国民政府修筑的“丁(家河)-辛(岛)”公路也由村中东西横穿而过。

1926年,青岛海西警察署薛家岛分驻所设立了濠北头派出所,驻有警察5人。1938年,改驻10人的保安队,1941年后陆续撤回薛家岛。

1947-1948年,解放军胶南县指挥部二连驻在本村。1948年11月,国民党军近万人进犯已解放的薛家岛。26日,敌先头部队抢占了辛安北部的抓马山。为掩护驻薛家岛的中共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二连奉命抢占抓马山,阻击敌军的进攻。战斗中,连长赵金柱和2名排长牺牲。二连顽强战斗,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后转移至小珠山。国民党军占领薛家岛后,强迫当地百姓在马濠遗址上挖了一条深沟,并设置障碍,企图与解放区隔离。还在村西通往薛家岛的要道上修筑碉堡,配备重型武器,沿线设一个团的兵力防守。

1949年5月,解放军向敌军发起攻击。在我军的争取下,驻濠北头村、濠洼村一带的国民党军山东保安二旅六团团长蔡晋康率部起义。经激战,解放军于6月彻底解放了薛家岛。

解放战争时期,人们踊跃参军参战,出夫支前。薛怀智、王家顺等人,于1947年参军。同年,村里出动小车夫3批、100多人随解放军转战沂蒙、五莲、诸城等地。1948年,又出夫支援淮海战役。1949年10月,薛吉俊出船夫支援解放舟山群岛战斗。

薛成林,1935年生,1955年入伍,中共党员,曾任解放军某部副指导员。1960年在灵山岛海域因公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早年,本村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村。清朝时,村民习武练功成风。那时,几乎人人习练,老少都会点“梢子棍”、“七节鞭”、“三节鞭”等功夫。其中,最有名气的是“梢子棍”。据说,梢子棍打在人穿的棉衣上棉絮飞舞,而人则皮肉无伤,可见武功之深。习武之风代代相传,到20世纪初时,村民薛欣绪、薛欣承、薛洪忠、薛洪沧、薛欣洪等人仍练就了出色的武功。

人们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清光绪末年,村里曾借用民房3间,集资办私塾,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初。学生有20人左右,学习“四书”、“五经”等古文。

1932年,青岛市国民政府在村南与濠洼村之间,建立了青岛市立濠北头小学校。学校有教室9间,东西两厢有教师办公室;有食宿房6间,花园1处,操场1处,占地约3亩。设有小学初级班和高级班,有学生60人左右,有从青岛派来的教师7人。开设了国语、算术、自然、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等课程。周围村庄的学生都在这里读书。时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曾多次到该校视察。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停办。1948年冬,国民党军占领本地时,学校被拆除。

1950年,濠北头小学建立,由刘家林任教,有学生60人。只设初级班,高级班学生需到薛家岛去就读。1975年,在该小学遗址上,建成了濠北头联办中学,有学生100余人。1988年,该校搬迁至官厅联办中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1952年冬,村民闫志祥等人自发成立了茂腔小剧团,有十五六人组成,利用冬闲时节排演《白蛇传》等剧目。春节期间,在村里搭台演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1955年后,小剧团活动逐渐停止。

早年,人们住的是简陋的“草披屋”、“海带叶子屋”。夏天,用山胡椒或艾蒿来防避蚊虫。冬天,靠火炕或火盆来御寒。建国后,老房子逐渐被拆除,散居在东山的居民也搬到村里集中居住。20世纪70年代,按统一标准建设了新瓦房。20世纪90年代,老房子全部被拆除,代之以宽敞明亮、水泥砖石结构的大瓦房。村内街道也进行了整修,有东西、南北街6条,中心街1条。

改革开放以来,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业也纷纷落户本村周围。村里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四处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对外租赁。2001年成立了物业公司,2002年成立了房产经营部。村民们也从事务工、经商等多种经营。

1995年旧村改造以来,村里在村南长白山路北侧陆续建起高层楼房19栋。小区内水、电、暖等设施齐全。2002年,有80余户居民搬进了新楼。1998年,村里的老年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险,达到了老有所养。1999年,村里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和娱乐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亿元,人均纯收入8549元。

《“石人”的传说》

在村西北里许有一巨石,高约2米,状似人,背东面西,称“石人”。

传说,早年由濠北头海湾过往青岛的客商路经此地时,都会到石人前祭拜。“石人”面带笑容,传说朝着哪个方向笑,便意味着不吉利。一天夜里,一石匠偷偷将石人的头凿去。后为防不测,石匠远走他乡。如今,无头的石人仍孤独地屹立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