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氨基嘌呤的优缺点(苄氨基嘌呤在农业上的应用)
导语:6-苄氨基嘌呤和萘乙酸,竟然有个降甜增酸,还着色差,别用错了
萘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这两个调节剂在使用上有很多地方是比较像的,比如两者都可以应用于防止落花落果,也就是我们说的保花保果,促进生长,诱导开花结果等,但是两个对于着色和品质上面的影响则是截然相反的,对于想早熟的果树可一定不能用错了。
α-萘乙酸(NAA)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增加坐果,防止落果。它可以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及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主要适用于果树促开花、防落果、催熟、增产等方面
6-苄基腺嘌呤(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花芽分化、防止衰老、保绿和延长叶片寿命、促进坐果及防止生理落果、改善果实品质等诸多功能。
我们来看下赵权和高静的一篇报道,是有关于萘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对山葡萄的影响,虽然这里讲的是山葡萄,但是对于其他水果,如柑橘,苹果也是一样的,所以大家都可以作为参考。
一般在果实转色期的时候,也正是用萘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促花芽分化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时候脱落酸等调节剂是可以促进果实转色的,而作为细胞分裂素的6-苄氨基嘌呤和可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的萘乙酸会不会延迟转绿呢?我想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关心。
因此我们分享一个在果实转色期分别用NAA(200mg/L)和6-BA(100mg/L)处理果实,探讨其对果实着色及糖度和酸度等相关品质的影响(实验为葡萄,其他品种可参考此结果)。
试验设3个处理:
对照(CK);6-BA(100mg/L);NAA(200mg/L)。处理后每7d取样1次,共取样5次,测量相应指标。
结果:
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糖度。
在果实转色期,果实的糖度肯定是上升的,图中蓝色的是对照,也就是我们没有喷施调节剂的,可以看出喷了6-苄氨基嘌呤的(也就是紫色的线)是高于对照的,也就是说对糖度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萘乙酸(黄色线部分)则相反,有抑制作用。
2、酸度:
酸度根据图,则可以看出喷了6-苄氨基嘌呤的可以促进果实酸度降低,而萘乙酸增加酸度,严格的来说就是对酸的降解有抑制作用。
3、着色影响:
对于葡萄来说,着色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总花色苷含量,除了花色苷,还有花青素的含量,其他品种,比如柑橘类的着色的指标是胡萝卜素,其实都是着色的植物色素,柑橘的着色就是叶绿素降解,胡萝卜素显现的过程。其他也是这样,花色苷/花青素/胡萝卜素的增加,就对着色有益。
总花色苷积累:和前面结果相同,6-BA对山葡萄总花色苷积累有极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山葡萄果实着色;NAA对山葡萄总花色苷积累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不利于山葡萄果实着色。
4、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
6-BA可提高山葡萄果皮中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有利于山葡萄着色,NAA处理的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NAA可抑制山葡萄果皮中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的积累,不利于山葡萄着色。
总结
以上的结论都是非常明显的,总之合起来就是6-苄氨基嘌呤,可以促进糖分的积累,促进有机酸的降解,促进果实着色,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而萘乙酸则相反。
以上是着色期做的试验,有人问花期,保果期喷的6-苄氨基嘌呤呢?笔者也忘记是哪个文献的了,但是记得结果,那个试验的结果就是,在转色前期,6-苄氨基嘌呤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的,这就加强了作物的光合作用,但是到转色期则相比于对照,又对着色有促进作用。看起来这个6-苄氨基嘌呤这个调节剂确实不错,怪不得现在用的这么普遍呢,这其中的原因,我相信您看完我这篇文章应该是清楚了。
这一周笔者将持续为大家分享有关于调节剂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话,关注一下吧~
对了记得转发哦,这样你就可以随时看了,当然收藏也是可以的。
您的点赞就是对我的支持,也是对文章的认可哦~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