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水产养殖蓝藻带来的是好处还是坏处呢(水产养殖中蓝藻处理方法)

高温季节也是蓝藻的暴发期,养殖户处理不慎,易导致水产动物大量死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加上近几年杀蓝藻神药被曝跌落神坛,养殖户更是不敢轻易杀藻,眼巴巴看着满塘绿,却无从下手,很是头疼,几乎达到“谈蓝色变”的境地。

蓝藻又叫蓝绿藻、蓝细菌, 喜高温,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可在极端不良的环境中出现,对温度、盐度升高,照度、养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氢出现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耐性。

蓝藻喜低氮高磷环境,蓝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所以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也有很大关系。

另外, 蓝藻喜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流动性水体蓝藻暴发的概率远小于静止水体。

蓝藻暴发的危害

1、蓝藻难消化,水产动物食欲减退

蓝藻难以消化,鱼类不喜摄食,利用率低,若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误食后不仅难以消化,还会影响对其他饵料生物的利用。

2、溶氧降低,水产动物缺氧死亡

一方面蓝藻大量繁殖,夜间呼吸以及死亡藻类的分解,消耗了水体大量溶氧;另一方面由于蓝藻过度繁殖,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蓝藻死亡造成水体中浮游植物锐减,缺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氧少;再者,蓝藻富集在水体表面阻隔了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多种原因导致养殖水体溶氧严重不足,长时间处于缺氧或无氧状态,最终造成水产动物泛塘、死亡。

3、藻类单一,微生态失衡

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绝对优势种群时,池塘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持续恶化,有益浮游生物种类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被阻碍,挤占水产动物易消化藻类的生存空间,使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浮游藻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死亡,藻相平衡受到破坏。

4、产生藻毒素,危害水产动物

多种蓝藻在生长和死亡时会产生藻毒素,大量死亡时产生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败坏水质,直接危害水产动物;另外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有机质,散发腥臭味,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大部分对水产动物来说是致病菌,从而进一步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