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悟中庸之道(中庸感悟心得体会)

导语:《中庸》解读系列—第一章:悟与证,感悟“中”的哲学思想(1)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解析:《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后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本章是《中庸》的开篇第一章,是整个《中庸》提纲挈领之文章,是整个中庸思想的根本,要读懂《中庸》并深刻理解后续各章真精神,首先要读懂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整个《中庸》开篇第一句,是作者对世界认识的概括性阐述。市面上,对于这一句的解读多为“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人们培养并遵守道叫做教化”之类的玩意。乍一看之,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品之,就会发现这么解读,存在巨大的偏差。《中庸》作为四书之一,被先贤往圣所推崇,尤其是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摘出列入四书。朱熹始终秉承“存天理灭人欲”儒家思想,却把一部推崇人的个性化要求的文章列为经典,明显与朱熹的一贯主张相悖。同时从文义上来说,按照上面译法,可以理解为《中庸》告诉你上天赋予你的本性,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本性,你都要去遵循,这样就能成为中庸的典范,这显然是十分不合理的。古文多无标点,所有断句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而这一句应该断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译为上天赋予,“之”代指“…的”。文言文经常会省略宾语,用“之”来代替。市面上一般的解释,都是解释为“上天赋予的本性”,但如果只局限在本性上面,这个“天命”就太局限了。《中庸》本质上是一门哲学著作,主要阐述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世界包罗万象本质复杂,按照市面上的仅理解为人的本性,显得过于局限,顶多算的上一本心理学书籍。这个“之”后面省略的,可以理解为物质和精神集合的一切。这个一切包含万事万物,包含虚实精微的一切。这个一切,就是一切的“有”,就是一切的“有位次”。天命之,就是上天赋予的,一切“有位次”的存在,包括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你的身体、你的性格、你的出身一切你能想到的上天赋予的一切。“谓之性”译为就叫做性。

开篇作者为世界的“有位次”下了一个定义,叫做性。然后进一步对这“有位次”进行了说明。“率性之,谓道”,“率”,译为统领、支配的意思。前面说过如果按照市面上将“率”译为遵循,整个开篇第一句就成了个性宣言。看见率性就直译率性,没有站在立志成为圣贤的高度,看待《中庸》。这和禅宗将修心悟道的几重境界类似,“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读《中庸》就见“中和庸”,那就也只能是庸俗的状态。开篇第一句,三个排比,“之”全部是代指“…的”。这个“之”代指的是,能够统领支配这个“有位次”的万事万物的,就是这个“无位次”的玩意,我们把他叫做“道”。很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总是认为儒和道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儒家积极入世,道家消极避世。实际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本质逻辑没有分别,这从《中庸》这一句“率性之,谓道”就能够反应出来。《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无名万物之始”的阐述,与“率性之,谓道”的阐述,异曲同工如出一辙。道家和儒家都认为,支配世界运行的,有一个无法言说的本质规律,这个本质规律统领着这个世界“有位次”的一切,老子姑且为其名为“道”。相对于世界“有位次”的一切,这个道就是“无位次”的。“率性之,谓道”就是统领、支配这个“有位次”的一切的,我们称之为“无位次”的道。

“修道之,谓教”,理解了排比句中的前两个短句,这第三个句子,就很好理解了。“修”译为修行,“之”代之“…的方法”,译为修行道的方法,或者遵循道的方法。“教”译为教化。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中庸,就是用遵循道这个“无位次”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这一切“有位次”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开篇的这第一句话,整体译为:上天赋予世间一切事物的,一切“有位次”的存在,我们把它叫做“性”。统领支配这些“有位次”的一切“性”的客观规律,可以称之为“道”,“道”是统领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遵循道的指引,修行和调整自身的特性做到中庸的过程,就称之为教化。开篇的第一句,明确描述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是“有位次”的一切,通过“无位次”的规律支配,而要使世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就需要按照“中庸”的方法,来自身修行和教化民众。

有了第一句的铺垫,大部分人已经能够站在往圣先贤的高度来理解《中庸》的思想。《中庸》是教导人们成君子、成圣人的圣学,其思想是站在整个世界“有位次”的高度,来向人们说明成为圣人的方法。不管后面的方法是否真正能够帮助人们成圣成贤,但这个高度必须有。先要有“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追求,才能最终悟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真谛。“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前面已经解释过,这里不再多说。“也者”,语气词,表示提示。提示的是什么呢?提示“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道是支配者一切“有位次”的本质规律,因此一刻也不能离开,想离经叛道是不可能的,因为道支配所有,能够离开的就不是真正的道。这句话的哲学思想反映出道是支配“有位次”的全体集合的终极规律,没有任何事物、现象、实体或者虚的精神,能逃离道的支配,同时也反映出所有的“有位次”的现象,都是道的真实反映,都是道的全息投影。中庸为道,反中庸亦为道。中庸是自发的将太极归为无极,而反中庸是被动的将太极归为无极。不管中庸与否,最终都要归为无极,归于这个“无位次”的道。那么中庸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这个在后面再详细的解释。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多数都将这句解释为“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这么一解释,君子就好像敌后隐蔽战线的从业人员,要无时无刻的警惕敌对分子发现。要么君子就是个瘾君子,要无时无刻克制自己的情欲…。第一章前面几句,已经阐述了道的地位,以及可离非道也的思想。由此及彼,道统领一切,因此(是故),君子要警惕(戒)和谨慎(慎)。“乎”语气词,无实意。君子要警惕和谨慎的是“其所不睹”,“睹”译为看见,“不睹”就是没有看见的,或者没有发现的。“不睹”后面省略宾语。“不睹”的什么呢?对应的是其后的“莫见乎隐”,“不睹”的就是隐藏起来的,君子没有发现的隐藏在事物背后的道。就像前面“道也者”的提示那样,君子要时刻警惕和谨慎,其没有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道。因为道是无处不在的,在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时,就很难做到中庸,中庸以最优的方式归于虚无,而不能做到中庸,就要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归于虚无。因此君子要时刻的警惕和谨慎,还有隐藏的道没有认识到。“恐惧乎其所不闻”,恐惧译为忧虑、担忧,呼应其后的“莫显乎微”。同样的,君子因为还有很多不知晓的在细微之处的道,感到忧虑和担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见到的是隐藏起来的,没有显现的是存在于细微之处的,因此君子要时刻对道秉承敬意。“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君子无时无刻不以中庸的思想要求自身。而者“慎其独”的法门,就是中庸,就是教化,用中庸的思想教化自身,用中庸的思想教化民众。至此,由世界是什么,世界遵循什么规则最终引出了中庸思想,并通过君子戒慎与恐惧,体现了道的无处不在,以及修道的重要性,在第一章第二部分,则进一步着重阐述了什么是中庸。

持续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