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竹笋的栽培技术是什么(竹笋怎样栽培)

竹笋,属竹亚科。在广州郊区栽培的历史很长,公元一世纪已见著录,主要分布在沙河和从化县一带,多栽于河流泛滥的冲积土或丘陵地。其供应时间较长,冬笋从12月至翌年2月上市,鲜笋5-11月上市,盛产期6--8月,对调节淡季有一定的作用,既内销畅市,又是出口蔬菜之一。竹笋不仅可以鲜食,还可加工腌制成酸笋、笋干和罐头,深受群众喜爱。

1.定植方式

广州市郊栽植竹笋多在3--5月雨季,采用分株繁殖法进行定植。个别品种如筋搽竹则在大寒前后定植。定植时,宜选用1-2年生的嫩竹,其株形良好,生长健壮,分枝较低,竹竿正直,无病虫为害的竹株,连根头挖出,自根头向上截取4--5尺高,其余部分去掉。定植前,在选择好的地段开穴,穴深和宽度均为1.5尺,穴与穴之间的距离视地势条件而定,不宜过密,但亦不宜太疏,一般为8-一10尺。穴内施足基肥,即可定植。采用母竹繁殖法,成活快,成活率高,植后三年可收笋,但繁殖系数低,母竹搬运不便,不能满足大面积种植的需要。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侧枝扦插繁殖,选用二年生竹的中部节上抽出的侧枝中的主枝(隐芽饱满并有根点的)来繁殖最好。

具体方法是选2-3年生的竹竿从基部砍下,在第3节上约2厘米处切断,最上一节适当保留一些枝叶,以利进行光合作用,中间一节上的侧枝留一节剪短,基部的侧枝全部剪除,再把枝箨剥去,使芽眼露出,即可扦插。在苗床上以行距25--30厘米开沟,按约15厘米的株距将竹枝斜插,埋入土内,芽眼向两侧。覆土后使最下一节埋入土下3一6厘米,露出最上--节的枝叶,然后盖草淋水。平时注意加强管理,当竹苗生长--定高度时,再进行移苗定植。定植规格株行距10-12尺,按规格开穴后,施足基肥,进行斜植,每穴种2一3株,植后将穴土踏实,防止水冲斜倒。覆土后再用禾草盖顶,减少太阳暴晒,以防止蒸发量过大。同时还要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采用侧枝插植法,一株母竹可产生数十丛竹苗,可供应大面积种植的种苗。但插植后至收获的时间较长,通常要五年方可收笋。

2.翻耕、培土、施肥

翻耕、培土的作用主要是疏松土壤、铲除杂草,促使竹株新根生长。通常是在每年春季3-4月以及7-8月进行,并在此时期选留新竹,至12月 砍伐三年老竹,挖掉老竹头,全面培土。施肥宜在12月至翌年2月,穴施重肥,每株开穴一个,施水肥一担,多年竹丛如竹墩较大,可开沟施,或把土墩锄松,施肥后盖泥培土。

3.母竹选留和更新

新造竹林出笋后,尽量保留健壮的竹笋,让其长大成竹。最好每隔3米左右留一株,使之分布均匀。留足母竹后,每年每亩只留生长健壮的新竹10--12株,同时砍去同数量的老竹,使竹林保持相对稳定的密度。一般七年生以上的母竹,生势逐渐减弱,可以砍去。砍伐的老竹要选那些叶色发黄、来年将换叶的,而不应砍伐竹叶茂密,颜色深绿的植株,以免影响竹笋的质量和产量。砍伐老竹宜在冬季进行。

4.防治虫害

竹的主要害虫有竹蝗、竹班蛾、竹螟、竹笋夜蛾、竹大象虫、竹笋泉蝇等。前三种虫为害竹叶,使竹株营养不良,竹笋产量降低。后三种为害竹笋,幼虫蛀入笋内,轻者抑制笋的生长,严重的造成全笋腐烂。病害主要有枯梢病和水枯病等。防治竹蝗、竹斑蛾、竹螟和竹笋泉蝇可用敌百虫喷杀。对竹笋夜蛾和竹大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竹笋,杀死幼虫。

5.采收

通常新植竹3-6年即可收笋。挖笋时应从基部切断,挖笋后将留下的坑穴用土填平。收笋要分期分批进行,不要一次全部挖去,在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每隔2-3个星期挖一-次,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正、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