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将王阳明心学归于主观唯心主义呢(王阳明为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观点、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是“心即理”,代表性的思想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对这句话的误解,是很多人将王阳明心学归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原因。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事事物物本没有理,事事物物之理只是我们良知赋予的。
那到底事事物物有不有理?我们的心之理与事事物物之理是什么关系?
按照唯物主义的思想,心是物质大脑的功能,是对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反映意识,心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也就是心是由第一性的、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世界决定的 ,而不是由心去决定存在。
但是,我们看王阳明以及多数中国古圣贤的相关论述发现,王阳明们看世界的方法,与唯物主义不一样。
第一,什么是心,王阳明们与唯物主义说的不是一回事。唯物主义理解的心,是物质大脑的功能意识层面,王阳明们所说的心是天的道理——合乎天理的本心,即“心即理”。
天的道理赋予在人身上,成就了人的本性——可以理解为人类的进化中获得的人性——叫人之本性灵觉。人之本性灵觉,与天的道理相通,即是天的道理本身。这就是王阳明说的“心即理”。
但是要知道,天之下、地之上,不仅有人、有人类承受天的道理,也有万事万物也承受天的道理。所以,人之本性灵觉——也是王阳明们的人心——可以扩充,一旦扩允得尽,则心大如天,这正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意思。
王阳明们所说的心,发生作用,也就是天的道理的发用。天的道理发用——比如有了天之下、地之上的四季寒暑,那么人心的发用也可以和天的道理发用相通,进而与天的道理赋予的天下万事万物相通。但是,人在后天的作用、熏染下,人心昏蔽,其体、其用不得尽,克除昏蔽即复本体,则人的心就不能实现与天下万事万物的相通。
所以,第二点,我们要理解“心外无物”。
既然心即理,心即是天理,而天理创宰宇宙,所以,人心充扩得尽,一旦与天理为一,即知万事万物并不在本心之外,只是或寂或显,即是心包太虚,心含万类,吾心即宇宙,这也是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的本义。
有人问,物即便在心中,但是物理怎么就是心理呢?怎么能够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呢?
这要从两个向度来看:第一个向度,物在心中,要使得物及其理明了,只有让心明了,所以要“格物”。
这个向度的“格物”,即是诚意正心,要从心意诚正上用工,心明了则心中之物及其理也相应呈现,这就叫做这个向度的“致知”,也就是“物格而后知至”,意诚心正而后心理明、物理明。而所明的物及其理原本就在心里,物及其理明了只是我们的心明了之故,并非是两件,物明即是心明,心明则是物明,心在物中,物在心中,心物一元,本不分离,无心则无物(仅从阴阳分判之后),无物则无心,此正阳明子曾言“没有我的灵明,就没有天地万物;没有天地万物,我们的良知又在哪里呢?”如此而言,阳明子讲的“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若从心物一元看,就不会有疑义;
第二个向度,“格物”之“物”是“事”的层面,那么,“格物致知”就更合乎常情。如王阳明经常举的例子,孝敬父母是如何达成的呢?都是我们本心使然。因此之故,仁义礼智信等等理,无外乎我们的本心良知。
但这两个向度,实则是一件,不能分开的。良知本心只一个,因为天理只一个,此良知在物即是物之理,此良知纯粹明净而发于事,即是事之理,事办好了,即是“义”,这个事“理”,这个“义”,并非在良知之外,恰是良知本身及其发用。如果像俗儒那样,不从良知出发,怀着昏蔽之心茫茫然到事事物物中去求理,又如何能求得到?即便能够一时明了一些事理,也只是孟子所说的“义袭而取”。
第三,“物质”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实质还是心物关系,但回答的向度不一样。上面讲了,心物一元,那物质说到底是不是跟我们的心一回事呢?
无论从佛家的“万法唯心”,还是从科学的量子研究成果,都会发现,物质到了究竟,是虚空,是与心一样的。我们之所以看到物质与心之分别如此明显,只因我们的肉眼有限,只因我们的心之思维尚未究竟,这也是阳明子讲的真相“被形体间隔了”。
我们说物质即客观实在,这不过是以人观天的结果,从天的角度看,哪来的“客观”“主观”呢?即便我们为了认识、交流、生存起见,不得已分一个主观、客观,也务必要打心底里明白,这是不得已,主客本自圆融的。而且什么是实在?什么又不实在?看得见为实在?看不见就不实在?我们看到的颜色只是光波频率不同而有,那实在不实在?还是从实用价值来评判说有用实在、无用不实在?恐怕不能以可见不可见、有用无用来讲实在不实在。我们的“主观”实不实在?我们都讲“求真务实”,但何为实?
在这个地方,佛家就很有趣,他们以自性为实在,以物质为虚幻。这与我们常人看法恰好相反。儒家与佛家又不同,将之合一看,不分开。而且,怎么认识物质与心,我国古代人借用“气”这个概念,那么“气”又是什么?跟心什么关系?等等这些,恐怕不能仅凭人的感官来作定,也不能仅凭人的所谓“思维”来作定,而是得打开我们的本心性体去观照。
当然并不是说心物关系的把握,可以离开我们的感官,而是得看到感官的局限性,得考虑以人观天视角的局限性,尽力站在以天观天的角度去看心物之本来。所以,庄子强调“以物观物”,也是此意。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