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优秀教案
《风筝》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风筝》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筝》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文章。
教学难点: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贴图、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听儿歌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读一首儿歌,要认真听,一会回答老师的提问。
友谊桥
吵过嘴,快和好,什么桥,童话桥,
你道歉,我检讨。风吹雨打永不老。
握握手,笑一笑,什么桥,友谊桥,
心中搭起一座桥。从小到老永不倒。
2、提问:儿歌老师读完了,谁来告诉老师,儿歌告诉我们,如果和朋友吵了架,应当做些什么?(快和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这首儿歌有关的课文。
板书;纸船和风筝,齐读课题(注意“风筝”是个轻声词。)
二、复习生词。(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爱动脑,下面老师就要和同学们玩猜字谜的游戏,注意谜底就是这篇课文中的八个生字,好吗?)
1、复习生字(学生猜对一个就出示一个。)
(1)我说你猜。坏 莓 吵
(2)看动作猜。扎 抓
(3)谁记得还剩下的三个生字是:幸福受
(4)齐读。
(师:看来,你们个个都能称得上是识字高手啦!)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刚才,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把小熊和松鼠请来了,
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学了课文,我们知道松鼠的家住在XX,小熊的家住在XX,一条小溪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人物、板画场景:小熊和松鼠、小溪和高山)
2、学习第2——6自然段。
过渡:(师指板书说)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师: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
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2)重点学习
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师: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A、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师:哪里直接写出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就提示:有一个词直接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B、“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
C、生活中,有没有让你“乐坏了”的事?(提示说完整话)D、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师: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这样高兴?
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他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E、男女生赛读。(看看谁最能把小熊开心快乐的样子表现出来。)
师:小熊很高兴,小松鼠呢?让我们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F、个别读第五自然段(评价、指导)。
G、齐读第五自然段。(3)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你是否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A、自读。 B、指名说。
C、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如“漂流”“漂泊”。飘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如“飘落”“飘动”等。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D、表演读。(个别表演读、加上动作齐读。)
(4)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3.学习第七自然段。
就在他们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中时,(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有一天,他们俩却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句式训练:小熊很XX,松鼠也很XX。(课文中,小熊、松鼠的心情除了用难过,还能用上什么词?“伤心”、“孤独”“后悔”、“失落”。)
(2)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生:“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生: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师: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个读,齐读。(提示:可以联系平时你要是想买什么礼物时是怎样向爸爸妈妈央求的?)
指导朗读第十一自然段
(1)师: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又重新成了好朋友,他们高兴吗?(板书:高兴得哭了。)
(2)(板贴风筝和纸船)想想松鼠为什么哭了?
(3)句式训练: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句式:因为XX,所以XX。
B、让我们带着激动与兴奋一块再来读读最后一段。
(4)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3)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生1: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4)想对曾经和自己发生过矛盾的同学或朋友说点什么吗?大家说得太好了,只要大家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就一定能羸得友谊!最后送上一句友谊格言:
若不能原谅彼此的小缺点便不能让友谊长存。
——(法)拉布吕耶尔
五、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长听。
2、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友谊的格言。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音乐的适时运用和感人的情境的设置吧!但由于借班上课对学生陌生,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想对曾经和自己发生过矛盾的同学朋友说点什么?学生有点显得无话可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发展。教学开始,我依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采用板画的形式,创设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情境。这样,不仅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文的积极性。
二、注重朗读指导,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
低段语文教学中朗诵训练是重点,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心情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我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平时有没有让自己“乐坏了”的事?做个乐坏了的样子,让大家瞧睢。之后,提出情感的要求,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在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老师读,给老师提出朗读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三、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我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在复习环节为了避免枯燥的生字复现,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特点,设计了猜字谜游戏,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同时还理解了字义。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教学中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之后又通过演读,加深对两个字的理解。
学习完课文,我进行语文训练,出示“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样呢?让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现,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的目的。
《风筝》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小熊的友谊。
2、认识8个生字,会写“扎、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哦一起来学习20课,谁愿意读课题,(指名读),注意,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大枫叶,借助拼音识字。
3、出示句子指名读。
⑴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⑵ 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⑶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⑷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师:带点的字就是课文里的生字,再读,拿出生字卡读。
4、做游戏,巩固生字:
师:老师这有一棵神奇的果树,上面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有红通通的苹果,有黄澄澄的梨,有又大又红的桃子,请同学来摘果子,摘对一个就把它放到我们的大船上。
重点指出:扎、抓,说说你的`发现。
指导书写:扎、抓。
学生描红:扎、抓。
三、学习课文
师:咱们收获了这么多的果子。如果送给小熊,小熊一定会(生:乐坏了),他一定会说(生:祝你幸福)。
师:小胸以外地收到一只纸船,他怎么不乐坏了呢?请女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小松鼠又是什么表情?(出示图),你看,它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请男生读课文第5自然段。
师:是呀,送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大家都了坏了,让我们大家一齐带着幸福和快乐齐读1~6自然段。
生读。
师: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这快乐却没有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7-11自然段,边读宾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读。
师:读了7~11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生:读了“山顶上再也……”,我很难过,很想哭
师出示句子,读词语 飘荡,漂流。
谁能他它们贴在黑板上合适的位置。
师知道朗读。
生:读到“傍晚,松鼠……”时我很高兴,因为松鼠和小熊和好了。
师指导朗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感情很深,再同桌互相读11自然段。
师:读得多好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真诚,这只小纸船又起航了,风筝也
飞起来了,多没了,请一个同学读全文,其他同学愿意读就小声地跟着读。
指名读。
师:是呀,老师被这种纯真的友谊感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松鼠把一只只……”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就会对小熊说上一句,他会说什么呢?把他可能说的话写在你们的纸船上同桌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风筝
山顶
松鼠
小熊
纸船
山脚
《风筝》优秀教案3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悟体会。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3.创设情境,教师以自身的情感及有效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认“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扎、抓”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正确区分“飘”与“漂”。
过程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悟体会;
情感目标: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对怎样交朋友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会认“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扎、抓”2个字;正确区分“飘”与“漂”;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学会交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房子、风筝、纸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画面: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按照一定顺序:蔚蓝的天空,高高飞扬的风筝,可爱的小鸟,清澈的小溪,美丽的小花,青青的草地……)
2.师:是呀,风筝高高飘扬在蓝天上,纸船悠闲地漂流在水中,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纸船和风筝,谁来读读题目?筝轻声。齐读题目。
4.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自己来读读这个动人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识记生字
1.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家读得都非常认真,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抓住草莓幸福
吵架松果
扎风筝折纸船
乐坏了一句话受不了
自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思考: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的字)你有什么好法子能记住它们吗?(偏旁加字、换偏旁)
3.出示句子:
小熊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师:大家真会读词语,看,生字宝宝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里,你还会读吗?自己来读读看。
自读、齐读。
4.读课文。
师:大家词语读准了,句子读通了,相信你们读的课文一定会更棒!请小朋友和同桌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争取把课文读通顺,他有不会读的.地方,请你帮帮他。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们刚才一个读,一个听,合作得可真好。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熊和松鼠也为大家感到高兴。(松鼠和小熊)出示图片。瞧,他们要请我们201班的小朋友去家里做客呢!
简笔画:老师边板画边描述:松鼠和小熊住在这美丽的山林里,这里有蓝蓝的天,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是松鼠和小熊的家,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2.贴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段)
师:你真会读书。你来读读第一段。
(3)朗读。
小熊和松鼠住的地方可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你说得真简洁,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生:小熊住在山脚,小松鼠折了个纸船从山顶漂流到他家,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飘到小松鼠家,他们成了好朋友。(你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生:课文原话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教师指板画,出示学具:纸船、风筝,总结,原来是纸船和风筝传递着他们的友谊,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到6小节,分享他们的快乐。
2.漂、飘的教学。
读2自然段时,出示:漂
读4自然段时,出示:飘
师:都是piao,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生答:漂是三点水,飘是风字旁。
师:谁能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贴?(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
教师小结:原来,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比一比,谁能把这两个飘字送回家。
我会做:()扬()流
()洒()荡
读词语。
3.指导朗读。
是呀,松鼠借着小船把礼物和祝福带给了小熊,小熊借着风筝回赠了礼物和祝愿给了松鼠,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纸船和风筝一起感受他们的快乐,谁能把他们快乐的飘(漂)读出来。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轻快的语调,漂、飘读慢一点。)
生读。师:能加上动作吗?
生:加上动作读。
师范读,出示:风筝和纸船。重点读出飘的感觉。齐读。
4.学习第2段。
(1)师导:纸船和风筝是友谊的使者,将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小熊收到纸船这份礼物时,乐成啥样子了?出示图画,形容小熊乐坏了的样子。
眼睛、动作、神态等方面形容:眼睛眯成一条线,手舞足蹈,很开心,很高兴。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形容了小熊现在的样子,就是乐坏了。
(2)你来找一找课文里说小熊乐坏了的这一段,自己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
(3)自读,想想: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评。
生:小熊收到了纸船。
生:小熊收到了松果、纸条。
生:小熊收到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自己摘的,还是他最爱吃的;纸条上的话是他自己想的。难怪会让小熊乐坏呢!
(4)朗读指导:你能不能读出小熊乐坏了?指名,女生读。男生读。
注:重读“乐坏了”;收到别人祝福是很开心的事,我们要大声读出祝福语,再来试试看!男生读。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读这一段。
5.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乐坏了,那松鼠呢?(也乐坏了)他为什么也乐坏了呢?请大家读读第五小节。
(1)交流:
生:松鼠收到风筝
生:收到草莓
生:收到了祝福语。
生:松鼠送给小熊礼物,小熊也回送给他礼物,他也乐坏了。
生:松鼠的付出有了回报,交到了朋友,他也乐坏了。
师导:是啊,松鼠在送出礼物和祝福的同时也收到了礼物和祝福,还交到了小熊这个好朋友,他得到的快乐比小熊还要多呢!
(2)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出松鼠“也乐坏了”的心情吗?指名读。分小组读。“飘”读得慢点,重读:也乐坏了;祝你幸福。
(3)男女生分段读
6.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师:小朋友,收祝福的小熊乐坏了,送祝福的小松鼠也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四、我会读
扎风筝,挂草莓.
乐坏了松鼠和小熊,
抓住幸福不放手。
师: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五、生字书写
1.扎:左右基本相等,竖弯钩靠近竖中线。
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2.学生练习,师指导。
《风筝》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语言加深体悟刘老师的人物形象。
2. 进一步体会浓浓的师生情,弄清刘老师对作者的影响。
3.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4. 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典型事例,感悟刘老师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教学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培养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习惯,运用补充的课外资料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充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引入。
1.学生齐读课题。
2.师述: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作题目?这节课我们走进文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设计理念:由上节课学生的疑问引入,学生学起来会更专注。)
3.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三件事?教师引述:一是(谈腿疾),二是(写板书),三是(放风筝)。
这位刘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深情地思念他呢?让我们深入研读这三件事,走进刘老师的内心深处。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学习。】
二.感悟刘老师形象,理解“理想的风筝”的一层含义。
1.请自由读这几部分的描写,画出最能表现刘老师特点的句子或圈出相关的词语,把你读到的刘老师的特点写在旁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思,学会读书】
2.说说你从文中读懂的刘老师。别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有不同收获可以发表。
【设计意图:按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充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出示句子,引导进一步体会,练习感情朗读。
(1)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风趣、幽默、乐观)
抓住“笑着”体会刘老师的幽默源自对生活的乐观。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为什么不写呢?引导学生明白围绕中心选材。
(2)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圈出描写刘老师写板书动作的词,仔细体味,你从中体会出什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的跳跃旋转多少次。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想想为什么要对“写板书”描写得如此细腻?
刘老师工作上认真,坚强不屈的个性还可以从哪句话看出?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站上好几个小时”说明什么?为什么他不坐下来?透过这几个字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工作认真、坚强不屈、严于律己、一丝不苟、乐于奉献、意志顽强等)
你此时有什么感受?把你对刘老师的敬佩之情带进去读。
文中像这样细腻的描写还有多处,我们要细心体会,只有会读书的人能够成为它的知音。
一个残疾教师对工作如此认真,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严格,为什么?
(3)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心灵手巧、热爱生活、乐观)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引导从“绝不肯”来体会。指导读出刘老师的坚强不屈。)
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乐观、开朗)
理解“漾”的表达效果,体会刘老师的乐观坚强。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乐观坚强、自强不息)
刘老师去抓风筝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对刘老师说什么?他为什么还非要自己去拿?想象师生对话,揣摩刘老师的内心。
出示想象题:看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刘老师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他一定在想:
《风筝》优秀教案5
活动目标:
1.回忆、交流、模仿自己与他人放风筝的精彩片段,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表现放风筝的动态和情景,会借用参照物来表现高飞的风筝。
3.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放风筝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制作的美丽的风筝的图片。
2.学具准备:蜡笔、黑色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1.回忆与他人放风筝的生动片段。
教师:你见过哪些风筝?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放风筝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呀?
(二)观察风筝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和表达。
1.出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风筝,它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呀?
教师:风筝的颜色有很多种,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
2.共同探讨表现风筝高飞的方法。
教师:怎样来表现抬起头来的人呢?怎样来表现高飞的风筝呢?
教师:示范画。
(三)指导幼儿绘画。
1.幼儿指导创作。
教师:放风筝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幼儿借用参照物(如云朵、树梢、楼房)等来表现高飞的风筝。
2.幼儿绘画。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师幼共同。
教师:你觉得哪幅作品能表现我们放风筝时的愉快心情?
教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教师对好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美工区,可以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活动中的方法表现自己的生活,如看星星、升国旗等。
2.家园共育:家长外出游玩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放风筝。
《风筝》优秀教案6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 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3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书后)(指名读、自由读)。
2、读句子,(自由读,想读哪句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不没有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拴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新授
1、教师范读(7—11自然)
2、学生自由读,互谈感受,(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环境、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集体交流感受,适时指导朗读,(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时出示有关词语、句子、画面,进行点拨。)
如:动手贴词“飘荡、漂流”。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自读、互读互评、指名读、配乐读、看图读)
(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去读书,使学生与故事产生共鸣)
实践活动:
我知道,很多小朋友都为小熊、松鼠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尤其你们读最后一句时,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就会默默地为小熊说一句话,他会说什么呢?(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延伸:
小朋友,你喜欢小熊和松鼠吗?为什么?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之间发生过矛盾吗?
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用你喜欢的方式向曾经发生过争吵的小伙伴表达一下你的诚意吧!(让教育落在实际行动上,让学生身心受到深刻教育。)
为重归于好的同学送一份礼物,上面写着团结、友爱的谚语、格言或词语的图片,然后把上面的话读给小朋友听。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带去了欢乐,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为积累语言提供了条件。)
指导写字:
1、(放投影)看,这个小孩的写字姿势多正确呀!你能这样写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点指导“幸”.其他字自己练习写.(培养学生自信心)
3、展示、互评(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取长补短。)
三.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或收获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感到收获的快乐)
《风筝》优秀教案7
教学设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步整体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为进一步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或作评价。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完成时间:2分钟)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在课前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词画拿到组里解决,再把解决不了的自已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完成时间:4分钟)
3.质疑探究(完成时间:20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3)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个别学生朗读全文,听读课文后,进行朗读评价。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安排时间:17分钟)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完成时间:2分钟)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风筝》优秀教案8
活动目标
1、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2、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意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知部分青花纹饰的寓意
物质准备:空白沙燕风筝、蓝色勾线笔、金粉胶笔、白板课件
活动重点:能够迁移已有青花纹饰经验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美好意愿,选择合适的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
美丽的春天到了,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幼儿观看视频)你们和谁、在哪放过风筝?心情怎样?
二、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1、了解沙燕风筝结构,知道沙燕风筝由头部、身体、翅膀、腰节、尾巴组成。
沙燕风筝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你们发现它的花纹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2、了解沙燕风筝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沙燕风筝的身上都有什么图案?你知道这些图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教师小结:古时候人们在沙燕风筝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将风筝放上天空,寓意着放飞梦想,希望能够达成心愿。
三、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的意愿。
1、出示青花沙燕风筝,说说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只青花沙燕风筝,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纹饰,说一说它的寓意是什么?
2、迁移孩子已有青花纹饰经验,再次感受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你们还知道哪些青花纹饰有着美好的.寓意呢?
3、出示操作材料,引发幼儿讨论。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沙燕风筝,你想用什么样的青花花纹来表达什么美好意愿?(同伴讨论)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同伴评价
1、将幼儿作品悬挂在空中,幼儿自由欣赏
你们喜欢哪只风筝?说说为什么喜欢?
2、重点介绍作品表达的美好寓意
你的这只风筝上的图案代表什么美好寓意呢?
教学反思:
《风筝》这一活动,其目标主要是让幼儿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在此次活动开展前,我就组织幼儿开展了收集风筝、放风筝等活动,为本次绘画活动作了铺垫。
在作画前,我还是先让幼儿欣赏风筝,并在观察欣赏之后,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幼儿观察十分仔细,有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风筝上的图案是左右对称的。于是,我就向幼儿重点介绍对称装饰的画法,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对称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风筝图案,满足了幼儿自我表达的愿望。幼儿发言积极,气氛十分活跃。在看看,讲讲中,幼儿对风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准备工作。在作画过程中,幼儿能运用对称法来装饰风筝且此方法掌握得比较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前给幼儿提供的图形存在局限性,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及创作空间;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实物风筝的提供,对部分幼儿的创作有所限制,有的幼儿只是模仿,缺乏创造意识。有的幼儿想的很好,但能表现出来的却是很少。
绘画是幼儿表达心境的一种形式,也是对于自己感受生活的一种体现方式,所以,美术教育应重在亲身感受的体验和个性的表现。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适宜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方面的指导,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风筝》优秀教案9
一、设计意图:
随着春天的到来,小朋友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特别是风筝,幼儿玩耍时常常接触到它,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每次看见风筝都会非常兴奋地追着风筝看。我们正在开展《我找到的春天》主题活动,通过收集、展示风筝、了解风筝,激发幼儿参与欣赏的兴趣,能初步欣赏和感受风筝的美。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通过大胆想象,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尝试表现出不同形状的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通过大胆想象,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尝试表现出不同形状的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三、活动重难点
1、难点: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尝试画不同形状的风筝。
2、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出不同形状的风筝。
四、活动准备
1、一段音乐,幼儿绘画用品。
2、一只风筝,风筝图片。
五、根据活动设计的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法:以谈话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活动中通过利用教师事先准备的风筝做示范,让幼儿观察风筝的特征(两边是一样的)
(3)评价展示法: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种系列的活动。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春天来了蝴蝶、小鸟都在天上飞来飞去,除了他们还会有谁在天上飞?(幼儿讲述)
(3)、春天是放风筝最好的季节,今天刘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风筝,你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老师手里的风筝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漂不漂亮?这些风筝都有一个特点是什么?(两边对称,教师讲解风筝)
2、让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讲述美。
欣赏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图片,请小朋友们说出这些风筝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这些风筝多美呀!形状有各种各样的,而且图案和颜色都很漂亮。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多快乐啊!
3、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
(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风筝啊?假如让你们变成一只美丽的风筝,长着两只翅膀,你想变成一只什么风筝呢?
(2)、噢,今天老师也想变一只风筝到空中去自由自在的飞翔,多快乐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变成一只漂亮的风筝去飞翔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飘得动作)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吧你们刚才变的这只美丽的风筝给画下来,让后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风筝。
5、讲述作品,活动结束
(1)、展啊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2)、带领幼儿去放风筝。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风筝》优秀教案10
【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
识字。
2、游戏识词:
摘风筝。
3、回顾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谁和谁的故事呢?(出示贴图)你们知道他们俩住在哪儿吗?(学生说完后上台贴图)老师指着板书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1~7自然段
1、(示课件)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6自然段。
2、学生汇报: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板书贴图:纸船和风筝)在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是让你乐坏了?
3、指导朗读:(示课件)谁有信心,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
刚才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大家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⑶ 齐读课件里的四句: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边说边取下纸船和风筝)
二、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示课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
2、汇报提出的问题。
3、课堂练习:
⑴ 课件演示:
飘荡、漂流。这两个词语中,(边说边出示课件)哪一个应该配给风筝,哪一个应该配给纸船?为什么?
⑵ 比较句子:
①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说得真好!连我们的电脑也忍不住要表扬你了!)
4、指导朗读:(示课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些自然段呢?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学生评价;老师也可读,让学生评价。
⑶ 指一名领读,其他小声跟读。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心里也越来越难过了!这时,是谁受不了了?谁想读读这一段?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谁还想读一读?指导读(示课件)如果就,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6、听了松鼠的话,你愿意和松鼠和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松鼠会看见什么?(边说边贴上风筝)是谁放的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风筝啊!松鼠看见了,有什么反应呢?(高兴得哭了)他又是怎么做的?
7、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不但主动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还能主动道歉言归于好!小熊和松鼠把纸船和风筝作为友谊的使者,传递他们的友情,真聪明!
【课中操】
《找朋友》(放音乐)
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拓展思维】
1、小朋友,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时,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2、下面,老师就给个机会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好朋友表达心意吧!
【板书设计】
以贴图为主(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风筝》优秀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会放风筝的基本方法,乐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乐于与朋友合作放风筝。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教师确定放飞的地点,时间、通知各小组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带上修补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纸,绳子等
活动过程:
1、确定地点要开阔和安全。
2、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放飞风筝,确定风向风力。
3、每小组幼儿互相协作放飞风筝。若有某小组幼儿的风筝不能起飞,组织大家讨论风筝不能起飞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对称,尾巴轻等问题)。
4、鼓励幼儿探索解决的办法,并对风筝进行改进。
5、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夸奖幼儿的表现。
活动评析:
幼儿们争先恐后的去抓风筝线,放风筝的热情很高。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重点)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难点)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三组幼儿、斜坡跑道、自制风筝六只、奖品。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活动幼儿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请六名
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幼儿放风筝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
幼儿讨论
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
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幼儿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幼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
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总结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及放风筝地点的选择等,达到了本次活动预定的目标。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的兴趣特别高。所以我觉得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1、内容贴近生活。2、形式灵活,为幼儿提供充分讨论的机会,教学过程轻松有趣。因此活动效果很好,幼儿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风筝》优秀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交流】
师生对话、交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使彼此之间充满信任,让这种暖暖的相互关照,让人久久不忘。此处设计让学生介绍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纸船和风筝,板书“纸船”“风筝”两词。
教师分别找学生读词,并请学生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教师写“和”字。)
[设计意图:建立实物和要学的词之间的联系,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把识字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让学生看老师板书,又一次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而在两个生词之间加一个“和”字,就使得原本毫无联系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未读其文,先有其景。既学习了生词又在上课伊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要求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拿起铅笔,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三、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1.强调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此时老师进行强化,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段目标,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识字的能力。]
2.游戏识字。(玩“识字魔方”。)
教师把识字小魔方发到学生手里,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把手中的魔方向上抛,落在桌子上,正面朝上的字是哪一个字,我们就一起读出那个字,如果有同学读错,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来到学习小组和学生一起玩。)
3.猜字谜。每字头上长颗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
4.检查识词情况:幸福、愿意、扎风筝、漂流、飘荡。
[设计意图:读后交流识字方法,并且通过玩识字魔方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用猜字谜的形式检验识字效果,让识字变得轻松。整个识字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识字,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识字目的。]
四、写字练习
选“幸、福”两个字进行练习。(教师板书“幸、福”两字,边写边讲解两个字的占位;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而后练写“扎”“抓”以及“坏”“松”。
[设计意图:教师在示范时,主要提示间架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两个字,能够把字写得美观。先观察,后书写;先看结构,后看笔画;先描摹,后仿写,这是写字的基本规律。我意在通过一步步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打下基础。]
五、读书情况检查
学生接读课文,教师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此时的接读课文(找11个学生)既是对学生读文的一个较全面的检查,同时又是引领全班同学对文本进行的第二次整体感知与把握。
六、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通过自己读课文和听这几位同学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住在哪里?
(教师贴图,根据学生回答简笔画出一座山,小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正好从小熊家门口流过。)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在此处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里,并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山顶”“山脚”“小溪”,并以此开掘学生的潜在智慧。]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第2、3自然段。
(学生:小松鼠折了一只纸船送给了小熊。)
2.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读课件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
3.比较句子。
(课件出现不带“漂呀漂”的句子和带有“漂呀漂”的句子)你们读一读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4.体会“漂呀漂”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子,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自己发现“漂呀漂”所包含的意思
123下一页,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学生一旦投入到某种情境而产生在那个情境中应有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读出这种感觉,就能加深理解和体验,就能使学生与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5.小船带着礼物和祝福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快看小熊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现小熊乐坏了的画面。)
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指名读。)
谁能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学生体会他得到朋友的祝福才真的乐坏了!)
[设计意图:此时的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对文本的人文性是很好的落实,纸船让小熊乐坏了,松果让小熊乐坏了,纸条让小熊乐坏了,实际上真正让小熊乐坏的是来自山顶的朋友的祝福。]
6.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第2、3自然段读得那么好!相信4、5自然段你们会读得更棒!自己先练一练吧!
[设计意图:如果2、3自然段阅读的处理是指导读书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阅读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的学生个性化读书行为。]
(学生练读4、5自然段。)
7.这次我们推荐我们班读课文最棒的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8.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话,看谁读得更好!
9.漂呀漂的纸船和飘呀飘的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操作课件出现第7自然段,音乐声中教师范读。)
同学们,听老师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怎样?试着读一读,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自发地有感情地读课文第7自然段。师接着学生读,有感情地读出第8、9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富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描述的情境中有了一次感情的经历,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仿佛就是那两只小动物。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随着情感的表达,语言也积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最终这些语言会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10.过了几天,又怎么样了呢?读读课文最后的两个自然段。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指名学生读松鼠写在纸条上的话。)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到这里的标点符号是感叹号,同时体会着松鼠的心情读。(生练读。)
11.师生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处理是以读代讲,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通过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始终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怎样像老师那样读,又有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12.启发想象当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时会有何举动?
(生体验回答:他会高兴得哭了,他会把所有的风筝全都放上天空!)
(课件出现风筝满天,纸船满溪的画面。)
七、结课
课文学到这里,想不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师据学生回答出示:“拥有朋友,一生幸福”几字。)
[设计意图: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不要讲什么道理,也不要让学生去谈收获,而是让学生对小动物说点什么,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体会到的用与小动物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既是情感的升华,又是语言的表达,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标。“拥有朋友,一生幸福”,让整堂课余音袅袅,言已尽而意无穷,剩下的意思学生可能要用一生去体会,去回味。]
《风筝》优秀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中的语言信息分析情节的发展。
2、根据前半段故事的提示,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感知故事中两个朋友之间的友情,感受朋友间可以用真诚来化解矛盾。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中优美的童话语言,能用学一学、做一做的方式快乐地进行语言、句子地学习。
活动难点:
根据故事前半段,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的'发展。
活动准备:
角色图片、风筝、小船的图片、第二段的即兴简笔画、字卡“红”“棕”“小”、祝福语图示、题目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角色图片进行兴趣导入,学认“红”“棕”两个汉字。
教师出示角色图片并述:“你们看,这是谁和谁?”(鼓励幼儿用这是?和?的句子)幼儿:“这是松鼠和小熊”。
把角色贴上黑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松鼠?幼儿:(这是红颜色的松鼠)我们可以叫她“红松鼠”
师出示字卡“红”,我们来把他的名字读一读。集体念读“红松鼠”
用同样的方法学认“小棕熊”
二、讲述、学习故事的前半段,理解角色间的感情。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红松鼠和小棕熊的故事。
1、师述:红松鼠和小棕熊是很要好的朋友。
提问:怎么才算很要好呢?(幼儿答)提问:很要好就是会在在一起干什么?(幼儿答)
2、教师用绘画的方式把第二段故事完整讲述并请幼儿根据绘画提示进行复述。
教师边绘画边讲述:红松鼠········小棕熊的家。
重点学习难句:“有一条小溪从哪里出发?沿着······”
请你们也来把这段故事讲一讲(集体讲——个别讲)
3、教师继续讲述第三、四、五段,并在讲述第五段的时候出示风筝图片。
4、教师讲述第五段,幼儿重点学习仿说“早上好,愿快乐和友谊永远伴着你!”
提问:风筝上写着什么祝福的话?(幼儿学说)教师用图示绘画这句话,并把“”快乐“友谊”留空,供幼儿填充。提问:你还会说什么祝福的话?(个别幼儿回答,集体学习)教师继续讲述第五段的后半部分。
三、教师读第七段,区别感知理解飘荡、漂流。
教师提问:风筝在天上是怎样飘荡的?请你来学一学。纸船在水里是怎么漂流的?也请你来学一学。(什么东西也会在天空中飘荡?飘来飘去呢?(气球、云)什么东西会也会在水里漂流(树叶)
四、通过第七段的学习,感知此刻的心情并大胆创编让他们和好的办法,进行故事续编。
1、教师讲完第七段提问:“听到这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和好呢?请你和旁边的朋友商量一下。并请个别幼儿回答。
五、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与结尾并揭示故事的名字师:故事讲完了,谁来为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教师出示数字49····和49·····提示幼儿回答正确的名字。
结束活动:我们一起听着录音,把这个故事完整的听一遍。
《风筝》优秀教案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装饰风筝。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动手能力,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风筝ppt
2、铅画纸、皱纹纸、吸管、水粉颜料、毛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活动。
像蝶不是蝶,像鸟不是鸟,
不怕大风吹,就怕雨水浇。(风筝)
2、欣赏“风筝博览会”。
(1)师: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小朋友们有没有放过风筝?你放过什么样子的风筝?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2)幼儿欣赏各种风筝的图片,交流自己的发现。
老师这也有很多美丽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这些风筝有几部分组成?(风筝面、尾巴、支架、线)
3、讨论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装饰风筝
(1)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风筝?
(2)教师示范吹画方法:先用毛笔蘸上颜料,让颜料滴几滴在纸上,然后用吸管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吹,慢慢吹出像树枝的形状,用其他颜色也试试。然后用右手食指蘸上颜料,在空白的地方点上小花,把风筝装饰的更美丽。
(3)介绍支架的.做法:我们每个小朋友拿两根纸棒,先横过来贴上短的棒子,再竖过来贴上长的棒子,这样我们的风筝支架就做好了。
(4)看看我们的风筝做完了吗?看看风筝还缺少什么?(尾巴)
示范:用两条皱纹纸贴在风筝的尾部,做风筝的尾巴。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吹画时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好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指导幼儿将画好的风筝贴上支架、尾巴。
5、活动结束,幼儿互相欣赏风筝。
师: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拿着自己做的风筝,系上线,一起去操场放风筝。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小百科:风筝真正的考起源,现在已无法证。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风筝》优秀教案15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 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3、 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设计:
一、 导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 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 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 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 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学生边读边想,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这里,学生要明白:花儿会放风筝的原因,写出了花儿和小动物的快乐,抒发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和睦相处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习了本诗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美吗?想不想再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一会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学生读文)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想像中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三小节: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让学生合理想像,补充:有的在
指导学生一起看第四小节:
不对,不对,那不是风筝,那是让学生进行扩展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盈:注意中间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
四、 作业:
1、 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2、 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风筝》优秀教案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