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儒家“仁爱”(儒家对仁爱之道的阐释是什么)

导语:儒家学说“仁爱”,是怎样的理念?孔子如何实现“亲亲之爱”?

“仁爱”是先秦时代儒家的代表学说,也是儒家的核心人物孔子的思想主张,儒家认为,只要天下实现了“仁爱”的目标,那么,整个社会其实也就可以井然有序的发展了,就不需要再像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样混乱不堪。

而现在的很多历史学家,在研究儒家学说的时候认为,儒家的思想其实是一种育德育人的思想,在教育人们向善的问题上有大作用,也就是说,先秦儒家学说是用来维系人的道德观念的思想。

当然,当时的儒家并不单纯这么认为,那时,他们认为“仁爱”是可以拯救天下的学说,而仁爱的基础用孔子的话来讲就叫“亲亲之爱”。“亲亲之爱”是孔子所有理论的根基,也是先秦儒家进行发展和传承的根本,对于构建整个仁爱的体系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儒家“亲亲之爱”是可以抽象继承的

时至今日,“亲亲之爱”一直都是我们的道德体系标准,也是我们从先秦儒家的思想观念里面抽象继承到的东西。与此同时,“亲亲之爱”也代表着儒家对于人性道德的美好向往,那么,“亲亲之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思想主张呢?它又包含着哪些内容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来重点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为什么说儒家的“亲亲之爱”是可以抽象继承的呢?

亲亲之爱不等于“仁爱”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亲亲之爱”并不等同于“仁爱”,但是“亲亲之爱”却是仁爱的基础,也是“仁爱”对于人的基本要求,而“仁爱”虽然只是孔子的思想,但是这其中也有孟子的补充和贡献。

所以,其实当儒家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他们所称之的“仁爱”实际上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亲亲之爱”,第二是“忠怒之道”,第三是“恻隐之心”,在此其中,“亲亲之爱”是基础,“忠怒之道”是方法,“恻隐之心”是底线。

前两个都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最后一个是孟子的补充,而这三个方面其实是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一种递进,由此可见,“亲亲之爱”在整个“仁爱”的框架当中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亲亲之爱”呢?

简单点来讲,就是作为一个人一定要爱自己的亲人,第一个亲指的是亲爱的意思,是一个动词,而第二个“亲”是名词,表示的是亲人,所以,“亲亲”的意思就是要亲近爱护亲人,对此,孔子将这种“爱”分为了两类。对应的是孔子的认知当中亲人的两种类型,第一是父母叫“双亲”,第二则是兄弟姐妹。

亲父母叫“孝”,亲爱兄弟则叫“悌”,孔子说这两种爱,但凡是人就会有,而且也应该有,因此,这是不需要教育,不需要证明的,是“仁爱”的天然基础,对此,孟子也认同孔子的理论,所谓亲亲,仁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亲亲之爱”的含义却远远不止是爱自己的亲人,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理念应该是推而广之,泛而化之的,也就是说,完整意义上的亲亲应该是推己度人,通过爱护自己的双亲兄弟,达到爱护别人的境界。

那么,这种“亲亲之爱”应该怎么推广呢?

首先应该是顺序延伸,比如说“孝”,孝的本义是指敬爱父母,所以,孔子会说“父母在,不远游”,会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就是一种对父母的爱护和尊敬。

因此,对父母既然应该敬爱,那么,作为父母的人,对于自身的父母也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名词的解释,也就从父母推给到了祖父母,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此类推,也就推到了曾祖父母等等,总之,从孝敬父母出发,所有的长辈其实也都得到了爱护。

也就是说,所谓的“亲近父母”并不是指的某一个特定的人或者是个体,而是泛指所有人的父母、宗族和长辈,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家庭来讲,如果每一代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那么,这个家族也一定是充满爱的,而如果每一个家族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那么,这个世界自然也就是充满爱的,这就是一种顺序延伸。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任何一个例外,如果在特定的时间内,有一个人做不到对于父母宗族的爱护,那么,其实爱的传递就会出现问题,必然很难保证自身的儿女,也难做到“亲亲之爱”。如此一来,一个家族在爱的传承上面就会出现断层,那么,纵向的爱的表达,也就不再能够完美进行了。

所以说,顺序延伸其实也是对每一个人的一种要求,要求他们要做到对于自身父母的尊敬和爱护,同时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监督,以自身达到要求为根本而去影响和监督身边的人也达到这样的标准,从而保证爱能够有效地传递下去,同时也能够保证在爱的传递的过程中长幼有序,代代不灭。

第二个指的则是对等

“对等”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所付出的情感和权利义务的对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对等并不是平等,因为在儒家的观念当中,“阶级”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所以,既然有阶级的差距,也就必定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

“三纲五常”并不是先秦儒家的主张,而是后世儒家主张

但是,这并不妨碍人在义务和权利方面,达到对等的标准,所以,这里的对等是指的相互之间的一种爱的交换。也就是说,不仅子女要尊敬爱护父母,父母也应该尊重爱护子女。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一个思维误区,我们通常认为,儒家的主张是“三纲五常”,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是,其实所谓的“三纲五常”是后世儒家的主张,并非是先秦儒家的主张。

也就是说,孔子和孟子其实从来都没有这样要求过,因为这不仅是一种不平等的主张,同时也是一种不对等的主张,但是,从他们的想法来看,人与人之间虽然不能够绝对平等,但是却是需要相互对等的。

就是说所有关系的双方,像是“君臣”、“父子”、“夫妻”,他们都必须同时提出道德要求,而且也必须同时符合同一种道德要求,没有谁可以不受道德的约束,也没有谁可以不承担道德的义务。

也就是说,作为父母不能在不尊重爱护子女的前提下,要求子女单方面的尊敬和爱护,这就是一种对等,但是“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他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地位低的人自然权利少、义务多。

所以,每一种关系不可能绝对意义上平等,而且儒家本身就是一个主张阶级理念的学派,他们也不可能像墨家一样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但是,哪怕如此,也要做到在义务和情感方面的对等。

对于子女和父母来讲,父母应该爱子女,而子女也必须要爱父母,父母的爱叫做“慈爱”,而子女的爱,叫“孝顺”,如此一来,从爱子女出发,所有的晚辈都得到了爱,从孝顺父母出发,所有的长辈也都得到了爱,那么爱也就能够纵向的传递下去了。

这样的观点,其实是非常实用并且先进的,尤其是在对比后世儒家学说的“三纲五常”之后,先秦儒家的主张显得更加的理性。

平等的爱,推己度人才能达到整体和平友爱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复杂的,无论有没有血缘关系的支撑,要想一段关系稳定而又良好的发展,必须要达到对等的原则,没有人可以长期接受别人的压迫,也没有人能够在长期压迫别人的过程中还保持心理的稳定和健康,所以,哪怕是父母子女、亲朋好友,也必须要在达到对等原则的基础之上再来谈及爱。

而达到了这条标准之后,兄弟姐妹之间也要相互爱护,而做到了对于亲兄弟亲姐妹的爱护,推己度人再到堂兄弟、表兄弟、族兄弟等等,如此一来,有了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爱,再发展同辈之间的关爱,那么,一个家族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整体上的和平友爱。

之后再将兄弟姐妹这个概念推广延伸,即将全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作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样便可以看作从兄弟到父老乡亲,都达到了有爱的标准,再根据相互爱护的原则,一个人爱兄弟姐妹、父老乡亲,那么,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也自然会有爱于他,如此一个社会不也就能够传递横向的爱了吗?

所以,在孔子的理念中,孝是一种纵向的,自下而上,让一个家族的所有体系都得到了应有的爱护;“悌”是横向的,由此及彼,所有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也都得到了爱,那么,一个人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

所以,通过纵向的爱,将长辈与晚辈串联在一起,之后再通过横向的爱,将同辈串联在一起,如此便构建了一张纵横天下的爱的网络,然后来达到维持人际关系和平的目的。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达到“亲亲之爱”的目标

这一点用孟子的话来讲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等相爱,由自身的家族推及到别人的家族,在自己的家族当中,纵向传递对于父母的长辈的爱,横向传递对于兄弟姐妹的爱,以此来构建一个家族的爱的体现。

再通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构建自身家族与他人家族之间的联系,通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将自身的老人与其他家族的老人对等来看,那么,也就传递了在不同家族之间的纵向的爱。

同时将亲朋好友父老乡亲,都当作是自身的兄弟姐妹,如此,也就传递了在不同家族之间横向的爱,那么,由一个人推广泛化出去,也就是全天下所达到的“亲亲之爱”的目标。

用亲亲之爱来搭建仁爱的框架

我们上面说过“仁爱”其实分为三个部分,“亲亲之爱”是“仁爱”的基础,有了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稳定的支持,儒家的其他学说,才有了发展的必要和可能,尤其是“仁爱”,“仁爱”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代表了君主对臣子的态度,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态度,同样也代表着儒家的政治态度。

而无论是哪一个层面,都需要有人际关系之间的爱,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框架,也就是说,只有人际关系达到了一定的层次,那么,社会才有稳步发展的基础,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斗争不断,只会为自身谋取利益。

那么,还有谁能够为天下的发展做出贡献呢?又怎么会诞生仁义道德的人去治理天下呢?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持社会安定的关键因素,而有了这个因素,才能够继续推动仁爱的后续。

所以说,在“亲亲之爱”当中,第一步是延伸,比如,从亲兄弟延伸到表兄弟,从亲朋好友延伸到父老乡亲,从自身的父母延伸到祖父母等等的长辈,也就是说,要从自己家的老人延伸到其他家的老人,最终达到只要是老人就要孝顺,就要对他们保持尊重和爱护,同样的,只要是孩子也就要对他们保护而关心。

如此,人与人之间有没有血缘关系,或者是亲戚关系,其实就不再成问题了,也就可以将亲亲之爱发扬光大,将父母兄弟、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朋友关系等一系列的有或者没有亲戚关系的人全部都联系在一起,这样也就达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标准。

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其实孔子所提倡的“亲亲之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梳理和维持,实际上,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会出现礼崩乐坏的问题,就是因为人际关系出现了崩塌,无论是君臣、还是父子之间矛盾不断,不再能够相互爱护和平发展,而是不断地想着如何将对方的利益变成自己的利益,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关爱,没有了相互尊重,爆发的自然就是战争。

所以,维持人与人关系的稳定,是保障社会发展稳定的一种基础,其实,哪怕是现在社会,因为人际关系的不稳定而爆发的社会冲突也有很多,因为家庭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走向了极端,因为婚姻关系的缺陷,也导致了很多生存链的崩塌。

而如果人真的能够做到,像孔子理念中对于爱的构建的话;这些问题其实也就能迎刃而解了,毕竟四海之内皆兄弟。

当然,孔子的理念和主张也是有问题的,因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自然界讲究平衡,善良存在,自然也就会有邪恶相对而生,而孔子的理念是对于人在道德方面的要求和约束,可问题在于,道德只能够跟讲道德的人来讲,对于那些本身就不愿意被道德所约束的人来说,孔子的要求和主张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结尾

所以,孔子对于人际关系的规划非常美好,但是往往人与人之间,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也不能完全的做到“横向爱”和“纵向爱”的发展,因此,基本上时至今日,孔子的理想依旧没有实现。

但是人们却也在向着这方面努力,或许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段,孔子的理想可以实现,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再那么复杂,利益不再是人们竞相追逐的东西,社会也变得相对平稳。

当然,这只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设想,想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单纯地靠倡议,绝对是不够的,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提出了不少的主张和观点,来辅佐孔子理想的实现。

比如,我们上述所说到的“三纲五常”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三纲五常”渐渐地变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也变成了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思想武器,但是,哪怕如此,先秦儒家的“仁爱”观念也是非常有价值和继承意义的。

本文内容由小碧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