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关键是什么(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素)
实现奶牛高产的两个基本的内在因素:大量有分泌功能的乳腺细胞;内环境保持相对恒定、能大量吸纳粗精饲料并进行发酵合成的瘤胃-蜂巢胃及寄生其中的微生物区系。外在因素包括成分多样、给量适当的营养因素和适合奶牛生活的环境条件。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对一个真正的奶牛品种(或/和个体),产奶量的高低70%~80%受外界环境条件(包括营养水平、饲养方法、管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20%~30%
是受遗传基础(遗传力)的制约。
生成牛奶的原料是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它们经过牛瘤-蜂胃内大量寄生的微生物区系降解、合成改造以后,变成了可为胃肠吸收、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菌体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以及被加氢饱和了的长、中链脂肪酸。这些产物可以被吸收进入牛的血液,最终进入牛体内的各种细胞,其中包括乳腺细胞。
作好胚胎期、犊牛期和育成牛期的定向培育,促进乳腺分泌系统的良好生长。 研究表明,乳腺细胞数量和泌乳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5~0.85。但乳腺细胞的发育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它开始于胚胎期而终止于干乳期。大约在母牛受胎后30天,当胚胎只有1.4~1.6厘米长的时候,乳腺原基就开始形成。在胚胎中线的每一边,这些原基细胞继续生长,并聚积而形成两个乳线。最后进一步分化形成四个结构,称为乳腺芽,这是乳腺分泌部分的原基。因此,乳腺芽的多少就决定了将要发育的乳腺泡和乳导管的多少。
乳腺的整个发育过程,离不开牛的营养和饲养。要按不同时期的特点,作好营养调控和定向培育。既不能使牛过瘦,影响乳腺的正常分化、生长和发育;也不能喂得过肥,特别在90~300kg(3月龄~12月龄)的临界生长期,要控制增重速度(不超过750g/日),防止脂肪组织对乳腺组织的“侵润”。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刺激奶牛“前胃”的正常发育,为采食、消化、吸收、合成和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尊定基础。 瘤-蜂胃是奶牛的活体“发酵罐”。在这个发酵罐中所生活的微生物区系和动物本身以及动物所食饲料之间有着复杂的“协同”(或称共生)关系。奶牛每天所需能量的70~80%是由饲料发酵中所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提供的;有60%~65%的可消化蛋白质是由瘤胃的菌体蛋白质满足的;几乎所有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VB和VC)和维生素K也是由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由奶牛自身的肝脏合成的。
做好乳房护理,挤干、挤净牛奶,预防和治疗乳房炎。机器挤奶时,要特别注意:
⑴选择合适的真空泵,并通过真空调节阀和真空罐的调节作用,保持挤奶器工作状态正常,真空度的稳定。
⑵将脉动器的工作节拍调节到每分钟50~60次。
⑶清洗和擦干集乳器,保持小孔畅通。
⑷绝对保证橡皮奶衬(杯)不能现出细微裂缝。为了防止橡皮“疲劳”,最好准备两套奶衬(杯)轮换使用。
⑸注意定期测定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及时发现和治疗隐性乳房炎。
⑹切实按挤奶操作规程挤奶。
⑺注意干乳期乳房炎的治疗和乳房护理。
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周围环境、牛舍、牛床、牛体的卫生消毒工作,对一些传染性疾病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始终保持牛群健康是实现奶牛高产的重要条件。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粮配合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正、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