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遇到不负责的老师怎么办(遇到油盐不进的学生)
当我们谈到学生管理时,我们首先会想到班里少数花了很多功夫却总是问题不断的学生。在这少数群体中,又有极个别“油盐不进”的学生。不少老师问我,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答案是肯定的!不仅遇到过,还每届都会遇到。这是真实的教育困境,我想没有老师可以幸运的避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遇到油盐不进的学生,老师可以怎么办?”
沈磊的班主任手记,
遇到“油盐不进”的学生,怎么办?
视频号
首先,我想表达一个观点:油盐不进,必有因。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入学前,他们经历了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家庭教育,也经历了幼儿园或中小学教育的不同阶段。比如中学老师,我们就是从叛逆的青春期才开始接触学生的。
很多时候,学生的“油盐不进”也许根本与当下的我们无关,而是多种交错复杂的原因造成的成长阶段现状。
所以,先别着急上火,这是老师和自己过不去。
通常,造成学生“油盐不进”的原因有以下三类:1.身心发展异常(这是先天或后天生理因素造成的)2.自尊感严重缺失(缺少底线教育,以异化为个性)3.自我防御不当(曾经受到过来自老师或家长的“伤害”,假装满不在乎)
如果老师不去了解原因,分析“油盐不进”表象之下的冰山,那么是很难撬动这类学生的。
具体怎么办?我想给出三点建议:
01真诚接纳是前提
在这三类成因中,身心发展异常是需要建议家长就医的,这超出了老师的能力范畴,必须向专业团队寻求帮助。
对于低自尊感和防御心理的学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的真诚接纳。
学生既聪明又敏感。老师是真的理解他、心疼他、降低要求、保护他的自尊心,还是为了“改变”他而刻意表扬、拉近关系,学生心里门儿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油盐不进的当下,都有一个深陷其苦的家庭和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我们不知道这个学生究竟经历过什么,是鸡娃的家长、还是苛责的老师,在其年幼(甚至还不会清晰表达的时候)深深埋下的种子。
能撬动这类学生内心的,要么是老师持续的坚定而温和的关注,要么是暴风骤雨般强烈的情感冲击。如果没有真诚的接纳作为前提,老师的行动是不可能持久的。
真诚比讨好更有效。不要以为“假装喜欢”可以打动一个学生。相比之下,老师真诚的指出问题、表达担心;说出学生不良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失落、遗憾;面对学生拒绝老师帮助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心......更有可能唤醒一个孩子的善意。
02油盐不进,试试酱和醋
这个建议比较形象,好理解。既然油盐不进,那就要换配方,换切口,换方法。
具体有两个新通道:
1. 换人沟通。“油盐不进”通常发生在对待班主任或经常批评这个学生的老师身上,换个老师也许能找到沟通的入口。试试请这个学生喜欢的任课老师,或者是非考试学科老师,他们往往能从其他方面看到闪光点。
2. 换角度沟通。很明显,我们通常是为了矫正学生问题行为而吃了闭门羹,那就苦口良药甜着说。对这类学生要降低标准,合理预期。看到点滴进步及时表扬(私下表扬效果更好)。看见学生的变化,具体说出学生的变化及你的感受,哪怕是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也许就促成了冰山一角的融化。
相比于学生,老师的主动改变会更容易一些。所以,如果原来的方法不成功,那试着换一个思路。
03尽力而为,也要接受教育的“有限性”
学校教育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它不像接力赛中的交接棒,随时随地往下传。
每一位老师都立足于自己的学段,即便我们站位在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既不曾参与学生的过去,也无法陪伴他们的将来,甚至即使在当下,也不可能替代他们的父母。
在现阶段油盐不进,不表示未来不会改变;在当下反复犯错误,也不代表将来没有回头的可能。
每一个人在生命的连续成长中,还有机会遇到关键事件。
我们要承认:学校教育有它的局限,它不是万能的,它有很强的滞后性,受到环境和心智成熟度的影响。
这样,我们才会接受,自己(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不要总想着能改变所有学生,面对油盐不进的学生,我们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但我们仍旧选择竭尽全力。说不定哪一天,花就开了。这样的老师,已经足够了不起!
我们还要意识到:我们的精力有限,不能总盯着“油盐不进”,尽管他们确实有极强的存在感。
我们需要关心班里的大多数,以此营造积极的整体班风;我们也需要关爱自己和家人。
保持适度距离、坚持底线、合理期待、行动中等待......或许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成全。
作者:沈磊
#洞见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