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植经验介绍(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近几年,紫花苜蓿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许多人对紫花苜蓿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还不甚了解,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结合国内外苜蓿生产的经验,将苜蓿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播种:
土壤类型:苜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为良好。苜蓿的轴根深达2米,因此种植苜蓿的地块,地下水位最好在1~2米以下,而且种植苜蓿前一定要打破土壤中的限制层,因为土壤中若有坚硬的土层或岩石层都会阻止苜蓿根系的发育,限制根系从地表以下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土壤pH:土壤的pH值在6.7以上对苜蓿的生长最有利。如果土壤pH过低,播种前最好在地表25cm的土层中均匀施用石灰。
播种时间:春季和秋季都可播种,但一般秋季的播种效果要好于春季。要保证苜蓿安全越冬,秋季最晚播种时间最好在0℃低温出现前一个月。北方特别干旱地区雨季播种效果最好。
种床:平整、紧实、湿润、有肥力的种床最适合苜蓿种子萌发。由于苜蓿种子较小,整地一定要精细,以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将苜蓿直播在留有谷物残茬的地里或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将燕麦作为保护作物都可行,但要求有较高的播种技术。
播种量: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5~2.0公斤,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5公斤/亩,要保证每平方米至少有425株幼苗。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行距为15~30厘米,在壤土上播种深度为5~12毫米,而在沙性土壤上可将播种深度增加到25毫米。
毒害性:不要在出苗不好的苜蓿地里进行补种,因为老的根系分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物质阻止苜蓿种子萌发。
管理:
施肥: 苜蓿很少施氮肥。除磷钾肥外,苜蓿对硫的需求量较大,每两年每亩地可施1.7~3.4公斤的硫酸盐。播前应测定土壤的肥力状况,作为确定施肥量的依据。苜蓿喜欢有机肥,每亩地每年可施肥3000~5000公斤。建议有机肥在耕地前施入,表施有机肥时,每次每亩地的用量不应超过600公斤。
杂草防除:种植苜蓿前,可使用氟乐灵除去地里的阔叶杂草。苜蓿幼苗生长速度慢,竞争不过杂草,因此苗期选用合适的除草剂对成功种植非常关键。在第一片三叶出现至3~4叶期,使用2.4-D能有效防除阔叶杂草。种植1年或1年以上的苜蓿地,可用拿草特(propyzamide)除去地里的禾草,或用普施特(pursit)防除阔叶草和禾草。苜蓿种植成功后一年生杂草很难侵入。
病虫害防治:如果外界条件不利于苜蓿生长,苜蓿易受象甲虫幼虫和蚜虫的危害,必要时应选用适当的杀虫剂。用杀菌剂处理种子能控制茎秆线虫。黄萎病是对苜蓿危害最严重的病害,选择抗黄萎病的苜蓿品种非常关键。施用过多的泥炭或土壤过湿,苜蓿易得根腐病。防止苜蓿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结合良好的管理方法。
收获时间:苜蓿越冬、返青和刈割后再生要依靠根中贮藏在根部的营养物质提供养分,现蕾中期至末期苜蓿的产量、质量和营养物质贮藏量都比较高,因此是刈割苜蓿的最佳时间。
留茬高度:机械收割时的留茬高度为5~8厘米,人工收获时的留茬高度一般为5厘米。秋季最后一次刈割要适当增加刈割高度,以利越冬。
干草调制:调制干草控制水份含量是关键。水份含量过高时打捆,苜蓿易霉烂,水份过低,苜蓿叶片易脱落,干草质量明显下降。一般刈割后就地曝晒,并上下翻动以促进水份蒸发,含水量降至50%时集成窄行,继续风干,至含水量降至20~25%时打捆。含水量降至15~18%时一般可安全贮藏。
质量:
美国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质量标准(美国牧草和草地协会):
质量标准CP ADF/DM NDF DDM% DMI/BM RFV
特等 >19 <31 <40 >65 >3.0 >151
1等 17-19 31-35 40-46 62-65 3.0-2.6 151-125
2等 14-16 36-40 47-53 58-61 2.5-2.3 124-103
3等 11-13 41-42 54-60 56-57 2.2-2.0 102-87
4等 8-10 43-45 61-65 53-55 1.9-1.8 86-75
5等 <8 >45 >65 <53 <1.8 <75
(注:CP为粗蛋白;ADF为酸性洗涤纤维;NDF为中性洗涤纤维;DM为干物质
DDM为可消化的干物质;DMI为干物质采食量;RFV为相对饲用价值)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正、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洁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