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雏鹅养殖的管理技术有哪些(雏鹅养殖的管理技术与管理)

一般来说,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雏苗是后期收益的关键因素,养鹅也是不例外。那么在饲养鹅苗的时候,有什么比较好的管理技术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分群

雏鹅的出壳时间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因此其体质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对雏鹅进行分群管理是比较好的方式。要将病雏及时挑出来进行隔离饲养,并对弱群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在自温育雏时,一定要控制好鹅群的密度,一般在第一周,直径35至40厘米的围栏中养雏鹅15只左右,以后逐渐减为10只左右,而给温育雏时也要注意饲养密度,没平方米面积养雏鹅数为:1-5日龄为25只,6-10日龄为15-20只,11-15日龄为12-15只,15日龄后为8-10只,每群以100-150只为宜。

温度

雏鹅出壳后全身仅覆盖稀薄绒毛,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全,对外界温度变化、尤其是低温适应性差,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人工调节育雏室的温度。通常的育雏室温度只是一种参考,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雏鹅的表现判断温度的高低,温度适宜,雏鹅安静无声,,彼此虽然依靠但是没有扎堆现象,吃饱后不久就睡觉;温度过低,则雏鹅的叫声频频而尖,并相互挤压,严重时发生堆集;温度过高时,雏鹅向四周散开,叫声高而短,张口呼吸,背部羽毛潮湿,行动不安,吃料时表现口渴而大量饮水。另外,温度不能忽高忽低,温度过低雏鹅会比较容易受凉感冒;温度过高,雏鹅体质会变弱。

湿度

适宜的温湿度对于鹅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不同日龄鹅所需的温湿度是不一样的。低温高湿很容易导致鹅体热散发而感到寒冷,引起感冒和下痢;高温高湿则抑制鹅的体热散发,造成物质代谢与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育雏室温度不能太高,门窗不宜密封,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不宜放置湿物,喂水时不要外溢,要及时清理粪便与更换湿垫料,保持地面干燥。

脱温

在育雏期间,最初1周温度不宜低于28度,以后每周下降1-2度,21日龄时温度降到20度,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节到自然温度,成为脱温。过早脱温,雏鹅容易受凉而影响发育;保温期太长则雏鹅体弱、抗病力差,容易得病。

放牧与游水

雏鹅10日龄后,如果气温适宜,可以开始放牧。每天放牧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放牧时间要控制在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适当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则要停止放牧。雏鹅15日龄前后可以开始游水,每次游水时间约15分钟,以后可适当延长,但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加强防疫

雏鹅出壳后1日龄皮下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1周后注射抗小鹅瘟冻干疫苗,1:100倍稀释,每只1毫升;15日龄注射鹅副黏病毒疫苗每只0.5毫升;30日龄注射禽出血性败血症疫苗1次,注射剂量则按照产品说明书。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正、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