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鱼塘不放鱼苗为什么会有鱼(鱼塘没有放鱼苗!自己会生长出鱼吗)

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村寨都有几口鱼塘,你们身边的朋友也可能有一口两口鱼塘,这些鱼塘可能面积不大,面积2亩3亩,或者更少。还有一种情况,利用地形和水源,在庭院里建一两个小池子,也可以称为鱼塘。

这样的鱼塘不以养鱼售卖为目的,大多自己养鱼自己吃。年头放些鲢鱼草鱼,过年自己动手捕捞,也是一种收获和享受。我们村上也有一口鱼塘,面积1亩多些,放了草鱼和鲤鱼,主人家也不专门管理,平时撒些草料、菜叶。如果主人出了远门,这些鱼也就没人管吃了。这等于是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态养殖方法。

我们还发现,这些鱼塘基本产量不高,有的甚至放1000尾鱼,捞不出100条鱼来。这样的情况,无论是以售卖为目的,还是以自己吃为目标,显然都是不太划算的事。换句话说,你花了很多钱、花了很多时间来吃上这几条鱼。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明明放下了很多鱼苗,又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试着作了分析:

第一,鱼塘水质毒害鱼苗

一是新建的鱼塘,比如水泥池刚建好后就放水放苗,水泥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到水里,使鱼苗死亡。二是水源有问题,比如有的鱼塘水源就在猪圈、鸡圈旁边,雨天会有这些动物的粪便进入鱼塘里;有的水源和生活污水排放口在一起,洗碗、洗澡、洗头、洗衣服的水经常流进鱼塘。这样的水源也会造成鱼苗死亡。

第二,敌害使鱼苗减少

我们会发现,挖了一口鱼塘后,鱼塘里的生物就会慢慢多起来,有麦穗鱼等小杂鱼,有青蛙和癞蛤蟆,有叫不出名字的水生昆虫。我们还会发现,鱼塘周边开始有水鸟,以前课本上学的翠鸟都来了,偶尔会碰到一两条蛇,晚上能看到老鼠在鱼塘周边穿行。我之前和大家讨论过,鱼塘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在环境好的地方,这样的散养的、生态的小鱼塘,更有可能成为生物种类多样的小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里的生物有相互利用的关系。比如蛇会吃青蛙和癞蛤蟆,青蛙和癞蛤蟆会吃小鱼,小鱼吃水里的虫子和藻类。在这个鱼塘里,鱼苗期的鱼处在劣势状态,水鸟、青蛙、癞蛤蟆、水生昆虫,甚至是蛇都会捕食鱼苗。不要小看这些动物,它们每天吃掉20尾鱼苗,几天下来就少掉大半了。

第三,错误的放苗方法使鱼苗死亡

科学的放苗方法有消毒、肥水、鱼苗消毒、放试水苗、漂袋、放苗等步骤。鉴于散养方式的,很多步骤会被省去。但是,一些对鱼苗成活率影响较大的放苗操作还是要注意的。有的朋友买来鱼苗,往鱼塘里一倒就完事儿,这样的操作显然会造成鱼苗死亡。我们自己去购买拉运鱼苗时,经过长时间运输,氧气袋内的温度会上升,这和鱼塘里的水温有明显差别。当你把鱼苗直接放入鱼塘时,温度突然改变,鱼苗体质不如成鱼,对这样的改变无法适应,产生应激反应,或者生了感冒病,这样的情况下,鱼苗的成活率将大大降低。这和我们人一样,突然的温度下降,会使我们有感冒生病的风险。所以,水产养殖上也一直强调科学放苗操作的重要性。关于放苗,至少放试水苗和漂袋是不能省略的。

第四,缺乏食物使鱼苗死亡

鱼苗下塘后需要食物才能活,有的鱼塘水质清瘦,放苗后投喂又不及时,鱼苗没有食物而死亡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有的朋友怕鱼苗死亡,买了大规格鱼苗放养,但下塘后同样要及时投喂,才能保证成活率。

第五,放养的鱼苗体质有问题

有的朋友没有挑选鱼苗,鱼苗规格不整齐,体表有伤,买到了弱苗或劣质苗,下塘后多数就会得病而死。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最好亲自到苗种场购买鱼苗,挑选活泼乱跳、颜色明亮、大小一致的鱼苗,建议规格10cm以上,这样更好挑选,鱼苗的体质也更好些。

第六,没有专业的养殖管理

没有人专门投喂、管理水质,鱼苗吃不饱,又受水质影响,当然就会死亡。毕竟不是专业养殖,没必要每天都耗在这1亩鱼塘上。但是,水量供应、换水、食物是要保证的,这样鱼苗成活率才高。关于水的问题,如果没有时间专门管理,可以设置微流水的状态,使水常进常出,进出量一致,就可以免去专门管水的烦恼。关于食物的问题,建议不能高密度放养,稀养更适合这样的养殖方式,放养的品种最好是花白鲢、草鱼、鲤鱼,平时投喂草料或者其他植物性饵料,这样的饲喂方式成本低,饵料方便易得,几种鱼还有相互的作用,吃食上也就不用太担心了。但是,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最好能天天投喂。

其他方面,如,鱼苗随雨水逃走也是有可能的,有的朋友养了黄鳝或泥鳅,这两种鱼逃逸能力强,会钻土,捕捞时没收获也就合理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