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崛起之战,王莽灭亡之战(刘秀崛起之战王莽灭亡之战)
公元23年7月7日,刘秀领导绿林起义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打败王莽42万大军。
刘秀
王莽倾全国之力要消灭绿林军,却在昆阳全军覆没,几个月后新莽灭亡。此役之后,无名无望的刘秀一鸣惊人,有了资本离开绿林军单干,正式开启了割据、兼并和称帝之路。这次战役,绿林军用2万人战胜42万人,就如同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一样,开创了以少胜多的典范,同时也改变了敌对双方的格局。
王莽刚注意到绿林军时,并没有把它当成很大的威胁。在多起农民起义中,他一度最关注的是规模最大的赤眉军,可为什么忽然转移注意力,要倾全国之力歼灭绿林军呢?
刘秀作为一个跟着大哥屁股后头的偏将军,又是怎样从这次战役中崛起的呢?我们先来看,王莽为什么决定倾全国之力对付绿林军?
第一,绿林军发展势头出乎王莽预料。
王莽最开始只派了10万军对付绿林军,但很快被刘秀哥哥刘縯(yǎn)击溃。王莽惊惧异常,将刘縯列为天字第一号通缉犯,宣称无论何人,有得刘縯者,封邑五万户,赏黄金十万斤,拜为上公。
绿林军意外崛起,王莽政权一下子被北方铜马、东方赤眉、南方绿林包围,更可怕的是,绿林军接下来要攻取宛城,宛城离洛阳很近,一旦失守,洛阳不保,所以阻止绿林军占领宛城迫在眉睫。
铜马军和赤眉军等分布图
第二,绿林军建立政权引起王莽恐慌。
当时,青州、徐州等多个州郡都有农民起义,但他们组织松散,不打算建立政权。
比如赤眉军,军队最高首领叫三老,其次叫从事。三老只是乡官,从事就是办事的。一个营一万人只有一个三老和一个从事管理,三十个营以村庄为模型编排,不知政权和政府为何物,被王莽称为“饥寒群贼”。
但绿林军是一股清流:击退王莽10万军后建立更始政权,立汉宗室子弟刘玄为帝,设百官,树旗帜,发布文告揭露王莽的恶行。组织严密,纲领明确,有汉宗室加持,远非其他流寇可比,瞬间成为王莽政权的主要威胁。
第三,王莽急需一场彻底胜利鼓舞士气。
王莽军队对赤眉军的战斗一直不温不火,士气低迷,非常需要一剂强心剂。绿林军既然已经成为主要威胁,那么就集中全力将其歼灭,用一场完胜来鼓舞士气。
他任命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为统帅,命各州郡挑选精兵,从全国征调几百个精通兵法的参谋。物资方面,除了从各州郡征调外,政府仓库也倾其所有。公元23年5月,王寻、王邑带领42万军队,浩浩荡荡杀来,“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那么,刘秀如何在昆阳之战中一鸣惊人的?首先,主将不行,偏将军刘秀冒死求援。
这时候,绿林军主力正由刘縯带领围攻宛城,刘秀则跟着绿林军首领王凤守在昆阳,但昆阳只有八九千人,面对42万大军,王凤和其他将领打算弃城。
刘縯剧照
可昆阳是到宛城的必经之地,如果放弃,会让攻打宛城的绿林军主力腹背受敌。偏将军刘秀第一个反对,他级别低不受重视,只能反复陈说厉害,王凤没办法,只好同意让刘秀出去求救,自己带人死撑待援。众将看到有希望,也跟着定下心来。于是,刘秀带着13人,趁王莽大军合围之前,出城求援了。
王凤坚持一段时间就撑不下去了,打算开城门投降,但被莽军拒绝。王凤没有退路,只能拼命死守。这时,刘秀带回了一万多人的援军。
其次,王莽大军排布在狭窄空间,战力无从发挥。
军队集结离散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否则无从发挥战力,但莽军却把42万大军全安置在昆阳城外狭小的空地上,十分拥挤。所以就算人再多,单次能调动起来参战的都十分有限。
昆阳地形
因此刘秀两次带敢死队从外围冲杀,对方分别只能派几千人和一万人迎战,而且严令其他人马勿动。
刘秀身先士卒,带着敢死队锐不可当,第一次冲杀,莽新几千人片甲不留。第二次冲杀,斩杀大司徒王寻。主帅被杀,莽军大乱。这时候王凤带人从城里杀出来,两面夹击,加上天气原因,42万军队全军覆没,全部物资落在绿林军手里。
昆阳之战,改变了王莽新朝和绿林军的格局,造成了形势上的逆转。首先,王莽的新朝政权几乎断气,没多久就灭亡了。
因为昆阳牵制了敌军,刘縯攻下宛城,大城市洛阳风雨飘摇;人力和物力损失太大,王莽政权没法调集有效力量镇压农民军,三四个月之后,绿林军攻克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其次,刘秀声名鹊起,有了单干的本钱。
此役之后,刘縯、刘秀兄弟功高震主,刘縯目标大被杀,刘秀低调韬晦才保住性命,后来他抓住去河北招募叛军的机会,逃离绿林军,此时的刘秀已经有了单干的本钱。
此外,昆阳之战的英武,也让刘秀凝聚了人心。刘秀率敢死队绝杀时,就有士兵惊讶地说,刘将军之前见到小股敌人都躲,这次见到大敌却不怕了。可见,原来的战友、兄弟,这次见识了刘秀大敌当前的智勇,料定他是个干大事的人。
所以,刘秀打算单干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众愿意追随他的死忠粉,比如冯异、王霸等云台二十八将中的重要成员。有了自己的班底,刘秀从河北起家,建立东汉,逐渐完成统一大业。
云台二十八将
刘秀的崛起之战,恰是王莽的败亡之战。每个人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历史就是这样有趣。
王夫之 《读通鉴论》中评价:“昆阳之战,光武威震天下,王业之兴肇此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