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怎么可以保持水清(在水产养殖怎样调出好水)
水忽然变清
该怎么处理
你会关注水体透明度吗
水体透明度过低过高其实都要注意!
水体透明度
在水产养殖中,水体的透明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如果水体的透明度太大,则阳光能够直射塘底,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水体的透明度还是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
水体的透明度太大,则说明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极少,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含量少,这样的情况下水体的透明度很大。直接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还会出现其它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水体会很容易缺氧,水体中也容易滋生大量的青苔。正常的水体透明度一般控制在30-40公分的样子就可以。
可能的原因
一是出现了倒藻。
倒藻出现后,池塘中大量的藻类死亡殆尽,这时浮游动物也会因为没有食物而死亡。这便会更加进一步地加大水体的透明度。同时,倒藻发生后,死亡的藻类会腐烂分解,这时候水体很容易变质,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会积累越来越多,直接导致水产出现中毒死亡的问题。另外,腐烂的藻类还会形成油膜,让水体变得非常的粘稠。
对于水体出现倒藻而导致水体透明度变得很大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换掉一部分水,然后再进行消毒底改,最后再培菌培藻。
二是没有肥水。
在养殖过程中是需要定期进行肥水的。如果不肥水,水体容易出现偏瘦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水体就容易出现透明度变大的情况。
所以,如果长期没有肥水扩知是需要肥水的。这个季节可以用腐熟了的农家肥进行肥水,同时搭配使用一些磷肥。
另外,经常杀菌过度的池塘也会出现水体透明度过大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先连续地换几天水,然后再进行培菌培藻。在后期杀菌的时候注意杀菌剂的使用量不要过量,也不要过于频繁。在使用杀菌剂后一定要记得肥水培菌。
倒藻为何出现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藻类都有一个生长周期,繁殖过旺就会出现老化死亡现象,新老交替原本属正常现象,但大量的藻类死亡,会对养殖对象造成危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倒藻呢
1、水温过高引起的倒藻
每种藻类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温度,在我们池塘中常见藻类为硅藻和绿藻,硅藻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5℃,绿藻的最适生长水温度范围为25-33℃,当水温超过其耐受程度后就会容易引发倒藻。
2、人为管理不当
高温时肥水过度,换水添水的时间、量不对,换水添水后未及时追肥等都会造成微生物失衡,从而引发倒藻。另外,过量使用含氯消毒剂、杀藻杀草剂、杀虫剂、重金属盐类等也会造成转水倒藻
3、剧烈的天气变化
藻类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生物,当池塘水环境变化过大时,造成生物失衡,水温突然下降过快以及下雨时池塘总碱度变化过大,水体酸碱度变化大,藻类无法适应突然变化的水体,造成倒藻。池塘中某些藻类,如蓝藻、裸甲藻等对生活环境和营养要求都不高,易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并大量繁殖,同时抑制其他常规藻类生长和繁殖。物极必衰,一旦占优势种群的藻类生长达到顶峰便会老化死亡,造成倒藻
4、底部环境差
藻类除利用二氧化碳外,尚需要无机氮化合物供给氮素以合成藻体蛋白质,此外还需磷、硫、镁等,一般以氮与磷的需求量为多。
池塘如果没有定期改底,或常用易造成底泥板结的产品(氯制剂、四羟甲基硫酸磷、大苏打等),或使用了只是通过物理沉降而将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沉积在底部的净水产品(沸石粉、聚合铝/铁、聚丙烯酰胺等),容易出现底部水质发粘和底泥板结、发黑的现象,这样的底部环境极易造成倒藻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底部沉积了过量的有机物,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会大大增加耗氧,导致底部溶氧较差,从而抑制好氧菌促进厌氧菌的生长繁殖。
好氧菌的减少,使大分子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短链有机物不能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藻类失去生长必需的营养而大量死亡。同时,厌氧菌的增加会促使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原生动物对藻类的大量摄食也会导致藻类减少。高温天气易引起倒藻。
怎样调节
1、接种藻种:这种方法在早春低温季节里用得较多,特别是消毒之后加好水时,因水温低水中的藻类很难繁殖起来,这时就算塘本身不瘦其透明度也会比较高,对于这种情况则可以在加水之后在塘里适量用一些氨基酸之类的来培藻。
2、改底:有一些越冬塘其塘底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而藻类又不能繁殖起来或是藻类过度繁殖之后出现大量死亡,这时水面会有一些水华而水体透明度则比较高,出现这一情况说明水质已很差了,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改底,只有塘的底质改善之后藻类繁殖起来时其透明度会慢慢恢复正常。
3、用肥:塘里的底质瘦,这时水中的营养供不上来时,塘里的藻类生长和繁殖都会受阻,这时塘里的藻类会慢慢减少,其透明度也会慢慢变高,对于此类情况则可以通过用肥来肥水,塘里的藻类繁殖起来之后水体透明度会慢慢变低。
4、杀灭小的水生动物:一些刚清塘加水后的鱼塘,如果塘里有机质丰富时则很易出现过多的浮游动物,例如水蚤之类的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这些水生动物会将塘里的藻类吃掉而引起水体透明度过高,对于这种情况则可以通过杀灭水中的浮游动物来起到改善水体透明度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