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怎样对待班级里的非正式小群体学生(班主任如何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同伴的交往是少年期的主要活动之一,交往的需要,是少年的主要需要。少年极力在对他有重要关系的群体中,通过与同伴的交往,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争取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努力为别人、为集体作出贡献,并且由于别人承认和赞赏自己的贡献而获得满足。
交往总要在群体里进行,一个人是不能交往的。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参加的群体一般不止一个,除了他们所在的班级以外,还可能有课外活动小组、运动队、合唱团、话剧队等,这些都是正式的群体;此外,学生有时还会自发地形成一些非正式群体,诸如班级中的小群体、校外团伙等等。人们根据这些群体的亲社会性和反社会性,即遵守社会通行的各种规则和准则的情况,把他们分成亲社会群体和反社会群体两大类。
在中学班级里,常常有一些带有“反社会”性的非正式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一般是由品德,学习较差的学生组成的。他们抱成团,与班集体游离或抵悟,合伙与老师作对,与反对他们的人作对。这些小群体里,有非正式的、不成文的行动准则,有严格的“纪律”和约定,例如,不许互相“出卖”,互相“告密”,很讲究江湖义气;说干什么,必须一起干;等等。这种小群体,少则二、三人,多则十来人,他们往往会影响班集体的形成,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是中学班主任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非正式小群体的形成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班主任工作不得法,对成绩差、品德差的学生经常斥责,引起他们的反感,促使他们由思想上的共鸣而自发抱成团,反对老师;二是班级没有形成集体,班里好学生歧视、嫌弃差生,差生的与人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结成非正式小群体;三是班级的课外活动开展甚少,除去学习,没有别的集体活动。在这种班级里,不但差生抱闭,好学生之间也结成小群体,在课余之间,放学之后,展开各种自发交往。在比较好的班集体里,有时也会出现这种自发小群体,其原因并不是教师、同学们嫌弃、疏远他们,而是由于他们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失去自信心,自暴自弃,抱着“混世度日”的态度,于是几个人气味相投,结为群体。他们往往并不有意和教师作对,但也起着影响士气、动摇军心的消极作用。
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消极小群体呢?首先应该了解这种非正式小群体形成的原因,以及该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状态,对其给予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群体中,必有一、两个“头头”,他们起着核心作用。如果教师能通过教育、感化、家长配合等得力措施做好这些“头头”的工作,就能促使这些小群体向积极方面转化。具体作法多种多样,例如在学习上多给予关心,多看他们的长处,在集体活动中把重要任务交给他们,等等。
其次,也可以先从群体的非骨干成员着手,通过个别谈话等方式,促使他们逐一转化。但必须注意,对这些学生须持亲切、诚挚的态度,设法取得他们的信任。否则他们转过头来向头头报告,会更加重他们与教师的对立。
在做非正式小群体工作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应在全班同学中揭露他们、谴责他们。相反,应该说服、动员班干部和积极分子去团结、靠近他们,在课外活动中多和他们交往,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有朋友可交。这种工作做得好,非正式小群体就会逐渐地融于班集体之中。
只要真诚地爱护学生,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与学生开展情感交流,又能审时度势,“抓两头,带中间”,加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班级形成集体,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在这样的班里,就不会有消极小群体产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