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常见消毒(水产养殖时如何正确使用消毒药)
苗种消毒
生产实践证明,即使是健康的虾蟹苗种,或多或少都带有各种病原菌,尤其是从外地运来的苗种。
放养未经消毒处理的虾蟹苗种,容易把病原体带进池塘,一旦条件合适, 便大量繁殖而引发疾病。
因此,在放养前将虾蟹苗种浸洗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或减少疾病蔓延的重要技术措施。
药浴的浓度和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养殖种类、个体大小和水温灵活掌握。
食盐:这是苗种消毒最常用的方法,配制浓度为3% ~5%,洗浴10~ 15分钟,可以预防烂鳃病、指环虫病等。
漂白粉:浓度为15毫克/升,浸洗15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
高聚碘:浓度为50毫克/升,洗浴10~ 15分钟,可预防寄生虫性疾病。
高锰酸钾:在水温5 ~ 8°C时,浓度为20克/米³,浸洗3~5分钟,用来杀灭虾蟹体表上的寄生虫和细菌。
工具消毒
各种养殖用具,例如发病鱼使用过的网具、桶、木瓢、斗箱、塑料和木制工具等,常是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特别是在疾病流行季节。
因此,在日常生产操作中,如果工具数量不足,应在消毒后方可使用。
其方法是小型工具放在较高浓度的生石灰溶液或漂白粉溶液或10克/米³的硫酸铜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大型工具可放在太阳下晒干后使用。
食场消毒
食场是虾蟹的进食之处,由于食场内常有残存饵料。一些没有被及时吃完的饵料会溶失于水体中。
时间长了或高温季节腐败后可成为病原菌繁殖的培养基,就为病原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场所,很容易引起虾蟹细菌感染,导致疾病发生。
同时食场是虾蟹群体最密集的地方,也是疾病传播的地方,因此对于养殖固定投饵的场所,也就是食场,要进行定期消毒,这是有效的防治疾病措施之一,通常有药物悬挂法和泼洒法两种消毒方法。
水草种植与消毒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蟹区好的水草能净化水质,增加溶氧和隐蔽物,改善生态环境,提供部分饵料,减少敌害和同类残杀概率、减少病害。
种植水花生、浮萍、苦草时,要先用河水对水花生、浮萍、苦草进行冲洗,洗去附着的虾籽、鱼卵。
然后用高聚碘溶液消毒灭菌,这样既可净化水质,又可将水花生、浮萍、苦草作为栖息地和幼蟹饵料。
水草覆盖率可达30%~35%,以满足河蟹的生活习性要求。
对已有水草的蟹区要优化结构,调控覆盖面积,使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占总水面的1/3以上;
对没有水草的蟹区,在清塘消毒后要及早栽种水草,深水区宜栽种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沉水植物。
浅水区宜栽种稗草、水花生等水草。遮阳光较多的植物,如藕、菱等不宜栽种。水草种植后要尽早施肥,氨基酸肥水膏和肥水护草肽是最佳选择。
另外,从湖泊、河流中捞回来的水草可能带有外来病菌和敌害,如乌鳢、黄鳝等。
一旦带入虾蟹池中将给虾蟹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水草入池时需用8 ~ 10毫克/升的高酸钾消毒后方可入池。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正、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