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社火考述(凉州社火考述)
源流概述
“社火社火,离不开烟火,有社有火,故名社火。”
社,古代指祭祀土、谷神的地方,称里社、社祀。左传云:“后土为社”。社即土神或五方神。《礼记·祭法》云:“共工氏之霸九洲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社日,又名“春社节”,是我国古代春秋两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火,据《中国岁时礼俗》记载:扶阳者是火,消寒者是火,除夕燎祟,元旦五更天燎天篷,元霄节挂红灯,放烟花者还是火。又说年年除夕来侵扰人们的怪兽“年”就是被“火”吓跑的,这充分地反映了社火的本质特点和重大的民俗功能。
“南国祭社稷,北国闹迎春” 社日、迎春,乃是社火的主要源头。历代帝王都把祭社稷、迎春列为国家大典,这与我国自古以耕作土地、种植五谷的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稷,乃小米,被奉为“五谷之长”、“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古代王者“封土立社示有瘭,立稷而祭也”,目的是“为天下求福报功”。斯言出于《白虎通·社稷》一书。五谷与土地密不可分,故把社与稷合起来祭奉,后世将“社稷”作为国家之代称。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结总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从唐朝诗人王维《凉州赛神》诗中“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可知,凉州当时即有祭日神之风俗。而宋代女诗人朱淑贞《元夜》诗之名句“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便是元宵灯会与社火活动之真实写照了。
社火这个词儿,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据宋孟元老《东京楚华录》云:当时的社火实际就是“百戏”、“杂耍”而已,如“上竿、攀索、倒立、折腰、弄碗柱、踢瓶、筋斗、擎戴之类。”正如《水浒全传》中所写:每逢元宵佳节“逞赛诸般社火”, 它包括舞蹈、杂技、杂戏、武术、鼓乐、以及鱼龙狮熊等。此乃不仅祭神,庆祝新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且更增强了娱乐性,即乐神也乐人。
综上所述,春社祭祀仪仗——社火,肇始于黄帝、夏、商、周时代,兴盛于唐、宋、元、明、清,流传至民国及现代。
凉州社火,乃是国内外历史文化艺术形式的融合体,富有久传不衰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一是土生土长的土著文化即西凉伎,后升格为唐宫廷乐,时称雅乐或国乐。唐明皇梦游西凉,喜观了当时凉州元宵节盛况,对西凉伎的精彩表演,感到十分惬意,梦醒后仍不忘怀。它反映着历代凉州人民的智慧才华和创造艺术,先民们在开拓河西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亦创造了独特的精神财富,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凉州又是古丝路重镇,故也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和中原及南北文化。如祭社稷之俗,乃由历代移民、军垦和行商、使者为媒体,把它从各地汇流到凉州来;或者一些到凉州求生存的外籍人、学者、做官为宦者,因他们久居此地,遂将他们的文化习俗及精湛艺术传留到这里;除此还有不少到异地谋生的凉州游子,也学回不少百姓喜闻乐见并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如武威七里堡的社火,过去就比其他沟坝的鼓点子多,花样别致,唱词优美动听。若是搞会演摆场子,别家很难比过。传说这是萧进士在清乾隆年间,从北京学回来的。至今还流传着:“王城堡的社火重打一上来,七里堡的社火谁不喝彩!”“女打鼓子,男敲锣”这是武威十三里堡社火的特点,俗称倒秧歌子。故而凉州社火,它是由古代祀稷、迎春、迎气、百戏、杂耍及西方狮子舞、西凉伎、舞龙、跑明船、跑驴、跑羊和村头乐、街头乐与河南铜芯子、南方秧歌子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继承、发展和融化创造而成的一株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之花。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传统的社火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庆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乡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而流行于凉州的民间社火队,那宏大的阵容,独特的形式,艳丽的装扮,欢腾的表演,竟是那样的引人注目,独具特色,它明显的保留了古典西凉乐舞的遗风。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的凉州社火
一、领导机构
元宵会,由地方上或村上一些热心群众公益事业,热爱元宵社火活动,且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经自我推荐及群众公选,即可成为元宵会成员,一般五六人至十余人不等,有会长一人、副会长二至三人,其他均为普通成员。元宵会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本村子、本地方的元宵灯会及社火的组织及表演活动,人员构成并不固定,甚或每年都有新的增减。元宵会成员从无报酬、纯属自我奉献、义务服务。
二、队列结构及人员组成
(一)前导部分。打头的是“春官”, 一般人都称为“春官老爷”。
春官,乃官职名,上古置之,多以四时立名。《左传》:“春官为木正。”《史记注》:“春官青云,周置六官,以宗伯为春官”。《周礼·春官篇》:“击土鼓以乐田”郑玄注引郑司农说:“田睃,古之先教田者”、“春者出生万物,宗伯掌邦礼。以祀神为上。汉因之。”唐改礼部尚书为春官。明清时代,皆设春夏秋冬四时之官,称礼部尚书为春官,职掌宗庙祭祀祀仪。《立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至乐郊迎春。”《淮南子》称“迎岁”。后世因之,地方郡州县亦举行迎春典礼,并以人扮春官,鞭春牛,俗称“打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云:“太守迎春则令'扮社火',除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为仪仗。”春官乃是春之化身,替春之神——青帝行使生化万物的职权,后世为社火的首领,尊称“春官老爷”。
春官老爷乃是整个社火队的中枢,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由二老爷、春吏奉陪,皂隶呵护侍候。据传春官老爷在行进中,“文官相逢必落轿,武官碰上必下马”,春官府形如斗状,自称“本凌斗府”。每当社火队出行,必须以红黄纸糊做春官府,内燃蜡烛,用长木杆子举在春官老爷身后,以壮声威。
春官老爷这一角色,必须由当地德高望重、为民众所敬仰并具有老资格的知名人物方可胜任。据五凉耆老谈:邀选春官老爷不仅是件大事,而且亦是件难事。往往因竞选者甚多,谁能被选任此职,诚乃一生中之幸事,可谓光荣之至。不过经济状况不佳的人,亦不好担当此重任。然而,每当春节前夕,哪里要闹社火,首要任务必须将春官筛选好。届时由社火会郑重其事地发出红纸请柬并捧送到春官家中,经本人接柬帖表示同意后,即在正月初二或初四社火开锣的当天,鼓乐喧天,彩旗前导。首先至春官司家拜年,跑大场,唱四曲子,并请春官司老爷上轿或上马赴任。而春官老爷在此刻迟迟不出家府,最后将锣鼓擂得更加铿锵有力,膏药匠反复唱请:
高高山上一棵柳,柳树上蹲的个花斑鸠;
斑鸠啊斑鸠啊三点头,老爷请上哟头里走!
且看春官老爷在社火会会长等人陪同下,威风凛凛地走马上任。其官服,在元宋以前穿六部春官制服;按明代四时之官秩,春官则戴乌纱帽,著青色或者大红蟒袍,鼻架墨镜,手持羽毛或竹签扇子,以象征掌春催发的东方青帝,荣坐四抬大轿。至清朝,改为顶帽补褂,改坐七品官轿。入民国,乃穿长袍,外套蓝衫,头冠礼帽,乘鞍辔讲究的大骡骏马。轿马前有杏黄色锯牙三角旗旄导引;全副仪仗执事,牌上大书“回避”、“肃静”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等吉祥字句。尚有陪老爷两个,其地位次于春官,穿袍子马褂,手拿羽毛扇,多由地方绅士、乡约等扮演。左右前后有道锣、探马、报子、门子,或穿青衣的春姐及戴牛吃水帽、手拿无情棒的皂役前呼后拥。其中有两个英姿飒爽的武士,肩头交叉斜挂两串钞子,手持三角红黄旗,腰系战裙,足蹬军靴,且在春官的前方左右走八字步或跳跃舞蹈,随着鼓点的旋律,钞子发出和谐悦耳的音响,俨然如大官员出行之威仪也。然而,此盛举于民国中期就渐趋消失了。今日武威农村仍有春官,但无过去那样讲究气派了。各队表演时,锣鼓配合各种表演动作,变换鼓点;插唱曲儿时锣鼓声骤停,代之丝竹管弦。簇拥着春官老爷浩浩荡荡地走村串庄子。每到一家,主人在门前作揖迎接,春官老爷在鞭炮声中走向上房门首桌边燃香化表,以吉庆诗句向主人拜年祝福:
社火进财门,四季报平安;
人畜都兴旺,富贵万万年!
此时主人将桌上糖果烟酒擎给社火队员。膏药匠领着在院中跑大场,遂唱四曲子:
社火进了你庄院,鼓锣一震风脉转;一年复始多快乐,万事如意瘟疫消散!
最后社火队告辞时,春官老爷又祝福主人道:
东起东成,西起西应;百病不生,瘟疫消散;贼来迷路,狼来封口;恭喜发财,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大吉大利!
社火走村串户,家家都是这个闹法,但吉祥的祝颂词及四曲子,报都是现走现编,现编现唱,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极尽即兴创作之能事,充分表现出民间演唱的机智恢谐与多才多艺的特点。
(二)鼓乐队。一般由大鼓、大锣、大铙、钹子、长号、唢呐等鼓乐组成。社火队行进表演时,配以锣鼓音乐,节奏铿锵、声震霄汉,表演的人们按锣鼓音乐的节奏扭摆踏步,左右摇晃,显得十分热闹和谐;而在摆场子,插唱曲儿时,锣鼓声暂停,配以丝竹管弦伴奏,其声悠扬宛转,十分美妙动听。
(三)天公地母。天公是一个老农,地母是一个农妇。天公扛着锄头,拿着木锨;地母提着蓝子,拿着条帚。民间传说天公地母代表着“耕作之神”,象征着勤劳与智慧。凡是他们行经之地,能够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演时天公地母紧密配合,分别跳着撒种扫地,送茶送饭的舞蹈,二人边唱边舞,真个是“夫唱妇随”。
(四)鼓子队、腊花队。鼓子队也叫鼓子匠。一般由八至十六个或更多成对男性青年装扮,头戴武士英雄巾,身穿镶边紧身衣,外套白褂子青开肩,灯笼裤,腰系宽布腰带,肩挂鼓子,双手执鼓槌;头上插有两根野鸡毛及以表纸折叠而成的扇形英雄花,如公鸡冠子,以象征驱邪之意。表演时,各种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具有浓烈的民族精神和西部特色。
2008年被文化部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州攻鼓子》,即是凉州社火鼓子队中的一种特殊表演。
腊花子,即女队。其人数与鼓子相对称,过去都由男性少年装扮。身穿彩色女袄裙,一手执碗口大的小手锣,一手拎彩绸或花手绢;多似村姑打扮,简朴艳丽;头戴年轻女式帽,左右插花枝,前额亦插表纸折叠的英雄花,以象征迎春、催春、万物生机之意。鼓子队、腊花队里面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人物,一个叫傻公子,一个叫丑婆子。傻公子是鼓子队的领班,丑婆子是腊花队的头领。表演时,他俩在队前相对扭舞打诨;鼓子队在锣鼓点配合下,作打鼓舞蹈。腊花女敲锣穿插其间,同时夹唱各种民歌,活泼有趣而又婀娜多姿。傻公子表演得尤为突出,其清水脸,身穿公子服,戴公子帽,手摇竹签扇子,无拘无束,走月牙式自由步、围大圈;时而装聋卖傻,而且傻得可爱。时而十分狂欢,或编唱四六曲子,或同腊花嬉戏调情,将观众逗笑得前仰后合。丑婆子,扎裤脚子,穿宽长袄,红青皆宜;头顶青手帕即顶褡子,耳戴大耳环子或红辣角子,粉脸红嘴唇。一手摇扇子,一手拿巾子,同傻公子一样泼辣、恣意纵情,与男性打诨,走自由步,唱春歌儿。善为腊花子牵线说媒,乃是社火队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五)十八罗汉和八大金刚,俗称和尚队。和尚队八至数十人不等,一色僧衣僧帽;也有戴笑和尚面具者,俗名大头和尚,脸上画有各种罗汉形象。金刚为武士装,头戴盔头,手执降魔杵、钢鞭、画戟等武器。表演时,和尚作十八罗汉各种神态的舞蹈;金刚则作武术解数,因地域不同,表演有异。武威过去社火中演这折主要是“大头和尚戏柳翠”或“逗柳翠”, 又讥称“骚和尚”。据有关史乘记载:大头和尚法号明月,乃是降龙罗汉化身,且下凡界普渡众生;观世音菩萨不大放心,遂化为婀娜多姿、十分俊美的柳翠,故意引逗大头和尚,以考其禅心。此时,鼓鼓子,锣锣子敲得格外别致、多情、深沉、低婉、紧凑而动听:
叮卟嘞!叮卟嘞!叮叮叮!……
同时,板胡子、二胡子、三弦子也配合得十分幽雅、和谐、情意缱绻而扣人心弦。
丑婆子讥唱道:大头和尚戏柳翠,三月里得下了个想思病;白日里念经把经念错,黑夜里走路把腿窝折。
大头讽唱道:“丑婆子丑来大肚子大,一肚子怀了十二个娃;手拿棒槌满脸花,哭哭喊喊找阿大!”
却说,此一闹剧历史悠久,《旧唐书·音乐志》中已有记载;“上元佳节……装演大头和尚”。南宋洛阳街头,即有大头和尚面具挂卖。明清时已有“大头和尚满街游”的灯词。然而,在清未凉州街头演大头时,尚有若干伴锤子,亦称棒槌子,因手拿两个小棒槌而得名。其本号沙弥子,乃是社火中的小角色,身着僧衣,足蹬麻鞋伴随大头和尚云游。当大头和尚戏嬉柳翠之际,他们便一呼一应,出丑弄怪,作点臊皮动作,却扮演了调情戏谑、推波助澜的角色,故称伴锤子,则含有一点贬意吧。因地域不同,故表演有异,如古浪县一些地方在形式上一般为二人表演,一饰和尚,头戴笑和尚面具,手拿佛尘或蒲扇,并有四个伴锤子跟随,一呼一应;一扮柳翠,亦戴大头面具,手执扇子和手帕。憨态逗人的大头和尚有弹尘、拜佛等动作;灵巧妩媚的柳翠有搔面搔耳等表演。其俩互为嬉逗追逐等即兴舞蹈,动作夸张,表演风趣。这一角色往往多由少年扮演,不仅显得身矮头大,引人注目而可爱、并且多姿多态,情意缠绵,但不淫邪。这反映了凉州一带民俗纯朴,爱美,好乐,多情的风韵。
且说棒槌子,他们在大头戏柳翠之余,尚乘兴唱几首饶有趣味和富有哲理性的棒锤子七比歌:
一唱:山上的松柏山上的花,花笑松柏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杀,只见只见松柏不见花。
二唱:河里的石头河里的沙,沙笑石头不如它;有朝一日山水发,只见石头不见沙。
三唱:青石崖上一只鹅,鹅笑老鸦不如它;有朝一日狂风过,只见老鸦不见鹅。
四唱:嘴里的舌头嘴里的牙,牙笑舌头不如它;有朝一日年纪大,只见舌头不见牙。
五唱:世上的百姓世上的官,官笑百姓不如官;有朝一日官丢了,只见百姓不见官。
六唱:乡里的百姓城里的官,官大民小不一般;有朝一日世事变,只见百姓不见官。
七唱:凤凰台上一只鹅,鹅笑凤凰不如它;有朝一日沙尘刮,只见凤凰不见鹅。
(六)百色队,社火队的压阵队。这是社火队里最随便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队。这一队由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种匠艺,七十二行各色人物组成,有江湖艺人、各色杂耍、斗鸡、走狗、放鹰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甚至有的扮成各类戏剧人物、传说故事,大约在五、六十人至七、八十人不等。表演时在紧锣密鼓声中跑大场,队形变幻,阵容美妙,有“一蛇抱九蛋”、“珍珠倒卷帘”、“四门斗敌”、“八阵图”、“九穿梭”、“十面埋伏”、“八角茴香”、“卷白菜”、“蒜辫子”、“双龙会”、“金蝉脱壳”等很多花样、使观者眼花缭乱,赞叹不已。每跑一套花样套路还要插唱一支民歌或四曲子,令观众耳目一新,留连忘返。
(七)膏药匠,是最后一个贯串全队、活跃全局的特殊人物。膏药匠,从穿着打扮看,乃是专门熬卖膏药为人疗病的江湖郎中,或术士人物。中国膏药约始于先秦,兴盛于明清。《汉书》云:“既而缝登合,傅以神膏。”然而,滑稽逗笑的膏药匠,为何成了凉州社火队里的中枢人物?据膏药匠自述:“我是凉州人,医名王蛤蟆,以卖狗皮膏药为生。”乃肇始于明代,驰名于大清的凉州王蛤蟆“万应膏药”, 疗效殊绝,素有神药之称。因它熬成膏子摊涂在狗皮上,故谓“狗皮膏药”。凉州社火中的膏药匠,可以说是王蛤蟆的化身。据笔者考稽,除了凉州,外乡社火中很少有此艺术形象,即或有也不突出。从武威收集到的《膏药匠》和数篇“膏药匠说唱词”, 其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语言生动,笑料多,而且大多讲的是凉州故事。
膏药匠,是个历史性、戏剧性人物,其头戴探巾帽,身穿黑长袍,腰勒丝绦。或打把老阳伞,或撑个象征盛膏药的碗碗幡作为幌子,招摇过市,到处唱卖,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跑,久而久之,遂挤进了“百戏”、“杂耍”场。一边为其维持戏场秩序,一边卖唱膏药。每逢节日吉庆之事,聪颖智慧,口齿灵利的膏药匠,触景生情,随机作戏,在人烟稠密处,编唱几折滑稽逗笑故事,就会引来不少观众。这样对卖艺求生者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逐步坐上了“百戏”团第一把交椅。到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百戏”、“杂耍”大多衍化为杂技或社火之后,其又成了社火中举足轻重的班头。直至民国,其维持会场秩序的影子,依然存在,如以“膏药”胡抹乱涂硬挤的观众,往往使人躲之不及,纷纷后退,让开场子。
膏药匠,是社火中画龙点睛的八面风人物。一个社火队,若没有一位才思敏捷,能唱善说的膏药匠,就显得平淡无生机。
膏药匠除了领着跑各种精彩图案套路,即跑大小场子外,最惹人注目的还是即景口占,编唱四、六曲子,唱春歌儿与民间小调、说唱词。走到哪里,唱说到哪里,逢庙唱庙,逢官府唱官府,逢士农工商,唱士农工商。行行唱吉祥,家家道平安。其所以凉州社火能在历史上非常知名,并传之久远,令人喜爱,可能原因就在这里吧。
另外还有铁芯子,虽然不是每个社火队中都有。但却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表演形式。
铁芯子是用铁杆按设计的要求,锻打和焊接成各种弯曲斜扭形状,选十二三岁体型窈窕、面貌秀美的男孩,固定在铁杠上,化妆成戏剧人物,再固定在一张方台上,用八人抬起,谓之一台。其设计原则是铁芯从人物的鞋袜衣服下穿过,表面不露痕迹,人上叠人,上面的人有的立在下面的人指尖上、靠旗上、翎毛上、剑把上、伞顶上等等,令人难以想象,叹为观止,十分神秘而生动。每台必须是一个戏剧场面,如两个角色的《霸王别姬》《曹福走雪》《庵堂认母》《吕布戏貂蝉》《小放牛》《夫妻观灯》等;三个以上角色的《拾玉镯》《断桥亭》《十里亭》《三娘教子》《三回头》《小姑贤》等。服装、行头、把子,都是按需要购买或绣制,色泽鲜艳,式样新颖。这种铁芯子社火,由于费工费料、花费较大、城市中大多由商号团体筹办,每次十台至十数台不等,每个商号各出一台,无形中就展开了争奇斗胜的竞争场面。按说,每一台芯子,不论闹上多少天,都要讲究天天不重样。白天这一台出去了,设计人员和铁匠就设计制作明天的新花样。在许多人的集体智慧下,确实出过好些精美奇巧、令人咂舌的艺术精品。
关于社火的形成,民间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与齐国开战(或苗庄王与他国开战),被围困在一座城里,突围不得。于是趁过年的时候,由庄王爷自己装扮成“春官老爷”, 随从侍卫扮成执事跟班衙役,三宫六院、宫娥彩女扮成腊花女,文臣扮成十八罗汉,武将扮成八大金刚,后随各色臣民百姓,最后,由御医掠阵。他们敲锣打鼓出城,引得围城敌军齐来观看热闹,庄王爷才得以突围(另有一说,庄王爷是与王妃化妆成顽弁和丑婆子的,许是因为这样丑陋的化妆,更不引人注目、容易混出城去吧)。从此,庄王爷为了纪念这次突围,每年春节就按照以上规矩闹起社火来了。这也就是社火队、戏曲班社供奉庄王爷为祖师爷的来历。
新中国成立后的凉州社火
新中国成立以后,凉州社火作为一种民间喜庆活动、方兴未艾,很是兴盛了一阵,且有所发展与变革。
一、领导机构
元宵会,由地方上或村上一些热心群众公益事业,热爱元宵社火活动,且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经自我推荐及群众公选,即可成为元宵会成员,一般五六人至十余人不等,有会长一人、副会长二至三人,其他均为普通成员。元宵会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本村子、本地方的元宵灯会及社火的组织及表演活动,人员构成并不固定,甚或每年都有新的增减。元宵会成员从无报酬、纯属自我奉献、义务服务。
二、队列结构及人员组成
(一)引子、前导部分。为社火引路、打前站的人。有一人担负,此人须老成持重、熟悉各家情况。不化妆,不装扮,着家常服装。引领社火队按照“串庄子”的预定路线挨家挨户进行,不论贫富、不论贵贱,不论庄子大小,都要一家一家串,一个庄子接一个庄子挨个儿闹,直到全庄子闹完。大约一个庄子有十几户人户,一天就闹一个庄子(相当于一个自然村)。一个村子(相当于一个行政村)有七八个庄子,一般七八天闹完。
(二)旗队。龙虎旗、彩旗。龙旗在前,虎旗在后,龙虎彪豹以此类推,彩旗随后。数量多少不定。根据具体情况配置。
(三)锣鼓队。一般为一鼓(大鼓)、一锣、一镲,亦可增至两鼓、两锣、两镲。
(四)会长队伍。一般有七八人至十几人不等,是由元宵会推举出的社火领导班子,不化妆,着家常装,是社火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亦可为社火队壮声势、增光彩。
(五)报子。由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担负,短打扮,简单化妆(抹胭脂、画眉毛、眼睛),肩上斜垮“吵”子(骡、马脖子里挂的一串铜铃铛),手拿掸尘,不说不唱,在社火队左右两面来回跑,增添气氛、维持场面秩序。
(六)二老爷。即春官老爷的副手,由两人担负,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戴墨砣子(茶色眼镜),一手摇扇子,另一手持纸麻花。边走边舞、左右扭摆,陪侍春官。二老爷人选须有一定声望、五官端正、身体强壮的男子担任,有时为了引人注目,亦可选长得高大俊美的妇女装扮参加。
(七)大老爷(即春官老爷)。“春官”由元宵会公请地方上德高望重的老者一人担负(或也有两人的)。戴纱帽、穿戏袍、戴白胡子或沙胡子,后来演变为戴礼帽、穿长袍。手拿鹅毛扇或芭蕉扇(不能拿一般纸扇和绸扇)。陪侍的街役为四人,两人打“回避”“肃静”牌子,两人执水火棍,若有打“万民伞”的,可跟在老爷的后面。“春官老爷”是社火队最高权威和领导人物,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传说,在封建时代“春官”老爷在行进中“文官相逢必落轿,武官碰上必下马”。
(八)傻公子、丑婆子(丑婆子也叫“大肚子”)。傻公子画清水脸,一手拿扇子,一手提袍襟;丑婆子也是一手拿扇子,一手举小纱巾。二人扭摆表演,配合默契,起引领社火队行进表演的作用,因此傻公子、丑婆子对社火表演的行进路线、表演过程十分清楚。且傻公子还要唱“秧歌子”,多为即兴演唱,也是社火队的主要“唱手”。
(九)鼓子手和锣锣子。均为短打扮,画清水脸。鼓子手身背鼓子(鼓子为直筒形,长约34公分,直径约24厘米,鼓面蒙牛皮,钉泡钉,鼓身用红油漆漆过,鼓筒里前后斜拉一根钢丝,穿三枚铜钱。鼓框厚约5毫米,鼓重约4-5斤。背鼓子用红色布带子,约1.5米,从右肩到左膝斜背。腰带亦为红色布带子长约2.2米),手持红柳木鼓锤。鼓锤一长一短,一为垫锤,长5寸、左手执;一为打锤,长7寸、右手执。敲起鼓子垫锤与打锤一轻一重,按照一定鼓点,相互配合,十分协调。鼓子手领头的两人叫“头鼓子”“二鼓子”,鼓子队的起落行进全由这二人敲鼓点指挥,起的鼓点为“当当”两下,就起;“落”的鼓点:有三点子连敲两遍即落。锣锣子人数大约与鼓子手对称,手执小云锣,随鼓子点数敲打表演。鼓子手与锣锣子的表演在傻公子与丑婆子的带领下进行,走在“社火”队的两边穿插表演,中间的位置是留给“跷子手”的。
(十)跷子手。走在“社火”队伍的中间,两边是鼓子手和蜡花子。人数多少不定,一般在10人到12人左右,装扮成戏剧故事人物,诸如“李彦贵卖水”“西游记”“辕门斩子”“关老爷出五关”等等,手拿道具。道具随故事人物而定。如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钉耙”、杨六郎的“宝剑”、关老爷的“大刀”,脚踩高跷(一种由优质松木制成、3尺到5尺高,还有特高的跷子,跷子手踩上休息时屁股一扭就坐到人家房檐上了)。跷子是下细上粗的一根木杆,中间安有脚蹬。人踩上后拿绑带自脚髁处到膝盖以上绑紧,即可行走表演,行动自如了。不过,踩高跷也是个“技术”活,需要经过一段训练才能踩熟练了。踩得好的跷子手踩上高跷后行走如常、如履平地,还可跳跃奔跑,做各种表演动作,十分引人注目。
(十一)膏药匠。江湖流医打扮,头戴帼巾,身穿黑袍,腰扎红绸腰带,打把破伞,拿一个膏药幌子,前后左右到处乱跑,口里大声喊着:“膏药呀!——嗷!——嗷!”“膏药呀,嗷嗷!”其节奏快慢控制着社火鼓点的节奏快慢,同时也控制着社火行进的快慢。膏药匠的另一个重大作用,就是唱“秧歌子”(社火词),“秧歌子”内容丰富,花样繁多,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即兴演唱。这就要求膏药匠要有很好的“唱功”和随机应变、现编现唱的演唱能力。
社火在行进中或“拉场子”表演时,膏药匠、丑婆子随时即兴对唱:
天上的梭罗罗树什么人儿栽?
地上的黄河口是什么人开?
什么人把定了三关口?
什么人修行永不回来?
天上的梭罗罗树是王母娘娘栽;
地上的黄河口是舜王爷开;
杨六郎把定了三关口;
韩湘子修行永不回来。
天下的黄河几道弯?
几道湾里有几只船?
几只船上有几棵树?
几棵苦来几棵甜?
天下的黄河九道湾;
九道湾里十只船;
十只船上十棵树;
七棵苦来三棵甜。
什么树来节节高?
什么树来撅折腰?
什么树来拿棍敲?
什么树来摇上三摇?
白杨树来节节高;
杨柳树来撅折腰;
沙枣子熟了拿棍敲;
杏蛋儿熟了摇上三摇。
……
正月里来是新春啊!
春草芽儿往上升哪哎咳呀!
天凭上日月呀哈人凭上心哪,
人凭上心哪,哪哈依呀咳。
二月里来龙抬头哪!
大河小河水长流哪哎咳呀!
二龙戏珠江沿上游哪,
江沿上游哪,哪哈依呀咳。
三月里来三清明哪,
桃花不开杏花红哪哎咳呀,
蜜蜂儿采花在花心上蹲哪,
花心上蹲哪,哪哈依呀咳。
四月里来四月八哪,
种罢豆子种西瓜哪哎咳呀,
豆地里就发白芽哪,
发白芽哪,哪哈依呀咳。
……
膏药匠、丑婆子唱的“秧歌子”很多,真是张口就唱,数不胜数呀。
(十二)大头、和尚子。大头,人数不限,戴大头面具,身穿黄袍,挂佛珠,手执佛尘,只管行走扭动表演,不唱。
和尚子,人数不限,戴和尚帽,穿黄袍,挂佛珠,手执佛尘,跟在大头后面行走表演,亦不唱。
(十三)顽弁、瞎婆子、乞丐等社会最底层的人。顽弁由一男性装扮,破衣烂衫,身背褡裢,手拿长棍,还随身带一个装了水的猪尿泡,边走边与瞎婆子调情、逗笑,活跃气氛、招惹观众。猪尿泡亦是在维持秩序时用,如有观众挤得社火不能行进,则拿出猪尿泡往人堆里挤水,人群就散开了。
瞎婆子,打扮与顽弁一样,穿破衣、背褡裢,耳朵上挂两串辣椒,梳一个“顶褡子”(抓髻),与顽弁配合,出丑弄怪、惹人发笑。
(十四)老鞑子。1-2人不等,翻穿皮袄,头戴玉石凉帽子(清代兵丁戴的帽子),手拿火枪,走在社火队伍的最后面,主要起维持秩序的作用,一般不放枪,要紧处朝天放一两枪以警示人群。
三、活动内容及程序
(一)起身子。社火队伍的所有人员在庙上或大队、村委会选定的地点集中,由会长(元宵会会长)检查队伍准备情况,先将庄王爷的牌位供奉到庙上的大殿里或者村上的办公室里。此时社火队伍已化妆、绑扎停当。傻公子、丑婆子喊叫社火队伍敲起来、打起来、闹起来。闹一阵子后带上预先写好的请春官老爷的“喜报”、冠带、行头、扇子等前往“春官”老爷住所请“春官”老爷。
(二)请老爷(春官)。社火队伍到“老爷”门前,由会长、衙役数人进入“老爷”家中,送上喜报、冠带、扇子等,“老爷”一一接过。一行人等给“老爷”行礼(磕头、作揖),“老爷”还礼,穿戴整齐,出到外面。傻公子、丑婆子高喊“给老爷行礼了”,整个社火队给“老爷”行礼(鞠躬、作揖)。此时,膏药匠高声唱请:
高高山上一棵柳,
柳树上蹲了个花斑鸠,
斑鸠啊斑鸠三点头,
老爷请上往头里走。
然后老爷欣然出行,按照预定位置进入社火队伍(照前所说序列排位)。
(三)请神。社火队前往庄王爷牌位所在地(或土地庙,或村上办公室),由“春官”老爷率领二老爷、会长等给庄王爷牌位上香(上三灶香)。上完香出来,在原地闹一阵子,头一天的社火到此“歇下”(结束)。
(四)串庄子。“串庄子”就是“请神”后的第二天社火队到村上的各家各户去闹。首先要迎社火,由庄子上各家各户的家长集体到村子外面把社火迎进来。社火进村后,先到公用井上上香。上完香后,再依照一定的顺序到各家各户去闹。此前还有一打前站的人(比较稳当老练,熟悉各家情况)先到要闹的庄子上去通知人家社火到了,顺便看看准备情况。社火去闹时,每家每户也要“迎社火”。就是当家户族的男人组成一支欢迎队伍,站在大门外迎接社火。社火进门后,老爷高喊:“衙役”!四衙役应声:“呕——噢!”。此后,“春官”老爷到人家堂屋(或上房)给神位上香,由两会长收取“神位”下压的“香钱”(一人收一人记账,“香钱”多少不拘,由主家自定)。这时顽弁和丑婆子到主家厨房里,炉灶锅盖上备有黑、白两个馍,由他们收取放进褡裢。一天下来,褡裢也就收满了。以后生活好了,不放馍了,改放现金,他们就收现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然后主家对社火队给予简单的招待(招待对象不同,待遇不同,大老爷“春官”有座位、有锅子或炒菜、馍馍、油果子吃,陪吃的有二老爷和衙役,但没有座位。其他角色则只有两个麻花,两颗花糖,一支香烟,一杯酒甚或主家给夹菜、喂腊肉片。若遇家庭富裕的人,烟和酒可以扩大招待到看社火的人)。招待完后社火就开闹,傻公子、丑婆子即刻唱道:
进了你们的院子抬头看,
这个院子四四方。
中间坐的主家爷,
社火给你们来拜年。
这个院子四四方,
金盆养鱼的好地方。
前有青龙好吃水,
后有白虎财路旺。
这个庄子四四方,
高门大屋好敞亮。
出一个好汉护一庄,
出一匹好马护一帮。
社火在这一家闹完了,临出门前,膏药匠又即兴开唱:
吃了你们的馍馍喝了你们的茶,
临走了就给你们把“谢”说下,
初三、十三、两个三,
多谢乡邻们的好香烟。
初八、十八、两个八,
多谢乡邻们的好香茶。
初九、十九、两个九,
多谢乡邻们的好美酒。
今年的社火就闹了个好,
红红火火好热闹。
明年个来了再给你们闹,
一年更比一年好。
这一家闹完了再到下一家去闹,直到全庄子各家都闹完,就算庄子串完了。
(五)请吃。庄子串完后,各家各户请闹社火和看社火的人吃饭。闹社火的人由专门负责的会长分配到各家(也有亲戚、朋友直接相邀的),看社火的人则直接由亲戚朋友邀请到家中招待。
(六)拉场场子。吃过饭后,就是“拉场场子”了,其实这才是这一天串庄子闹社火的高潮。在庄子附近找一块比较开阔平坦的场地,布置停当,老爷会长们都上座,社火就在傻公子、丑婆子率领下正式开闹。主要有队形变化,如:“老八角”“蒜瓣子”、卷棉花等。技巧表演,如“对鼓子”(两对鼓子左右对敲,腊花子敲锣互对,前后穿插,变换队形)。“滚鼓子”(鼓子手怀抱鼓子,从地上一滚而过)。还有小节目表演,如“小姑贤”“下四川”“十里亭”“小放牛”“打懒婆”“大赐福”“王婆骂鸡”等。傻公子、丑婆子还要对唱“秧歌子”,“秧歌子”内容十分丰富多样,诸如:
什么圆圆在天上?
什么圆圆在地上?
什么圆圆在路上?
什么圆圆在眼前?
月亮圆圆在天上,
西瓜圆圆在地上,
车轱樚圆圆在路上,
眼镜子圆圆在眼前。
一张簸箕多少条?
一张牛皮多少毛?
一张筛子多少眼?
天上下雨多少点?
光说簸箕不说条,
光说牛皮不说毛,
光说筛子不说眼,
光说下雨不说点。
赵州桥儿是什么人修?
玉石栏杆是什么人留?
什么人儿骑驴桥上过?
什么人推车碾下两道沟?
赵州桥儿是鲁班爷修,
玉石栏杆是古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过,
任四海推车碾下两道沟。
这些活动内容的多少,主要看闹社火的时间长短而定。如果时间宽裕,可多闹一会,内容就会多一些。如果时间晚了,紧迫一些,内容就要缩减一些,少闹一会,尤其是小节目,就演不成了。
(七)送社火。“场场子”拉完就该“送社火”了。“送社火”可要比“迎社火”隆重多了。“送社火”有“三回九转”之说,即要“送三回”“迎三回”(就是从场子里送到大路上,然后再迎回来,而且每迎回来一次,傻公子和丑婆子还要领上鼓子手和锣锣子再走三个来回,这就是“三回九转”。)然后才算正式送走了社火。
(八)歇社火。社火出村后,再到庙上给“庄王爷”上香,上完香然后“歇社火”(散伙)。这一天的社火就算闹完了。
(九)送瘟神。正月里社火闹完的最后一天,由一个比较强壮的小伙子扮成“瘟神”,身穿黑色或蓝色长袍,脸上化妆成青面獠牙,由两名小伙子用长杆子(挑钎杆子)扛抬,“瘟神”斜跨或骑在杆子上(要有一定功夫,不能掉下来)。“瘟神”走在社火队伍的前面,送到村子附近荒凉僻背的地方,扛抬的人将“瘟神”倾倒下去,躺倒地上,放炮,膏药匠唱: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个膏药匠真聪明,真敏捷,竟然把毛主席诗词《送瘟神》唱到了社火里。后来才知道,这个膏药匠还是一个高中生呢,有文化。怪不得能唱得这样好。膏药匠唱的过程中,有人预先用麦秸在场地上堆一个大圈子,上面放上烧纸,将请来的庄王爷牌位化掉。也有个别人敬神祈福,也来烧纸。也有娃娃不乖、有病有灾的,也领上来烧纸,请老爷给疗病去灾的。膏药匠唱罢,社火立即停闹,偃旗息鼓,再不敲打。收拾锣鼓器具,社火就此歇下,等待来年再闹。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铁芯子(基本情况如前所述),但不是每个社火队中都有,尤其在农村社火中较为罕见,据说只有北乡和南乡的个别社火队中才有。八九十年代,武威城区工商局、水电局的社火队中曾出现过铁芯子,但已不是装在台子上由数人杠抬,而是装在大卡车上了,更显得高大稳健。
(《凉州社火考述》一文,清代至民国部分内容曾参考连芝爱先生《凉州社火俚曲楹联钩沉》一书有关资料。新中国成立后部分乃我之学兄、凉州区教委人事科前科长齐玉清先生亲自拟定提纲,口述而成。在此谨表感谢。)
作者简介:
冯天民,甘肃武威人,生于一九四八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武威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武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武威市西夏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任武威市第二届政协常委、武威市文联副主席、武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武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凉州区文化馆馆长。
来源:“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